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万东/文
每次回到故乡,我都喜欢登上村西北的小桥。站在桥顶,极目四望,田野、庄稼、树木、连同村庄,尽收眼底。
这是一座很普通的桥。说它普通,是因为用石头、水泥构造,桥长12米,宽2.5米,桥体高4.5米,是架在人工河上的步行桥。
这座桥位于兰山区白沙埠镇乔家湖村鸭子沟的河道上,这条河是解放后人工开挖的,它上接沂河,下连柳青河,全长约20公里。
据村上徐守贞、苏振堂等老人讲:“1964年,为配合稻改,村上先是在河道上修了一座简易的土桥。为更好的抗旱排涝,到了1973年春,村里召集乔国才、徐守堂、乔清会、苏振廷、王万生、乔自新等10多人,拆掉了土桥,重新建起了混凝土结构的石桥”。苏振堂还说,当时为了救急,他把家里准备建房子的四、五十方石头,也用在了修桥上。
小桥的建成,带来了发展的希望,更为村民带来了欢乐。每到夏季,鱼虾游荡,蛙鸣虫叫。男青年从桥上玩起了跳水,一个猛子扎下去能窜很远;姑娘们则挥舞着秀发,撩起清澈的河水,悠闲的梳洗打扮。两侧的河堰上,绿树成荫,花红柳绿,劳作之余,村民便仨五成群,在树荫下,或谈笑风生,或吹拉弹唱,或小睡片刻,尽享大自然带来的惬意。
“自从有了这座桥,不光解决了附近村庄的出行问题,更解决了全村3000多人的生计问题,可以说这座桥就是村民的生命桥、连心桥。”村干部们动情地说。
“建了一座桥,富了一个村,”村民们大都有这样的体会。我清楚记得,在上世纪70年代,因为有河水的灌溉,在老村支书苏元章的带领下,村里大力种植水稻、小麦、棉花、地瓜等农作物,并在黑土地里试种花生取得成功。全村3100多亩土地,每年光种植夏棉就达1000亩,粮食产量逐年递增,小麦、水稻均保持在每亩400至600公斤,连年被评为临沂县的农业生产先进单位。村民的温饱解决了,有的村民还在自留地里种起了经济作物,不少人还养起了牛、羊、兔、蚕等,村民的腰包也鼓了起来。
如今,一马平川的田野里,不仅收获着财富,更承载着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梦想。村里抢抓机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新兴产业也应运而生。先后建起和引进了沂蒙金土地园艺示范园、红梅生态园、京玉轮胎、三川水表、建友食品等企业。不少村民不耽误种地,又在家门口打工挣钱,有的还当起了老板。而鲁南高铁临沂北站落户乔家湖村,更让世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村民搭上了时代发展的快车,收获着外面世界更多的精彩。
我爱家乡的小桥,因为它朴实、简单。它虽没有大桥的宏伟壮观,也没有南方桥的柔和多变,但它像一位长者,敞开胸襟,护佑着一方百姓衣食无忧,乐享太平。
我爱家乡的小桥,因为它出自普通的村民之手。它虽不是鬼斧神工、巧夺天工之作,但它凝聚着石匠们的智慧,就连桥上雕刻着的五角星,也是他们发自心底的朴素表达。遗憾的是,当年的这些功臣们大多已作古远去,只给后人留下了他们的“杰作”。
我爱家乡的小桥,因为它在坚守中不断追梦,“引领”着村民在实现美好梦想的征程中从不停歇,演奏出与时代同步的交响。
虽然,随着沂河新区的开发建设,这座石桥可能会被拆除或者迁移,但美好的印记,将永远留存在岁月的长河中。
我爱家乡的小桥,更爱我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