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在线讯(刘莲 通讯员 臧德三徐华)10月15日,全国双创活动周山东分会场活动将启动,主场馆设在临沂兰山区。近日,记者提前探秘主会场场址——兰山区金雀山路与新华一路交会处原盐业公司废弃的几间老库房。这是上世纪非常流行的砖瓦结构房屋,已是饱经沧桑,代表着那个年代特有的建筑风格。走近,有如抬脚步入了历史长河之中。
沂蒙老区拥抱现代化的热情,使这座城市快速地发生变化。新的思想在这里碰撞,新的事物在这里诞生,就像今年开通从临沂直达德国汉堡的欧亚班列、直播经济在疫情中跃升至全国前列一样。老库房也意外迎来了属于他自己的新生。
今年,兰山区将其作为创意产业示范园加以改造,一个跨界融合文科商旅综合体——“1972创意产业园”的诞生,将使老库房的时光变奏曲愈发悠扬……
几间草棚,知晓沂蒙老区的涩与甜
原兰山区盐业公司经理庄建华回忆,老库房最早不是砖瓦房,而是几间草棚。
1972年的临沂,人民生活贫困。由于生产不足,物资供应紧张,各类物资调配必须由政府部门主导,以保障物资优先用到最需要的地方。计划经济也就成了当时的一大特色。
加速商品流通,是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求的保障。临沂县副食品公司在金雀山路北运输公司加油站西侧选址,建起了几间防震草棚,既用于办公,也用来存放经营干鲜果品等。棚顶用稻草铺就,几根木棒就是柱子。柱子周围用草席围起来,外面再抹上泥巴,勉强能够遮风挡雨。这样几个极其简陋的建筑,就是老库房的前身。
庄建华介绍,当时的果品需要从外省调运到副食品公司,再由副食品公司按计划调拨到各人民公社(相当于现在的乡镇)的供销社。当时的果公品司可以说是掌管着老区人民饮食大事的重要部门,是临沂的商业支柱。
但就是这样一个核心经济部门,办公场所竟是如此简陋。其中的涩与甜,也反映了当时临沂经济的真实起点。
砖瓦房旁,满是计划经济的时代记忆
1976年,临沂县单独成立果品公司。两年后,又成立了果品和盐业总公司。公司的主要任务,是统筹果品、盐类物资调拨,保障市场供需。
出于业务需要,公司拆掉了原来的草棚,陆续建起了6间砖瓦房,扩大仓储规模。后又从仓库旁边建起了一座4层小楼用于办公。
“从南方采购水果运到临沂,分拨到各供销社;再把本地的苹果、梨、板粟等果品收集上来往外运。这里是全临沂最繁忙的场所之一。”庄建华说,“忙时候大解放车一天要拉52车,公司上到经理下到后勤人员全体上阵,一齐动手装车。”
到80年代后期,民间市场规模不断壮大,果品公司已不再是唯一的销售途径。感受到竞争压力的公司开始在果蔬肥料销售上另辟蹊径。
“我们到俄罗斯考察,从那里进口优质肥料供给果农,临沂的国际贸易也是从这里起步的。”庄建华说。
他的印象中,公司院子里经常一座挨一座全是肥料堆成的“小山”,场面十分壮观。
作为战略物资的盐,实行计划经济的时间要更长。每年要调度各地人口、农牧、工业情况,按生活用盐、农牧用盐、工业用盐造调拨计划。特别是90年代以后,因为人口增加、发展提速等原因,作为物资中转站的盐业公司经常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
时任公司经理的庄建华想了个办法:直线调拨、曲线结算。即食盐直接由外地盐厂运送到基层供销社,结算则由果品盐业公司与盐厂、供销社分别进行。
直到最近两年,盐务中心在机构改革中悄然退出,盐业公司彻底推向市场,另辟新地,老库房最终被闲置下来。
老房子保留,打造临沂超级符号
时光,总在不经意中转换角色。就如穿越3000年历史的临沂城,从鄅都、启阳、琅琊、沂州,再到今天全国闻名的现代化商都。
沉寂,也在孕育着老库房的新生。
2020年上半年,一个以创意产业为主导的改造工程打破了原有的宁静,老库房又开始热闹起来。
人们发现,这片饱经沧桑的老建筑四周树起了围墙,施工队很快入场,内部改造,墙壁粉刷、新场馆建设……忙碌一直持续到夜幕中。
“老房子不会被拆除,只是在保留原生态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这里的新名字叫‘1972创意产业园’,园区将以创意产业为核心,打造跨界融合文科商旅综合体、临沂城中心的超级符号。”现场人员介绍。
“如何在保留原有文化特色上追求新的发展是我们的初衷。”设计人员介绍。在新时代下的城镇化进程需要“有机城市更新”,‘1972创意产业园’的打造是“留改拆并举、以保留保护为主”的探索。在植入文化、产业、生态等单点元素的基础上,以文化提升+产业再造+金融创新+绿色健康+创新运营实现多元组合。
新的产业园将坚持资源整合、理念融合的理念,充分发掘利用物流和产业优势,探索纵向上下游供应链,横向生产型服务链,形成创意产业生态布局。推动兰山成为全市创意产业发展旗帜区,鲁南苏北创意产业优化升级引领区,长三角中心城市创意产业长尾区,国家级创意产业示范园区,形成“兰山模式”。
如今,改造工程已进入尾声。很快,这里将作为山东省双创活动周的主会场向创业者敞开怀抱。未来,这里还将吸引产业研发、艺术生产、教育培训、创意生活、文旅休闲等高端产业元素聚集,为临沂人工作生活增添更多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