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在线讯(王金川) 今年春天,山东临沂市平邑县流峪镇邵家庄村农民贾庆山有了个新工作,那就是在村里的林场补栽杨树,为新栽的杨树浇水,然后在林杨里为树木修修剪剪,注意树木是否有病虫害发生,以便做好随时防治。
今年59岁的贾庆山因年龄大了,没法外出务工,他和老伴的收入,主要靠种着的1.3亩山岭薄地。他的这份新工作,就是因为他年龄大、家庭收入低,才得到的。
今年春天,临沂市有6000多名农民像贾庆山一样有了新工作,这种工作就是在家门口协助开展造林绿化、森林防火、封山育林等。能得到这种工作的,都是脱贫享受政策、农村低收入、农村残疾人、农村大龄人员(45—65周岁)等群体。
临沂市充分发挥乡村公益岗服务社会事务的功能,实施“公益岗+植绿护绿”行动。这一行动要求,每千亩林地配备2个左右乡村公益性岗位。在植绿护绿公益性岗位创设过程中,临沂市根据植绿护绿工作需求,充分尊重符合条件人员的就业意愿,深入走访,了解他们的就业需求、就业技能,尽力做到人适其岗、位适其人,让这些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这种公益岗,以不低于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的薪酬核定工资,且倡导上岗人干完公益岗定量工作后,可以再干其他工作。“这活不累,还不耽误忙活自家的农活,感谢党和政府给我这样一份工作。”贾庆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