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假也快过完了,大家都去哪玩了呢?
年假出去玩,肯定到处都是人人人人,倒不如闲暇时逛逛临沂的那些老路,感受一下临沂走过的时光痕迹,相信修好后的沂州路更有老临沂的韵味。
沂州路,距今已经有1400年的历史,是临沂最古老的一条路。
原来的沂州路,北起兰山路,南止金六路,总长4550米,宽10-42米,民国时候被称为中山路,解放后更名为红卫路。
1980年地名普查,因该路起点原系沂州府署驻地,自此临沂始称沂州,根据国务院“照顾历史"的地名命名原则,定名为沂州路。
关于90年代的沂州路,有这么一段顺口溜:
“沂州府,沂州路,石头街,老糁铺,李家楼 ,密家膏,锅塌鱼,肉火烧,大光明,七女店,鞭炮市,展览馆,老街一去不复返……”
短短几句话,就将老沂州路的繁荣昌盛及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一应概括。
这也让我对沂州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看着以前沂蒙路的照片,那些定格在老照片的旧时光瞬间浮现在眼前。
90年代,大家的出行工具大多都是自行车,那些风雨无阻行驶在这条路上的人们,你们现在何方,可还记得路边的这些枫树呢?
冬天时候路面上的冰雪久久不化,一出门便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着的冰冻泥土的味道。
现在的沂州路路绿化做的讲究,粗壮的梧桐树枝桠相绕,每到夏天就绿树成荫,等到冬天遇上冰雪天气,很少再有冰雪封路的情况了,水泥路几乎全覆盖了整个临沂城,我们再也闻不到雨雪天后的土腥味了。
凹凸的青石板路可以说是每个中国人的回忆,可惜现在沂州路北仿修成青石板路并没有让大家找回以前的感觉。
路上青石板的缝隙里夹杂的不再是小贩路过时的叫卖,或者路人来往时的喧闹,取而代之的是电动车和汽车经过时哐哐当当的噪音声。
在那些平坦的水泥路和柏油路的对比下,居民们反倒觉得这条青石板路成了出行的困扰。
可它却不做声响默默包容着一切杂乱纷扰,偶尔散步的人踩着它经过,方知它的踏实和美妙,勾起各自心中那些关于青石板路的特别记忆。
某处巷口的水务井盖,1972年制造,看起来被磨得光滑无比,却非常厚重结实。
它安静承载着来来往往的车辆和人群,默默记录着大家路过时候的喜怒哀乐,可你不主动去看到它,想起它,它便永远默不作声。
路上车辆川流不息,四周居民聚集,路边的商铺自然也都生意红火,各种小饭馆应有尽有。
在那个年代,东西坏了,大家要修了再修,所以街边随处可见维修店,最多的是家电维修。
巷口的老人和女孩,那时候没有发达的网络世界,男女老少闲暇之余,多半喜欢聚集在街头巷口。
如今沂州路上行人匆匆,似乎只有退了休的老人再次聚集起来,带给了这条路无数的欢声笑语,吵吵嚷嚷。
药店和医院墙面上的缝隙中藏满了岁月拂过的痕迹,偷偷掖藏起周边的生活故事,但非得你满怀情愫,眼睛和心都安静下来,否则便听不到它的叙述。
如今医疗条件越来越好,始建于1891年的人民医院听说要搬迁了,各种大规模连锁药店也取代了以前的小药房。
这座古老破旧却又带着意境的老房子似乎已经无人居住,可不难想象曾经的主人在这个小小院落里,生活起居是多么的静谧安逸。
那时候几乎家家都是这样刷着黑漆的木门,在家有喜事或者春节时候贴上一副对联。
这种门锁并不常见,可能正是因此,才会吸引了摄像师的眼睛。
老人们的日常打发时间的方式好像都是坐在自家门口晒太阳。
如今的沂州路交通发达,不仅修建了东方红广场,烈士林园旁边也为大家提供了不少健身器材和活动场地。
老人们多半都会去这两个地方跳跳舞,打打牌,聊聊天,各种兴趣爱好甚至80后90后都要多,生活非常丰富。
时间如同一位奇妙的化妆师,不断更新描绘着不同时期的景象,沂州路上曾经的青砖瓦舍,土墙草房早已不见,人们的生活方式变化着,生活环境也随之一起变化着,一座座居民楼拔地而起,整个城市都已经焕然一新。
看着沂州路这几十年来的变化,还不等我们好好地看看它,它就已经为了大家更好的生活更新了自己的样貌。
从前的车马很慢,人也很慢,如今快节奏的生活成为当下常态,但岁月流经,磨不尽存在,风吹不散沂州路上清晨出锅的糁香味。
不知道你对以前的沂州路都有哪些记忆呢?
评论区里说说你对沂州路的印象吧!
(文中沂州路老照片摄影师:韩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