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在线讯(张晓婕 袁诚茂)“我看你忙活了半天,就摘了这么几个桃?”7月24日,临沂市沂水县黄山铺镇刘家岭村的桃园里,桃农李振明很早就忙活起来。与平时采摘不同的是,他一个小时,只摘了10个桃。
李振明小心翼翼地捧着手里的桃,告诉直播老师,“今天,黄山铺镇将在我们村举办‘云上蟠桃会’,别看我摘得不多,但个个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
“你已经在‘云上蟠桃会’的直播镜头里面啦。”当直播老师告诉李振明时,李振明激动不已,在直播镜头里秀起自己的种桃技巧。
此次“云上蟠桃会”采用网络云直播的方式召开,邀请直播达人通过快手、抖音等平台进行同步直播。直播分为3项活动内容,分别是“秘境寻宝”“源远流长”“谁与争锋”。
在桃林春醉中“秘境寻宝”
告别李振明,直播老师向保全山出发,开启“秘境寻宝”之旅。同车出发的刘家岭村党支部书记刘志峰一路向大家介绍着村庄概况和蜜桃的发展情况。在保全山东边的一处悬崖下,摩崖石刻吸引了直播老师的注意,石刻为楷书阴刻,上有“同治元年,武化麟题洞,刘懋洵刻石”的字样。
“清朝同治元年是1862年,到现在整整160年了”。直播老师又将镜头推向右侧的洞壁上,“大家看,这边写着六个字‘东安古城袁镒’。东安古城遗址在许家湖镇袁家城子一带,清代这里的袁氏是沂水县的名门望族之一,曾在嘉庆和道光年间出过父子进士,可以肯定,这位袁镒就是这个家族的一员……”
抵达山顶,登高望远,如画风光尽收眼底。然而,在这一片风光之下,却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直播老师现场采访了一同随行的临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圣水坊传说》传承人、沂水县党史志研究中心顾问刘振良。
“山上的围墙修建于清咸丰年间,是捻军为祸沂水时,山下周围村庄的老百姓为了躲避匪患保护身家安全而上山修建的,原来这座山叫石关坪,修成山寨后改成了保全山,到现在已经有170年了,有块光绪年间的记事碑说明了这一情况……”刘振良指着树丛的一处处残墙断垣,向直播间里的网友们介绍起来。
“秘境寻宝”引发了直播间里网友们的热烈讨论,网友们纷纷互动留言,要来实地参观,感悟一下百年文化遗迹。
在灯塔直播中“源远流长”
刘家岭村党支部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在县委组织部的具体指导下开展了“灯塔-沂水直播”工作,建立了灯塔直播间,补充了党员线上学习的实现途径,提高了外出务工党员、流动党员的送学效果。在这次“云上蟠桃会”中,刘振良通过“灯塔-沂水直播”,讲述黄山铺镇的人文故事。
刘振良简略介绍了黄山铺镇镜内的自然山水、历史文化、名人轶事和民间传说。在讲述岳庄《青年报》创刊的经过、加入《大众日报》的过程,以及动参工作中“岳庄子弟兵连”的故事时,网友们纷纷互动留言,表现出对黄山铺镇红色文化的浓厚兴趣。
在综合评比中“谁与争锋”
“下面,我们将进入本次‘云上蟠桃会’最激动人心的时刻——‘谁与争锋’。”在评比现场,直播老师将直播镜头对准了眼前一盘盘参赛桃品。
评委们通过观察、品尝、仪器测量等,从外观、口感、甜度、硬度等方面对参赛桃品反复品鉴、逐一打分。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展示了黄山铺镇剪纸手艺传承人周厚爱创作的“云上蟠桃会”剪纸作品。剪纸作品栩栩如生、生动形象。作品中间是“山乡刘家岭、十里桃花源”十个大字,诠释着千亩桃园的迷人景色; 最外侧是一个个成熟的蜜桃,让人垂涎欲滴。在一个个蜜桃中间,镶嵌着一座座灯塔,意喻“灯塔-沂水直播”助力乡村振兴。
在“云上蟠桃会”,一颗颗红润饱满的桃子压弯了树枝,散发着浓郁的果香,飘上了云端。“云上蟠桃会”在一个个点亮的小红心里,在网友们的恋恋不舍中完美收官。网友们一同相约,等待明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