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在线讯(苑庆飞)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更是开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新征程之年。长城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乡村振兴开新局奠定坚实基础。
第一做好政策机制衔接。1、全面排查摸底建立防返贫风险监测机制。一年来根据上级工作安排和本镇实际共组织7次对脱贫户(包括脱贫享受政策户和脱贫不再享受政策户)中可能存在返贫风险人群和存在致贫风险的低收入人口(一般农户)开展全面排查摸底活动。对贫困群众进行全面排查监测,将有返贫致贫风险的群体纳入动态监测,建立月报和及时报机制,由各村每月5日之前报送动态监测报表,发现特殊情况及时报送扶贫办;扶贫办和镇首发办公室、民政等部门及时沟通,推动部门之间扶贫信息数据互通共享,及时掌握困难群众信息;扶贫办对掌握重点户每月做到全覆盖入户调查及时掌握收入信息,做好防返贫预警。全年共排查出3户边缘易致贫户,8户特殊困难户及时进行帮扶。2、强化政策兜底,构建长效脱贫机制。我镇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在完善提升相关扶贫政策的前提下,使现有帮扶政策在过渡期内保持总体稳定,确保脱贫人口不返贫和防止发生新的贫困;使原有的扶贫政策保持不变,支持力度不减,从而更好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第二做好产业发展衔接。产业振兴不仅是实现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二者有机链接的必然要求。长城镇反复科学论证确定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项目,统筹推进项目建设,确保项目按照时间节点建设完工。现有产业项目均健康运营,收益全部及时足额发放到户,项目运营走上良性轨道。按照产业振兴的要求,在培育发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的基础上,通过强化就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扶持力度,引导124户贫困群众通过土地入股、资金入股、托管服务等方式,“入社合作,抱团发展”,将小农户融入大农业产业链,解决贫困群众收入的源头活水问题。
第三做好治理服务衔接。探索建立更好服务于乡村振兴的治理体系,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夯实乡村振兴基层基础,从而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组织保障。坚持村民自治作为推进乡村治理的基本形式,充分调动并发挥了群众在脱贫攻坚中的主体作用,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下一步长城镇要扎实探索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之路,确保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接力棒”的历史性交接,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