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APP
我要爆料
首页顶部广告

罗庄区以“绣花功夫”推进文化惠民

2021-02-02 10:40  来源: 临沂在线 作者: 王庆龙 宋磊

临沂在线讯(王庆龙 宋磊)2020年,面对突然而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充分对接群众实际需求,一手抓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一手抓文化精准扶贫和乡村文化振兴,不断优化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全力提升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把文化活水一滴滴引进群众心田。

 

湖台遗址文物保护及环境整治工程.jpg

湖台遗址文物保护及环境整治工程


图书馆成为孩子避暑“充电”好去处.jpg

图书馆成为孩子避暑“充电”好去处


“非遗”传承人王树海现场教授社区居民花馍做法.jpg

“非遗”传承人王树海现场教授社区居民花馍做法


公共文化服务“不打烊”

 

疫情肆虐期间,由于各类文化场所全部停业,为保证群众居家文化需求,罗庄区坚持公共文化服务“不打烊”。共推出各类“线上”抗击疫情系列作品集17期,发布文艺作品100余件,较著名的有原创歌曲《好好爱你》、《给我一个拥抱》、诗律七绝五首《春雪送瘟神》、《战瘟疫》、非遗面塑传承人王树海面塑视频教学等;文化馆推出 “线上惠民公益课堂”和线上精品文艺创作作品微展等10余期,让广大群众居家也能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区图书馆开展“数字悦读伴成长”活动,将3万册电子图书“搬到线上”,通过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实现免费阅览优质的图书资源,满足学生、老师、家长在抗击疫情期间的学习、阅读需求。

 

精准扶贫“扶智”更“扶志”

 

罗庄区2020年共筹集资金120万元,为20个省定贫困村综合文化中心和74个农家书屋配送图书、音响等物品;更新罗庄区图书馆书架18组、儿童书架13组、报纸架20个、期刊柜6个,改扩建自修室1处;为8个街镇综合文化中心各配送4组书架、4台电脑、70包约3000册图书、4张阅览桌、24把椅子,图书馆总分馆建设稳步推进;完成30个社区综合文化中心提档升级建设。目前,全区农家书屋、社区文化活动室和文化广场均已实现全覆盖。

 

文化铸魂凝聚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罗庄区完善提升村(社区)综合文化活动室服务效能,对庄户剧团进行评先树优考核;进行“一村一年一场戏”送戏下乡工作,全年计划送戏128场次,覆盖全部行政村,目前已完成136场次;推进农村电影放映工作,完成“一村一月一场电影”放映1560场次;利用微信公众号开通“读联体阅读平台”,为广大群众提供便捷的线上阅读服务;开展了“和美新时代 书香润罗庄”2020年全民阅读活动,评选出罗庄区十大优秀读者、十大优秀小读者;积极培养基层文化人才,开展广场舞、书画等线上培训4期,线下广场舞培训8期;图书馆、文化馆举办少儿硬笔书法、少儿国画,面塑、剪纸、成人舞蹈、成人书法、成人国画、柳琴戏、太极拳班等公益免费培训逾300课时,培训文艺人才200余人。

 

文化遗产保护取得历史新突破

 

2020年,罗庄区共搜集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20余条,整理公示了全区第六批非遗保护名录,其中传统灯笼制作、王氏手绣等6个项目入选第六批市级保护名录,罗庄周氏笼窑陶瓷烧制技艺入选第五批省级非遗保护名录。目前,罗庄区区级及以上非遗保护项目已达53项,其中省级1项、市级11项,建成非遗实训基地1处。新改造提升8个村情民俗展示室、历史纪念室。目前,全区已建成106个村情民俗展示室,临沂思源乡村记忆博物馆被评为山东省第一批“乡村记忆”工程,十里堡社区乡村记忆馆入选山东省首批历史文化展示室。组织编制全区首个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规划——《吴白庄画像石墓保护规划》,报经省文化和旅游厅批复同意后,已由市政府公布实施。组织实施全区首个重点文物保护利用与环境整治工程——湖台遗址文物保护及环境整治工程,在确保湖台遗址文物安全的基础上,采取规范保护标识、延续历史文脉、净化周边环境等措施,注入多元化历史文化元素,实现文物保护与民生工程共赢,工程已列为全省国有资产监督改革试点现场会考察点。创新文物资产管理工作,将全区133处文物保护单位的基础信息录入国家文物局管理平台;将72项文物服务事项纳入规范化政务服务管理平台;新制作安装文物保护标志碑7座;对罗庄出土文物的基本信息予以采集汇总,编印《罗庄文物》,并通过“罗庄图书馆”公众号以新书推介的方式生成“《罗庄文物》二维码”,传承历史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