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在线讯(臧德三 刘兆全)5月份,全市一块“山东省社科普及示范街道”牌匾在兰山区金雀山街道揭牌。荣光中,很耀眼的不是社科普及“ 一公里”打通,而是街道贴近群众建设文化家园、润泽民生福祉、迈向人城和谐的实践。
城,因人而起;人,依城而安。在老城更新进程中,如何摆正人与城的关系,把人放在中心,中心城区又该怎样担当起辐射带动之责?金雀山在摸索中,渐渐悟出了门道。
文化,城有内涵,人有素质。沂州古城、老东关、南坛、银雀山汉墓、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在金雀山街道党工委书记田宗春眼中,这些,不仅仅是一个个熟悉的地名,还蕴藏着巨大的精神力量。“几十年发展,临沂城向外扩建了不知多少倍,但‘根’与‘魂’仍在金雀山,千年生成的文化精髓是这座城市很宝贵的财富。”
金雀山在文化上着墨颇多。透过省社科普及示范街道的牌匾可见,该街道不遗余力建设“道德文化广场”、“二十四孝”文化长廊等主题宣传阵地,13个社区全部实现了道德讲堂、善行义举“四德”榜、文化活动中心全覆盖。每年清明节前后,红领巾解说队伍在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前义务讲解革命故事成为街头一景。正在打造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街景,让老城区增添了时代内涵,浓厚了人文气息。
从“沂河水上爱心救援队”到小埠东社区“爱心银行”,近年来,金雀山街道借历史文脉资源深化人文底蕴,涌现出一大批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四德人物,崇尚传统美德,学习先模人物,成为市民普遍认可的价值观。
政策引导,深化殡改,移风易俗。春节前,金雀山街道东关社区居民刘宝珅老伴离世,亲戚朋友建议丧事办得排场些,让老人风风光光地走。就在此时,社区居委会也找上门来,动员其从简办理。身为社区红白理事会成员的儿媳妇也拿来了街道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政策文件。老刘和儿子都是共产党员,既然有政策,必须要带头执行。老伴的事肯定得办好,但怎样才算是风光,老刘心里很快有了自己的主意。
按照一家人商量的结果,丧事很终在殡仪馆悼念厅从简办理。仪式举办过程中,居委会领导亲自出面致悼词,社区红白理事会全程跑腿服务。虽然省了钱、简化了程序,但到场的亲戚朋友都感觉事办得场面,这让老刘一家觉得很“有面儿”。事后,街道办事处、社区相继为刘家发放奖补资金8000余元,加上社区车辆服务这块费用,奖补总计超过9000元。
享受殡改补贴,刘宝珅并非特例。去年以来,金雀山街道以移风易俗工作为抓手,率先出台引导政策,对从简办丧的社区自有居民给予每户1000元的补助;对在殡仪馆从简办丧的社区自有居民给予每户5000元的补助;对选择生态节地安葬的社区自有居民给予每户10000元的补助。目前,该街道已累计发放移风易俗奖补资金365000万元,惠及居民121户,困扰市民的丧葬攀比之风得以“急刹车”。
问题引路,扶贫扶弱,托底民生。在兰山区第三人民医院的康复训练室里,康复医生悉心指导着脑梗塞后遗症患者李庆甲进行康复训练。由于长期坚持,李庆甲不借助任何工具,已经能够随心所欲地做抓握动作。
“不花钱就能来治病,要是没有这个政策,俺这辈子别想脱贫。”因病致贫,还要家人搭上时间照顾自己,就在张庆甲对生活失去信心时,金雀山街道的医疗精准扶贫政策及时出台。
为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金雀山街道于去年下半年设立了精准扶贫医疗救助资金,暂拨50万元,用于解决困难群众合作医疗报销后的看病费用。根据方案,金雀山辖区内凡参加居民医疗保险的户籍居民,符合残疾人(含中风后遗症)、脑瘫患儿、多动症和孤独症患儿、低保户、肾功能衰竭(透析)病人、65岁以上困难老人或其他家庭困难条件的,均可以享受国家居民医疗保险报销目录范围内的药品及其它应报销项目费用减免。
金雀山街道精准扶贫医疗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凡存介绍,自去年9月份以来,已有134名困难群众受益医疗扶贫政策,报销费用36万余元,贫困群众望医兴叹问题得到较好地解决。
让市民有信仰,让弱者有依靠,让城市有温度,这样一条以人为核心的老城更新之路,只须持之以恒,即可静待花开。奋进中的金雀山,更多精彩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