临沂在线讯(王玉)十年用力用情,他蹄疾步稳、守正创新,奋力攀登新时代摄影艺术高峰,创作了大量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的优秀摄影作品。
十年用脑用心,他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最直观、最生动的影像,勠力书写生生不息的沂蒙时代史诗。
十年来,作为工程师的付迎东不仅是一名建设者,作为摄影家的他还肩负着记录者的另一重角色。他曾从戎六载,1992年起投身山东临沂市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自学新闻摄影与写作,聚焦城市建设、人文纪实、自然风光,创作了大量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的摄影作品,并逐渐成长为国家一级摄影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
在长期扎根临沂市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一线的同时,付迎东认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时代为中心的创作方向,从时代之变、城市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倾情抒写沂蒙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十年来,他从记录城市蜕变到关注乡村振兴,从心系百姓日常到聚焦重大事件,用手中的相机和一幅幅作品,交出一份关于沂蒙十年壮阔发展的高分“答卷”。
十年耕耘不辍,见证城市新颜
2012至2022,是临沂发展的非凡十年,镌刻下沂蒙儿女的踔厉奋斗,勾勒出红色热土的活力新颜。十年弹指挥间,全市GDP跨越三个千亿台阶,达到5465.5亿元,城市规模达到全国Ⅰ型大城市标准,临沂市建成区面积从2012年的195.60平方公里扩大至2021年的261.8平方公里,城镇化率从2012年的48.90%跃升至2021年的55.97%……一组组数字的背后,是一幅幅天蓝水清、绿色生态的城市画卷。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个中滋味只有付迎东本人体会最深。这十年,他经常是顶着星光出门、披着月光晚归,每年徒步上千公里,用镜头追寻城乡建设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丝变迁,深入到城乡建设施工一线,抒写城乡建设成就,框定一组组画面、一组组故事。
这十年,他记录下人民广场建设、滨河大道建设、涑河综合整治、青龙河综合整治、批发市场提升改造、北城新区建设、鲁南高铁建设等一系列波澜壮阔的城市建设项目,作品先后在国家、省、市大赛上获一、二、三等奖,《王羲之故居》、《锦绣临沂》、《临沂城韵》三本摄影专著的出版,不仅积累了宝贵的城乡建设资料,也为推动临沂经济文化强市建设起到了资政、存史、教化的作用。
这十年,他在进行摄影创作的同时,还撰写了1000余篇图文并茂的稿件,刊登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艺术报》、《中国建设报》、《中国摄影报》、《大众日报》、《临沂日报》等报刊上,独特的视角、优美的文字,艺术性展示“迈入滨河建设新时期”的“大美临沂”新形象。
这十年,他还先后参与策划、实施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打造宜居活力临沂”摄影大赛,“美丽乡村、幸福家园”摄影艺术大赛,临沂市庆祝改革开放30年“魅力临沂——心的家园”建设成就展,庆祝建国60周年临沂市城乡建设成就艺术展等,邀请到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建设报》、大众日报等十大媒体聚集临沂城建,为宣传临沂做出了突出贡献。
十年聚焦脱贫,记录山村蝶变
十年来,临沂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的殷切嘱托,奋力“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走在前列”,实现全市1275个贫困村全部摘帽、45.1万贫困人口整体脱贫,在全国革命老区中率先描绘出乡村振兴的锦绣画卷。
在这轰轰烈烈的时代大潮中,付迎东扑下身子倾情创作,用饱含泥土芬芳、满载乡村气息的优秀摄影作品,全画幅展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新气象。
2016年4月,临沂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派驻第一书记庄孝文进驻费县梁邱镇东河口村,付迎东和派驻工作人员一起,认真开展新社区建设、产业园建设、高效农业区“三区”同建。2年时间过去,群众住上居民楼,喝上自来水,用上天然气,出门坐公交,脚下水泥路,门口能打工,回家能上网,跳舞有广场,村民人均收入从2016年的11314元稳步提高至2021年的17529元……不仅参与谋划村庄发展,付迎东更是用了前前后后4年多时间聚焦山村巨变,用镜头记录下群众生活的点点滴滴,记录下906名父老乡亲脱“穷帽”、拔“穷根”、奔向美好未来的精神状态。一张张带着乡土气息和文明新风的图片,成为沂蒙老区乃至全国乡村振兴战线上一幅幅美丽的缩影。
十年聚焦人文,无愧时代之先
从民生之需、百姓百态,到热点事件、重点题材,十年来,人文摄影在付迎东摄影作品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
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千家万户封闭在家躲避疫情的时候,他冲锋到疫情防控影像纪实一线,以抗“疫”战场“战地记者”的身姿爬高楼、进医院、遍访社区、走进工厂,深入抗“疫”一线和主战场,冒险记录下大量珍贵的精彩瞬间,用光影情怀拍摄出充满人性光芒的抗疫英雄影像,成为临沂抗疫之战的深刻印迹。
2020年9月和10月,临沂•战“疫”——付迎东纪实摄影作品展先后在临沂书城、临沂大学隆重亮相,展出的130余幅抗疫纪实摄影作品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展览结束后,他将所有作品无偿捐赠给临沂市档案馆留存,为特殊时期留下一份珍贵的史料,为疫情防控和后疫情时代营造出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精神力量。
2022年10月底,新冠疫情再度肆虐临沂,社区均实行封闭管理。作为党员的付迎东又冲锋到社区志愿服务第一线,协助社区抗疫工作人员做好核酸检测秩序维护、抗疫政策宣传、发放物资等工作,用点滴行动丰富和诠释“‘临’危不惧、‘沂’起抗疫”精神的内涵。
行者无疆,耕者不辍。他以其出色的工作成绩,近十年来先后被授予山东省五一新闻奖、山东省摄影家协会德艺双馨优秀会员、山东省业余记者十佳、山东省职工自学成才者、临沂市首席技师(两届)、临沂市振兴沂蒙劳动奖章、临沂市技术能手、临沂市第三届沂蒙新闻奖十佳、临沂市支援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临沂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先进个人等20余项荣誉称号。
新起点,新征程。付迎东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需要文艺高峰,也完全能够铸就文艺高峰”的论述铭记于心、践之于行,以专业的追求、敬业的精神、扎实的创作勇攀高峰,传递临沂影像、书写时代华章,为助力临沂“走在前、进位次、提水平”,推动临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临沂历史文化名城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临沂篇章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图一:临沂城沿河而建,“大水城”的规划建设,让临沂水更清、山更绿、天更蓝、路更畅,人民生活更幸福。( 付迎东 摄 )
图二: 临沂人民广场灯光璀璨,以其迷人的夜色,迎接八方宾客。( 付迎东 摄 )
图三:临沂城区涑河综合治理开发,建成了以水为魂的最佳宜居城市。( 付迎东 摄 )
图四:涑河东段综合治理开发建设前原貌。( 付迎东 摄 )
图五:北城新区北京路东段,现已高楼林立、植被茂盛、风景优美。( 付迎东 摄 )
图六:北城新区北京路东段建设前原貌。( 付迎东 摄 )
图七:“复兴号”列车从临沂北站缓缓驶出,临沂交通从普客时代迈入高铁时代。( 付迎东 摄 )
图八:东河口村王洪义夫妇现住在瑞和家园社区120余平方的楼房里。在所住的楼前,两位老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付迎东 摄 )
图九:东河口村王松付夫妇不出村到产业园打工。( 付迎东 摄 )
图十: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从城市到乡村全面严防严控,居民出入核实身份与行程、测量体温、严格登记。( 付迎东 摄 )
图十一:医护工作者在救治新冠肺炎患者时,汗水不知多少次湿透衣背、模糊双眼。( 付迎东 摄 )
图十二:蒙山沂水,彰显城市建设之魂;胸怀世界,描绘北城崭新画卷。( 付迎东 摄 )
图十三:沂河给这座城市增添了壮丽的风采,入夜的临沂城,流光溢彩美不胜收。( 付迎东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