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APP
我要爆料
首页顶部广告

临沂市郯城县公益岗搭起就业增收“连心桥”

2022-02-25 15:22  来源: 魅力临沂

临沂在线讯(王金川 许建军)“在村里每天转转看看,维护一下村里的治安,一个月有600多元的工资收入,这不但增加了我的家庭收入,而且家里的事也不耽误干,真是太好了,谢谢党和政府给我安排这么好的工作。”郯城县庙山镇乐泉村村民邵健说。今年37岁的邵健因为视力有残疾,劳动能力受到严重影响,一家四口人,经济收入主要靠妻子务农,生活比较拮据。今年以来,郯城县针对“零就业”、“4555”、贫、弱、残、老等低收入群体,认真落实省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要求,拿出3000多万元“真金白银”,勇于创新,探索打造“郯城公益岗”品牌,帮助困难群体就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截止目前,全县已创设各类公益性岗位4295个,安置困难群体上岗近千人。

正在对新上岗的公益性岗位人员进行培训.jpg

部署推进一体化。郯城县把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作为今年就业工作的“重头戏”,与基层党建、社会治理、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融合协同、一体推进。成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强化顶层设计,统筹调度指挥,全力推进落实。多次召开工作推进会、现场办公会和进展调度会,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调度,及时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困难,确保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高标准高质效推进。

岗位开发需求化。结合群众就业需求和用人单位岗位需求,围绕基层社会治理、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和乡村振兴,聚焦“党建引领、服务民生”工作主线,创新推出“党组织+行政事业单位+公益性岗位”“党组织+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公益性岗位”“党组织+村(社区)+公益性岗位”三种岗位开发模式,全县共开发公共管理类、公共服务类、社会事业类、设施维护类、社会治理类等五大类岗位,涉及卫生防疫、扶残助残、养老护理、护林绿化、便民代办、公共设施管护、二胡制作(非遗)等13个具体岗位,做到岗位设置需设尽设。

安置群体精准化。在人员安置上,郯城县紧紧抓住城镇、乡村两个安置渠道,优先保障重点群体就业,同步兼顾其他群体,让最有需求的人上岗。城镇公益性岗位,聚焦“零就业”和“4555”两类群体;乡村公益性岗位,重点关注“贫、弱、残、老”四类人员。依托村(社区)就业创业服务站,开展“敲门式”服务,精准摸底排查,建立城乡公益性岗位“待安置人员信息库”。通过“四议两公开”和复审备案等程序,精准界定优先帮扶对象,画好“就业安置圈”。

服务管理质效化。实施全流程服务管理,坚持“党建统领+基层治理”,把党组织引领贯穿服务管理全过程、全领域,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公益性岗位服务管理全过程。依托乡镇(街道)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服务中心,配备专职服务人员,对公益性岗进行专职服务;村(社区)指定“两委”成员,专门负责公益岗的工作分配、调度和管理。实施动态管理服务机制,依托省公益性岗位精准管理系统平台,实现岗位、人员“双实名”管理,从源头杜绝“虚报冒领”等现象。实施市场化运作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人才发展服务机构,开展公益岗人员补贴发放、社保缴纳、纠纷处理及人员信息维护、增减进出等日常管理工作,并开展全员岗前集中培训,实现培训上岗。实施政策保障机制,发挥财政“兜底”属性,统一岗位待遇,严格人员入库和岗位安置程序,切实维护公益性岗位严肃性;及时落实就业帮扶、创业指导、技能培训等各项扶持政策,保障新增和核减退出的公益岗人员权益,助力其实现自主就业创业。

公益性岗位人员正在清理街道.jpg

“为更好保障公益岗人员的权益,我们积极协调,为乡村公益性岗位在岗人员购买每人不低于60元/年的意外伤害商业保险,对于城镇公益性岗位我们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使其安心工作。”郯城县人社局局长孟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