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APP
我要爆料
首页顶部广告

关爱妇女儿童,2022年临沂推出这10件实事!

2022-07-29 10:28  来源: 临沂日报

7月28日上午,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临沂市妇联主要负责同志通报了我市2022年关爱妇女儿童民生实事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微信图片_20220729102703.jpg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为推动解决妇女儿童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坚持为妇女儿童办实事长效机制,根据《临沂市“十四五”妇女发展规划》《临沂市“十四五”儿童发展规划》要求,临沂市今年继续开展为妇女儿童办十件实事活动。前期,市妇儿工委办公室对市妇儿工委有关成员单位、特邀单位提报的民生实事进行了认真研究谋划,在广泛征求相关部门单位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形成了《临沂市2022年关爱妇女儿童十件实事工作方案》,提交市政府办公室于6月10日印发实施。

临沂市2022年

关爱妇女儿童十件实事

第一件,开展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和低收入“两癌”妇女救助。对全市40万名35—64岁的农村妇女和城镇部分妇女进行宫颈癌、乳腺癌免费筛查。争取各级救助资金,救助低收入“两癌”妇女500人。

第二件,开展妇女儿童体质监测。为全市3000名妇女儿童开展体质监测,依据个人体质状况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开具运动健康处方,提高全民健身质量和水平。

第三件,建设运营临沂市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指导中心,推进社区家长学校规范化建设。打造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示范区、红色基因代代传工作示范区,提供家庭教育理论研究、服务人员队伍建设和培训、公益性家庭教育宣传、妇女儿童综合素养提升、家庭教育指导和实践活动等服务。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90%的城市社区和80%的行政村建立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服务站点。

第四件,实施政府购买儿童关爱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加大政府购买儿童关爱服务项目投入力度,鼓励引导各县区大力发展儿童关爱类服务组织,加大向专业社工机构、志愿服务组织等社会组织购买儿童关爱服务的力度,为有需求的儿童提供更多监护指导、精神关怀、心理慰藉和资源链接等服务支持。

第五件,建设希望小屋1000处。针对无独立居住和学习环境的8至14岁困境儿童,通过装修原有房屋,为孩子规划、设计、建造一间“希望小屋”,配备必要的家具用品,改善孩子学习生活环境,小屋建成后,配套志愿者跟踪帮扶,向孩子持续提供关心关爱服务,帮助孩子从“小屋焕新”到“精神焕彩”的转变。

第六件,提高孤困儿童救助保障水平。持续推进“沂蒙关爱行动”,继续开展“爱心助学 圆梦行动”救助、友芳公益基金会百万图书捐赠、送西部大学生回家过年等活动。深化孤困儿童志愿帮扶工作,充分发挥各部门单位和社会各方面资源力量,形成整体合力,重点解决“问题儿童”“精神疾病患者子女”“服刑人员子女”帮扶等问题。强化市手牵手孤困儿童心理辅导志愿服务团组织建设,加强志愿者培训,着力提升志愿服务的精准化、专业化、常态化、便利化水平,提升孤困儿童志愿服务效能。

第七件,康复救助残疾儿童2200人。依托各类定点康复机构,集中康复救助残疾儿童2200名,为接受康复的视力、智力、肢体、听力、言语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训练。

第八件,严打拐卖儿童犯罪,查找失踪被拐儿童。侦破拐卖儿童案件、缉捕拐卖儿童犯罪嫌疑人、查找失踪被拐儿童,努力让更多离散家庭实现团圆。

第九件,维护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妇女合法权益。办理好妇女儿童有关的涉农信访工作,做好改革过程中出嫁女、离婚丧偶妇女、外出打工妇女等特殊群体的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工作,保障农村妇女合法权益。

第十件,实施“书香临沂”建设项目。年内在景区景点建造10个左右示范性旅游书吧;培育100个示范农家书屋;进一步加大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力度 ,在图书馆开设亲子阅读专区。通过开展“琅琊书香节”“读书朗诵大赛”,“亲子阅读”、“创建书香家庭”等活动 ,为妇女儿童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阅读环境和丰盛的思想文化盛宴,培养妇女儿童的阅读习惯,切实提升妇女儿童整体文化素养。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牵头揽总作用,会同市直有关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围绕“实施共建共享共惠战略”压实责任,加强督导协调,及时研究解决实事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全面完成目标任务,推动我市妇女儿童民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增强全市妇女儿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答记者问

问:

宫颈癌、乳腺癌严重影响妇女健康,请问近年来我市“两癌”筛查覆盖面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效?今年有什么新的做法和打算?

宫颈癌、乳腺癌是影响妇女健康的两大恶性肿瘤,国家对“两癌”筛查一直给予高度重视。自2009年起,国家就开始试点在农村为适龄妇女提供免费两癌筛查工作,2019年又将两癌筛查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一步提升了两癌筛查覆盖率。

从2012年开始,我市在全国革命老区中率先实现农村适龄妇女“两癌”检查全覆盖,“两癌”检查连续多年被列入市委市政府重点民生实事,每三年开展一轮检查。截至2021年底,全市已经开展了三轮筛查,各级累计投入4亿多元,共有342万名妇女受益。累计确诊2321人,其中宫颈癌1070人,乳腺癌1251人。

今年,我们会同市妇联等8家部门印发了《临沂市适龄妇女第四轮“两癌”检查工作实施方案》,把城镇低保妇女纳入筛查范围。市总工会和市妇幼保健院出台了《关于开展女职工免费健康查体和“两癌”筛查活动的通知》,把1000名新就业形态女性劳动者(主要指女性货车司机、跟车“卡嫂”、女性网约车司机、女性快递员、女性外卖送餐员等新就业形态女性劳动者)纳入筛查范围。截至目前,已筛查适龄妇女18.36万人。

为了更好地为全市适龄妇女群体提供健康服务,各县区不断探索增加服务供给,优化筛查流程,平邑县、临沭县、河东区还引进了“两癌”筛查便民服务车,入村为群众开展服务,让广大妇女不出村即可享受到健康服务,受到群众的欢迎和认可。

问: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低收入“两癌”患者,请问在这方面,我们今年都做了哪些工作?

我市各级高度关注“两癌”患者,低收入妇女“两癌”救助工作连续多年被列入市委市政府重点民生实事。我市自2011年开始实施“两癌”贫困妇女救助工作,市政府从2014年起,将“两癌”贫困妇女救助资金列入市级财政预算,每年安排救助资金90万元,建立“两癌”贫困妇女救助长效机制。累计争取各级救助资金3400万元对低收入“两癌”妇女进行救助和慰问。

今年以来,市妇联切实把关爱妇女,保障妇女民生纳入重要工作议程,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协调优势,在推动适龄妇女“两癌”检查工作顺利开展的同时,积极争取资金,加大救助力度,帮助更多患病妇女走出困境,困境妇女的生存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我们开展了全国、省、市级低收入“两癌”妇女救助申报工作,积极与民政、乡村振兴部门对接,发动基层妇联重点对特困人员、低保对象、易返贫致贫人口、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农村低收入“两癌”妇女逐一调查核实、登记,严格审核,对669名符合救助的患病妇女进行申报建档。积极争取省级“两癌”救助资金104万元,争取市财政从大病救助预算资金中安排救助资金90万元,目前,已完成资金分配工作,近期,将协调市财政下拨资金,拟救助低收入“两癌”妇女300人。 

问:

请介绍一下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指导中心建设的背景、下一步如何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指导中心在全环境育人机制中的作用?

临沂市妇联依托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在全国率先创新打造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指导中心,集理念宣导、形象展示、沉浸体验、教育培训于一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家长教育素养提升和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被中国儿童中心授予家庭教育研究与实践基地。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支持服务家庭教育。贯彻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围绕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协调整合社会资源,深化家庭教育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用好“家庭家教家风”APP,开展家庭教育宣讲及实践活动,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普及科学育儿和健康养护知识,提高家长责任意识和教育能力。组织家庭教育指导师和家长教育素养培训,教育家长承担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职责,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为儿童成长创造宽松的教养环境。

二是丰富拓展校外教育。临沂市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指导中心融合科技、体育、艺术等领域资源,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可看、可玩、可感知、可体验的原生态人文空间。孩子在这里可以尽情地享受新奇的体验,释放天性。开展科普教育,引导儿童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帮助儿童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文化艺术活动,提高儿童审美和人文素养。组织开展劳动实践,教育引导儿童崇尚劳动、尊重劳动。

三是精心组织开展公益活动。承接中国儿童中心“双有”“双新”系列活动和山东省少儿文化体育艺术系列活动临沂赛区工作,开展“喜迎二十大 家和万事兴”家风巡展活动,举办“少年儿童心向党——童声颂党恩 喜迎二十大”暑期关爱行动、“国学小名仕”中华经典诵读、“书香飘万家”亲子阅读等系列主题实践活动。

临沂市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指导中心准确把握新时代家庭教育的目标任务,建设好家庭、涵养好家教、培育好家风,推动完善全环境育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