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APP
我要爆料
首页顶部广告

倒计时4天,古建筑见证朱村文脉

2021-09-25 15:00  来源: 齐鲁壹点 作者: 邱明

为推动柳编产业转型升级,展示全县农业、农村和农民风采,全方位多层次宣传红色朱村,向全社会推介朱村,临沭县将于9月29日同期举办第八届中国(临沭)柳编产业交易会、“2021 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临沭庆祝活动、红色朱村文化旅游节,活动时间为9月29日-10月7日。据悉,系列节会期间,当地将举办10余项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助力全县乡村振兴工作再上新台阶。飞檐翘角,檐牙高啄,中国古建筑独具韵味。相比钢筋混凝土的坚实,这样的韵味很难留存,特别是对濒临沭河的朱村来说。

历史上的沭河“十年九祸”。作为一条季节性河流,夏秋之际沭河承载了上游喷薄而下的山洪。民不聊生的年代,沭河两岸饱受洪灾困扰。

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还能清晰地比划出朱村当年风貌:原来共有300多间,气势恢宏,东楼、北楼、前楼、后楼分别为四大片民居群中的主体建筑,分上下两层、砖木结构。他们还听祖上相传,东楼建得最早,大约建于1470年,但在一场洪水中折断楼顶,后来被修成平房。

得以留存的古韵,目前主要集中在朱村主街北段。总体平面布局为一进、二进、三进四合院,其中以一进、二进四合院为主。即使是后来建设的民居,也有30%保留了清代民居风格。因此在2016年,朱村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

近年来,当地对现有保存完好的清代民居进行保护性修缮,按照尊重村落原有肌理、恢复原始风貌原则,重现了王家大院、王氏祠堂、玄武庙、节孝坊等遗址遗存。

朱村原名“珠村”,后因这里的人们崇尚朱子儒学,遂改为现在的名字。崇文尚德的风气浸润着世代朱村人,据《临沭文化概览》记载,清代朱村人王椽嘉庆乙丑年中进士,钦点“即用”知县。在那个年代,这是四里八乡都分享荣耀的幸事。有幸留存至今的明清古建筑,是朱村文脉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