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在线讯(刘莲)12月9日,临沭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邀请中央和省市县各级媒体记者走进临沭街道,开启“山水之城・和美临沭”采风之旅。临沭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淑军参加活动,并致辞。来自国家、省市等16家媒体的记者,深入临沭街道各条战线,看发展、听民声,挖掘亮点,报道典型,充分展示2020年临沭街道走过的不平凡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绩。
王淑军在致辞中指出,临沭街道是临沭县驻地街道,也是临沭县镇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压力,面对复工复产的挑战,面对重点工作的攻坚,临沭街道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1至11月份,临沭街道规上工业总产值25.87亿元,同比增长13.93%;5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24个;固定资产投资32.19亿元;工业投资增长78.6%;技改投资增长52.4%;规上工业利润总额2.01亿元;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68亿元,增幅1.06%。
王淑军表示,中央和省、市媒体记者到现场发掘亮点,用生花妙笔、精彩镜头展现临沭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这不仅是对临沭街道的关心厚爱,更是对临沭新闻宣传工作的鞭策和鼓舞。临沭县将以这次大型采风活动为动力,进一步解放思想,担当作为,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高冬子向媒体记者简要介绍了临沭街道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说,今年以来,临沭街道紧扣“创新引领干出特色、打擂攻坚争创一流”目标定位,在社会治理、便民服务、农经审批、安全生产等方面进行探索创新,形成了以“智慧党建、智慧治理、智慧农经、智慧安监”为引领的社会治理改革,不断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鼓励街道广大党员干部在大胆探索中实现突破,在拓宽思路中推行举措,在把握规律中增强预见性,让执行力有最终的成效体现。
采风团一行,首先来到了临沭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临沭街道是县城驻地街道,有着良好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最新统计,临沭街道辖区覆盖的居民达到13万户,30.26万人,其中城市商住区人口约21.07万人。
今年以来,临沭街道紧扣“创新引领干出特色、打擂攻坚争创一流”目标定位,在社会治理、便民服务、农经审批、安全生产等方面进行探索创新,形成了以“智慧党建、智慧治理、智慧农经、智慧安监”为引领的社会治理改革,不断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鼓励街道广大党员干部在大胆探索中实现突破,在拓宽思路中推行举措,在把握规律中增强预见性,让执行力有最终的成效体现。
临沭街道是临沭县驻地街道,也是临沭县镇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近年来,临沭街道在临沭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建设“和美幸福临沭”为总目标,紧紧围绕建设“临沂东部产业新高地、花园卫星城”的战略定位,强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双招双引”、城市建设、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工作,新荣获“全国卫生乡镇”、“全省文明村镇”、“全市平安建设先进镇街”、“全县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临沭街道创新搭建“智慧农经”平台,实现农村事务审批管理信息化,让审批流程高度标准化、模式化,审批责任层次化、明确化,审批服务高效化、便捷化,审批人随时随时随地可以通过手机APP进行审批,实现了由“群众跑腿”变为“信息跑路”,群众办事“不出街道、不出村”。
临沭街道探索“互联网+安全监管”新模式,开发“智惠应急云平台”激活企业的主体责任,建立政府监管与企业自查的双向监管模式,形成事前、事中、事后综合监管监察“大安全”格局,实现全方位、多层次、规范化、信息化监管模式,增加安全监管的深度和力度,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升了安全生产监管效能。
在临沭街道街道社会治理中心,采风团一行跟随讲解员,了解了临沭街道探索“三老稳村、巾帼美村、青鸟兴村”基层治理新模式,发挥老中青三代群体的力量,稳定社会治理,助力城乡发展,为70周岁以上老人每月发送米面等生活物资。坚持源头治理,采取闭环式管理模式,创新推出四大矛盾前移工作法、落实“干部摘星、群众点将”两大工作手段、建立跟踪问效评估机制,保证第一时间发现矛盾、吸附矛盾、化解矛盾,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道。
截至11月份,临沭街道41起积案全部化解,化解率100%;初信74件,已化解70件,化解率94.6%;初访34件,已化解29起,化解率85.2%。
临沭街道设置了“群众点将台”,实现了只要群众有诉求就可自由选择这些工作人员为自己服务,喜欢哪个人就点哪个。
临沭街道社会治理中心。街道利用原有场地,装修打造了占地面积近500平方米、总面积1000余平方米的综合性社会治理中心。中心一楼包括警务室、群众诉求服务中心、镜鉴室;二楼包括领导接访室、四个恳谈室群众点将室、干部摘星室、分析研判室、党员活动室;三楼包括跟踪问效室、网格化办公室、心理咨询室、法律服务室、综治平台等科室。同时面向社会公开两部热线电话(0539-2060075,0539-2060079),极大的方便了群众,不出门就能反映问题或获得法律以及心理疏导等服务,初步满足了全方位、立体化的服务需求。
临沭街道满意度调查中心工作人员正在现场进行电话社会满意度抽查。
在临沭街道中心小学,采风团看到宽敞明亮的“小班额”教室,以及标准化操场。今年以来,红石湖实验学校征地102亩;三实小大班额化解征地23亩;中山路小学征地80亩,拆迁23宅;二实小大班额化解征地15亩,拆迁37宅;截至4月份全部完成。目前,街道中心小学综合楼、二小幼教楼投入使用;三实小幼教楼、四实小综合楼完成清障,保障了配套附属项目建设,已投入使用。街道中心小学大班额化解项目占地 15 亩,建筑面积 3580 平方米,建设综合楼 1 栋;于 2020 年 9 月投入使用。建成后增设班级 12 个,扩招学生 540 名。
“大班额”化解工作是县委、县政府推进城乡教育统筹、均衡教育发展的重要民生工程。2019年,全县启动11个大班额化解项目,临沭街道参与8个,其中拆迁片区6处、230余宅,新建学校项目征地2处,120余亩。
临沭街道完成城东一路项目征地和工业厂房清障、泰安路东延项目征地、利城大街东延征地、水城建设征地扫尾、新党校建设征地扫尾、污水处理厂清障、碧桂园项目征地、正大街东延征地、沭河大街东延征地等21个项目的前期征地清障工作,全面保障县重点项目、民生项目的有序推进。今年以来,累计征收土地2000余亩,拆迁700多宅,迁坟1040座。目前,全长5.5公里的城东一路、泰安路东延、利城大街东延已建成通车。
其中,在沂蒙老区置业的贵人铂悦府项目中,将回购13、15、16、17这四栋楼的285套住宅、车位和储藏室用于安置拆迁群众,回购1号商业楼、2号商业楼和15、16、17号商住楼的一层商业面积11546平方米用于村集体增收,回购综合楼1-4层4000平方的面积用于建设一座高标准幼儿园,为整个社区提供优质教育服务。目前,还建楼房已基本竣工,年底之前就可以交付群众使用。与改造之前相比,我们的还建社区水、电、暖、燃气、电梯、网络通信、教育设施、绿化亮化等配套齐全,通过改造切实改善了群众的居住条件和村居的人居环境,同时也能为村居带来可持续的经营性收入,让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红利。
临沭街道薛疃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是2017年启动拆迁的棚户区改造项目,涉及改造505宅,腾空土地208.03亩,2018年出让土地167亩,分别由金明寓房地产开发公司和沂蒙老区置业取得了土地使用权,在改造腾空的两宗出让地块上规划建设商业楼3栋,7层、11层和17层小高层共24栋、1900套商品房。
记者们来到华裕服装扶贫综合楼项目。
一期项目投资300万元,建设内容为综合楼主体,二期项目投资200万元,建设内容为装饰、水电管网等配套设施。目前,项目已完成施工,并拟同临沭县华裕服装加工有限公司签订委托经营协议,近期可交付使用;预计年可实现扶贫项目收益40万元,惠及292户贫困人口。
华裕服装扶贫综合楼项目。项目位于临沭城南,占地约1200余平方米,为2020年临沭街道统筹使用上级扶贫专项资金500万元建设的扶贫产业项目,该综合楼集展览、办公、培训等多功能于一体。
华裕服装厂的新款羽绒服
中国鲁东南跨境电商小镇位于临沭县城南部,占地面积7600余亩,核心区1800余亩,总建筑面积 76万余平方米,核心区建设面积13.6万平方米,总投资15亿元。
现与国内最大的跨境M2M全球本土化服务平台——大龙网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正积极招引更多电商企业入驻,点燃跨境电商发展新“引擎”。
该项目2020年10月开工,目前核心区5000平方米的跨境电商展销馆、2000平方米的工艺品展销馆已建设完成,已入驻跨境电商企业16家、直播带货达人6家。
以金诚公司投资1.1亿元配套打造的中国鲁东南跨境小镇,盘活13.6万平方米的周庄仿古商业街,推动南部电商仓储物流基地集约发展;加快投资10亿元的劲胜新能源、投资3.2亿元的滨海科技孵化中心、投资12亿元的山东格林汇能、投资3.5亿元的腾奥新材料等项目建设进度,凸显滨海科技孵化园运营优势。
城南兰花组培基地。该基地位于临沭街道城南标准化农业生产园,2018年10月份,街道招引镇江洪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园区,建设兰花组织培养智能温室大棚,利用花梗、根尖等组织实施组织培养技术,主要运营花卉组织培养、花卉育苗、花卉苗木销售,该公司可实现600万株的产能。
大棚内建设组培室4000平,育苗室3000平,其中组培室为省内单体最大的组培室。整个生产基地从产地环境、生产资料使用、生产操作规程等各方面,严格遵循相关标准。实行“环境有监测、操作有规程、生产有记录、产品有检验、上市有标识”的全程标准化生产。以点带面,从重点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逐步实现整个农业标准化生产、全过程监管、品牌化经营。
史丹利现代农业示范园(蚯蚓测土实验室)史丹利(荷兰)现代农业示范园位于临沭县周庄,距离县城约4公里,交通便利,生态环境良好,田园风光优美,灿烂的人文景观与秀丽的自然风光交相辉映,拥有丰富的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
史丹利现代示范园占地面积300余亩,目前已建成6000余平方米的智能连栋温室一座,7000余平方米节能连栋温室大棚一处,3.2余万平方米日光节能温室18栋,4200余平方米的农业科技实验楼一处,1000余平方米的测土实验一处。引种桂花、流苏树、枇杷树、木瓜、紫薇等绿化苗木两万多株,为苗木大面积繁育奠定基础。
滨海片区西靠县城城区,东邻航空小镇,北靠苍马山、冠山风景区、滨海经济开发区,南邻苍源河、城南现代农业园,位处“两镇一区”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周边 旅游资源丰富。该片区 涉及9个自然村,分别为:前于店、后于店、胡庄、赵庄、井北、井中、井南、王庄、东河口。共有居民3061户,人口1万人,区划面积2.55万亩,耕地面积1.66万亩。
重点配置大、中、小型互动性较强的科普展品,充分利用了现有的展示空间。科普文化中心内容建设主要包括:智慧之光展区、科技与生活展区、安全与生活展区、科普智慧墙、科学工作室五部分内容。
胡赵庄乡村科普体验馆,是临沂市科协确定的全市社会科普文化事业基础设施重点工程之一,是面向社区公众的现代化、综合性、多功能的科普教育活动场馆,场馆室内总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采用综合布展式,在原有房屋基础上改造,适当增加了灯光、色彩渲染和科普标语、图文展板;
滨海产业区(劲胜锂电池)。山东劲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9年12月,由江苏劲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公司位于临沭县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区。
该项目主要生产动力型和储能型锂离子电池,总投资12亿元,建成后可年产4.4亿AH动力锂离子电池,实现销售收入16亿元,税收1.2亿元。该项目装修无尘生产车间约40000平方米 、办公场所3500平方米、员工宿舍5000平方米。
茶博馆由东西两个四合院组成,主建筑为2层明清式仿古建筑,主要由茶叶加工中心、茶文化展示中心、茶叶研究中心、休闲体验中心四部分组成。2020年扩建茶叶标准化生产园50亩,打造产自沂蒙农产品展室一处,新建春山党建展馆一处。
项目规划面积200亩,计划投资3600万元,由“一园一馆”组成,一园既是茶叶标准化生产园;一馆既是茶博馆,是临沂市首个集茶叶种植、茶叶加工、茶叶研究、茶园生态观光、茶文化展示、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茶博园。茶叶标准化生产园按照管理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的要求,坚持基地高标准建设,投资130余万元建设茶叶大棚并配备了水肥一体化、农药残留速测、产品追溯等设备,围绕有机茶标准化种植、采摘及加工,开展示范,带动临沭县及周边地区茶产业的提档升级。
春山茶博园是国家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项目,该项目以“茶叶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为主线,以“茶科技研发、茶叶精品加工、茶元素集聚、茶文化休闲、茶生态康养”为定位,以“茶园漫步、养生之旅、品茗茶博园”为主题,实现 “三产融合”、“三生同步”。
春山茶博园将采取“统一供种、统一供肥、统一标准、统一指导”的管理模式,为周边农户发展茶叶种植提供有力支持,有力夯实了山里人家田园综合体的可持续发展。
下一步,临沭街道将大力发展深加工项目、特色旅游项目,做好农业生产、工业发展、旅游资源结合文章,围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山里人家”特色品牌,拓宽产业链条,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