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APP
我要爆料
首页顶部广告

作家访谈 | 张岚:拾遗“旧时光” 记录“沂蒙情”

2022-05-30 11:26  来源: 文玉空间

作家简介:

张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临沂市作协主席。作品见于《北京文学》《散文海外版》《散文百家》《散文选刊》《阅读》《山东文学》《时代文学》等;作品入选《中国精短美文精选》《散文海外版年度精选》《中国作家网精品文选》等各年度散文选本。著有《水做的城市》《流年里的花开》《岁月凝香》《岁月静好》等散文集。获百花散文奖、冰心散文奖、吴伯箫散文奖、齐鲁文学奖、《时代文学》年度奖、《齐鲁文学作品年展》最佳作品奖、全国红色征文一等奖、沂蒙文艺奖等奖项。

微信图片_20220530112410.jpg

“旧时光呈现现记忆中的乡村日常,亲和绵厚。张岚的文字不事浮华,回归本真,从个体对故乡的体认处方,在平凡的人事故事里,遵循着故乡的气息前行,在时间的流逝中展示永恒的意象,使得作品贴近万千真切的生命。”前不久,张岚凭借《旧时光》获得第十九届百花文学奖的散文奖,授奖词如是写道。

张岚获奖后并没有想象中的心潮澎湃,更多的是获得了一种激励以及对自己写作方向的肯定与认可。“这部作品用最朴实的笔触描写了沂蒙乡村的日常生活。如果说之前的作品更侧重语言的美感,那如今的作品更多的是展示生活的真谛、生命的意义和对沂蒙故乡的深情感怀。”

故乡从未远去

故乡就是我们年轻时想逃离,年长后想回去的地方。张岚亦如此。

张岚的第一部散文集是2000年出版的《水做的城市》,描写了生活在城市中的不同女性的生活状态;第二本散文集是2013年出版的《流年里的花开》,也不曾有故乡的笔墨。“或许是经过了岁月的沉淀,从2018年开始,尤其在创作《岁月凝香》《岁月静好》《岁月如歌》岁月三部曲后,我总会不经意间打开岁月的门扉,让自己在故乡的‘旧时光’里流连忘返。”

张岚生长在沂蒙山村,但她家因为父亲这个“高材生”,变得与村里其他的家庭不同。在散文集《岁月凝香》中,她曾回忆道:“寂静山村的夜里,整个村子都安静了、沉睡了,而我们家一天最幸福的时光才刚刚开始:昏暗的灯光下,母亲做着针线,我和哥哥们或剥花生或脱玉米,而父亲则打开书,为全家人读书。往往读得人入迷,听得人心醉,读着读着,便过了大半夜,一家人才在恋恋不舍中收拾入眠。从那时起,便热爱上了父亲读书的夜晚和所有能找到的书籍。”

父亲为张岚打开了文学的一扇窗户。后来,当老师的舅舅、拿她的作文当范文的老师、热爱读书的同学,以及成长道路上的许多志同道合的师长和朋友,都成了张岚文学路上的贵人,让她对文学一直热爱到今天,甚至成了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张岚表示,岁月流逝,无论怎样远行,那些童年的记忆、成长的故事,那些装载着故乡这个精神坐标的“旧时光”,永远鲜活地站在岁月深处,就如那门前的柿树、那院中的槐树,沉静、苍郁,永远未曾远去。

阅读是最美的姿势

在父亲的读书声中长大的张岚,也从小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从儿时的小人书《杜十娘》《杜鹃鸟和杜鹃花》《蔡文姬》《女娲补天》《红娘子》《白蛇传》到青春时期的《尤利西斯》《追忆似水年华》《河的第三条岸》《西藏生死书》《尘埃落定》,再到目前阅读的纪实文学……这些都让她爱不释手。

张岚认为,阅读与写作有很重要的关系。写作是基于我们生活的积累和体验,而在短暂的人生中,个人的体验是有限的,只能通过大量地阅读来补充生命体验所缺失的那种营养。

“阅是观看,是浏览,是欣赏,是经历;读则是心灵穿越时空与自己漫步时的交谈。因此,阅读是我们向这个世界展现的最美丽的姿势,是灵魂灯塔上耀眼夺目的光束。”然而,在阅读中,让张岚感受更多的是对生活的思考、对生命的热爱及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因此,阅读让她的生命更加丰富和自信,也让她的书写多了一份淡定与从容。

人生因文学而不同

“如果生命里没有文学的话,也许我和许多同龄女子一样,过着一种平淡安静的生活。但因有了文学,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质感和岁月流水般的声响,增加了生命的宽度和厚度。”张岚说,她的人生因文学而变得不同。

张岚认为,文学沉潜于生活深处,即使眼前的世界纷繁复杂,即使慌乱与镇定、理想与坚守、美德与妥协……是那么真切地存在着,无法回避,无法躲藏,而你依然仰望时代、仰望社会、仰望人性的光辉。

去年,张岚通过了山东省作家定点深入生活项目纪实文学《沂蒙红嫂》(暂定名)的创作,今年将以此为重点进行写作,旨在通过平凡朴素的生活来展示沂蒙的发展变迁,以及新时代沂蒙精神的风采。“文学就像阳光和空气,所到之处皆能焕发蓬勃生机。我相信自己笔下的每一个文字,都在悄悄攒着劲儿,预备明天为我呈现更灿烂的阳光。”

微信图片_2022053011243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