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在线讯(李风雷)夏天的农村,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之时,在临沭县郑山街道各村居文化广场上,就聚拢起三五成群的村民。伴着优美的音乐,几十个妇女排成几排,一起跳着富有节奏的广场舞,孩子们在旁边欢快地跑来跑去,形成了该街道一道靓丽的风景。
看那轻盈妙曼的广场舞,抬腿、扭腰、伸胳膊,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活力与激情,勾勒出一幅和谐欢快的画面。一些害羞保守的农村妇女也为这场面吸引,跟在队伍后面“溜”,慢慢地忘掉了自己,由扭扭捏捏变得大方奔放,踏着轻快的步伐,跳出精气神,舞出新风采。
近年来,该街道开展了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动,送戏下乡、庄户剧团演出、广场舞大赛、红色电影放映、全民阅读、文艺晚会等已成为响亮的文化品牌。在这些文化活动中,总少不了广场舞的影子。为给群众跳广场舞提供便利条件,该街道大力推进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在各村居建有文化大院、乡村舞台等文化设施,安装了高标准路灯和LED显示屏,使广场舞爱好者有了“用武之地”。为提升广场舞质量,该街道先开展广场舞文化带头人培训,教会她们如何跳、如何创编舞蹈,然后让她们到各自划分的片区动员、辅导群众学跳,催生了30多支广场舞队伍,参与群众达到2000余人。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把《唱支山歌给党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红色歌曲选为广场舞的伴奏音乐,激发农村群众爱党爱国热情,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基层、深入人心。
“如今,郑山街道农村妇女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逐步提高,打牌声、麻将声少了,读书学习、唱红歌的人越来越多,简单易学的广场舞更受全街道妇女老少的青睐,既锻炼了身体,又放松了心情,还增进了邻里之间的友谊。”该街道文化部门负责人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