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被党的精准扶贫政策感动的老党员、老干部、老农民,收集身边精准扶贫的感人故事,编写出小戏、对口快板、表演唱等农民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不畏严寒酷热精心排练,拉着舞台灯光音响,带着矿泉水煎饼卷到社区、进村居公益演出——他们将身边的感动感动身边的农民
走进临沂市河东区的汤河镇,你会看到一群肩扛“河东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大旗的老党员、老干部和中老年农民,一丝不苟的反复排演锤炼着一个个从现实中来,到现实中去,真实反映扶贫攻坚感人故事的小戏、快板、表演唱等文艺节目,并把这些感人的扶贫节目送到了社区、村居,将身边扶贫发生的感人故事,以文化艺术的形式,感染着和感动着身边的农民。这群为党的精准扶贫宣传孜孜以求的人,就是河东区祝丘农民老年大学的学员们。
一则扶贫感恩故事,激发了农民宣传扶贫攻坚的热情
河东区有一所农民自发成立的,老干部、老党员、老同志主导的祝丘农民老年大学,汇集了一大批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中老年农民。他们在汤河镇老干部党支部的指导下,一起学习民乐、绘画书法、歌舞、戏剧、摄影和文化创作,闲暇也少不了聚在一起谈个家长里短,说一说身边感人的故事。成员中的老党员、老退伍军人陈庆德来自省级贫困村——汤河镇的小程子河村。他用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讲述了派驻村里的第一书记岳磊,驻村一户户登门走访贫困群众,一户一户的妥善解决吃穿住行、就业和孩子入学就读等难题,千方百计争取资金改善村容村貌,落地扶贫大项目的感人故事。说到村里特困户许金砖老两口,因儿子儿媳车祸双双身亡,生活一落千丈,七十多岁了还历尽千难万难操持孙子吃穿、读书上学,大家唏嘘不已。扶贫攻坚中,驻村第一书记利用扶贫扶志、社会救助、扶贫就业和政策兜底等措施,让许金砖这样因大病,因车祸致贫的部分特困户迅速脱贫,还联系团委、妇联等部门入户结亲帮扶,不仅极大地感动了特困户,还感动了全村村民。每每啦起这些事,许金砖老人眼里总是流淌着感恩党的精准扶贫政策的泪水。年过七旬,从小就参加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开展文艺宣传的老农民周良亭,是老年大学里的骨干,他的两家亲戚都是贫困户,自扶贫攻坚以来,全都脱贫过上了好日子。他说,党中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精准扶贫政策得人心,习近平总书记的奔小康一个也不能少的话语,句句都是拳拳爱民心,咱老百姓铁石心肠也感恩。咱身边天天都在发生着扶贫攻坚的感人故事,咱应该把这些感人的故事说出来,唱出来,演给咱农民看。周良廷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一个对党和政府的感恩激发了他们宣传扶贫攻坚的极大热情。
写身边扶贫感人故事,呕心沥血编排扶贫宣传节目
农民老年大学的学员们,为了让扶贫文艺节目接地气贴近实际,贴近农民,在河东区扶贫办的支持下,多次到省级贫困村小程子河村采风,面对面采访了驻村第一书记、村干部和农民群众,深入挖掘了村里发生的扶贫感人故事,通过一次次撰写修改,写成了以小程子河驻村第一书记为原型的现代柳琴戏《第一书记下乡》。他们还深入乡村振兴的典型——汤河镇西洽沟社区采风,撰写了《西洽沟贫困群众住高楼》的对口快板,结合农民对党和国家的感激之情,由退休老干部李德忠创作了扶贫小戏《舞缘》,农村老文艺骨干周良廷、李文才等创作了表演唱《咱农民喜领养老金》,数来宝《精准扶贫就是好》等文艺节目。
有了接地气的扶贫宣传文艺节目,老年大学的学员们在学员中反复筛选,挑出最优秀的农民担演。为了让扶贫文艺节目早日与农民见面,排练场所没有舞台自己花钱搭,没有灯光音响自己买,没有取暖降温设备,在大学纷飞的季节里,大家搬来了家用煤气灶取暖,担任第一书记主角的农民颜世美还提来了家里做饭用的煤球炉,大家渴了喝一碗纯净水,饿了啃两个干煎饼。酷热的夏季,大家纷纷带来了风扇,在地上不停的洒下凉水降温,天天冒着酷热,汗流浃背的勤排和苦练,经过一个冬夏的紧张编排,他们将这些历尽艰辛排好的扶贫文艺节目先在乡村试演,广泛征求农民的建议和意见,反反复复的进行再锤炼。
高举志愿服务旗帜,将身边感动送到农民身边
一个个接地气的扶贫文艺节目排演好之后,这所农民老年大学的文化艺术队伍,先后在河东、罗庄和开发区的朝阳开展了一系列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活动,将一个个文化扶贫宣传节目送到了农民的身边。演出中,他们自带舞台、灯光、音响,自带饮食,从不麻烦村居和农民。他们在河东区扶贫办的支持帮助下,分别在汤河镇的小程子河、大坊坞、西洽沟、后张庄、旦彰街、后东庄、大南庄等16个村居、社区开展了一场接一场的扶贫公益演出。去年10月,配合全国扶贫日宣传,走社区进村庄,连续开展了多场大型扶贫文艺宣传活动。在市区组织部门的安排下,还先后在河东区的工业园、汤头、郑旺、八湖、汤河等镇街的第一书记大组公演了反映精准扶贫的现代柳琴戏《第一书记下乡》,他们还配合迎接省市领导到河东视察,先后在领导视察单位,为省市区领导和 全市第一书记观摩团,展演了柳琴戏《第一书记下乡》及其他扶贫文艺节目,受到领导的肯定和赞扬。在汤泉区的篆注社区演出,该社区的王开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