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由临沂市河东区卫生健康局、河东区文化和旅游局、河东区科学技术协会、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队联合主办,临沂市农业科学院、临沂科技职业学院现代农业学院、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系、临沂卫生学校协办,山东华夏高科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南亩春耕”杯全国中医药文化科普视频大赛圆满落幕。
大赛自5月13日启动,得到了全国广大中医药爱好者的积极参与,收到来自北京、上海、福建等多个省市100多名作者200多部丰富多彩的中医药科普视频作品,围绕“弘扬中医文化,传承本草精神”的主题,以真实、立体、生动的方式普及中医药知识,尽显本草之美。
大赛还得到了临沂医专、临沂卫校、临沂科技职业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等全国众多高校的大力支持,吸引了多位中医药科普大咖专门拍摄参赛视频,得到了本草博物等行业媒体的跟踪报道!
大赛分为大众网络投票、初评和终评三个环节,7月1日至7月4日为期4天的网络投票,累计收获大众投票17万余票,访问量99.6万人次,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传播和关注。7月14日,大赛进行初评,初审评委会根据网络投票及现场初评成绩综合评定,共有40部作品入围大赛终评。
7月17日下午,大赛终评会在北城新区举行,比赛特邀国家、省中医药管理局、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队,山东农学会等相关专家进行评审,临沂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主席徐勤夫、临沂市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周绪元、临沂市卫健委工会主任陈晓建等陪同。为保证大赛公平、公正、公开,比赛成绩采取现场打分、统一亮分的形式,还专门设立了媒体监督席,对大赛评选工作进行全程监督。
评审前,山东华夏高科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罗智勇代表承办方致辞,对主办单位的大力支持以及协办单位的热情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组委会就本次举办大赛的目的意义、宣传发动、网络投票、预审会议等情况做了详细介绍。
与会专家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工作原则,尊重作品,注重质量,根据作品的文化性、创新性、表现技巧、实用性与推广价值等方面对40部作品进行逐一评审打分,在媒体监督团的见证下,最终,《本草博物》、《探秘野山参》、《南亩春耕的奇花异草》、《兔儿伞》等10部作品脱颖而出,分别荣获金、银、铜奖。临沂科技职业学院现代农业学院、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系、山东省临沂卫生学校被授予“优秀组织奖”称号。
河东区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张选表示,此次大赛是贯彻落实中央推动“十四五”时期中医药文化传承弘扬工作的一次具体体现,大赛运用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现代化表达形式,对中医药文化内涵理念进行时代化、大众化、创新性的阐释,创作了一批面向不同受众的中医药文化作品,是普及中医药健康养生知识、方法,传播中医药文化理念,提升中医药文化影响力的一次良好示范!
临沂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主席徐勤夫指出,这次大赛是协同推进社会化科普大格局的具体行动,是利用科技资源开展科普工作、开发科普资源的有效举措,是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公益活动,也是“实施全媒体科学传播能力提升计划的有益探索”,必须积极倡导,大力支持!
评审结束后,评审组还应邀参观了位于河东区汤河镇的南亩春耕中医药文化科技园,对南亩春耕项目的发展规划进行了充分论证,为南亩春耕的健康发展、为河东区中医药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南亩春耕简介
南亩春耕中医药文化科技园项目位于临沂市河东区汤河镇小程子河村,毗邻汤河国家湿地公园,由山东华夏高科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2.6亿元建设,占地500亩。园区以人体五脏为喻,结合五行、五色、五育的内涵,以“五园四区三圃二心”功能划分,计划建成一个集中药资源保护、研究、开发,以及中医药文化科普、教育、传播于一体的中医药文化科技产业园。
园内聚自然本草之景观、汇历史文化之印记、融中医文化之特色,打破传统旅游模式和观念,以医道美学,幻化“人天相参”的妙境,利用中药森林及四季药花等景观系统对人体的影响,将自然疗法渗透到游览过程中,为游客提供一个识本草、明国医,感悟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健康环境。
该项目以“本草田园,自然学堂”为主题,以文化创意为导向,依托丰富的中草药和中医文化资源,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底蕴,打造专业的中医药文化科普阵地和研学基地。以现代农业的理念发展中药产业,按照发展定位,计划3至5年,将该园区建设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山东第一,临沂标杆”的示范性中医药产业科技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