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APP
我要爆料
首页顶部广告

兰山区银雀山街道 “三种模式”破解老旧小区治理难题

2020-04-15 10:43  来源: 魅力临沂

    近年来,银雀山街道坚持以党建引领,探索实践老旧小区治理,逐步形成了“四方共治”“社区主治”“居民自治”三种管理模式,并实现了复制推广,辖区居民幸福感、满意度明显提升,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成效显著。


    一、“四方共治”模式


    适用类型:“商开脱管型”,以商业开发小区为主,规模较大、人员构成复杂、物业管理缺位。

    治理模式:“四方共治”模式,成立网格党支部,覆盖商业开发小区,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四级组织架构,推行党组织引领社区、小区、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四位一体”工作机制,吸纳小区党员、“红领书记”、在职党员、社工、网格员等进入网格,充实小区治理工作力量。

    推广案例:银雀山小区是1998年开发的商品房小区,现有居民470户1127余人,党员23人,小区早期无党组织覆盖,居住环境差、配套设施老化、居民矛盾纠纷不断,多家物业服务企业“几进几出”,业主与物业矛盾突出,物业费收取困难。针对小区实际,银雀山街道党工委于2017年9月批复成立银雀山居民区党支部,推进网格党支部建设,建立街道、社区、网格、楼栋“四方联席会议”制度,强化沟通协商,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在党组织引领下,2019年12月,3名小区党员通过选举进入小区业委会,同时推选出14名楼栋党员代表,发挥带头作用,监督规范物业服务,小区物业服务质量明显改善。街道选派1名“红领书记”进小区,强化阵地建设,推行“社区党群中心大服务+小区服务站微服务”模式,设立小区党群服务站,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推行“四方共治”模式,小区一大批“老大难”问题得到妥善处理,小区环境干净整洁,物业服务规范到位,居民满意度明显提高。


    二、“社区主治”模式


    适用类型:“还建托管型”,以社区还建小区为主,规模中等,人员为还建居民,构成相对单一,外聘物业企业管理服务不到位,居民不认可,长期不缴纳物业费。

    治理模式:“社区主治”模式,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成立小区党支部,构建“社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物业服务企业”三方协同工作机制,推选楼栋党员代表和居民代表,建立小区协商议事平台,推行征集民意、讨论议题、办理解决、结果反馈“四步”工作法,提高居民参与小区事务的积极性。

    推广案例:雅鑫花园小区为西苗庄社区2001年还建小区,有居民楼8栋,居民192户570余人,党员18人。小区先后更换多家物业服务企业,依旧未改变小区环境“脏乱差”、车辆乱停乱放等现象,居民矛盾纠纷不断。2017年9月,在西苗庄社区党总支指导下成立雅鑫花园居民区党支部,选举支部委员3人,推选楼栋党员代表12人。在社区党组织牵头下,经小区党员、居民投票选聘1家物业服务企业进驻小区,建立了“社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物业服务企业”三方协同工作机制,监督物业服务企业,定期召开小区协商议事会,研究解决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社区、小区、物业的“三方联动”,小区彻底改变了“脏乱差”面貌,顺利完成供暖改造,居民幸福感得到提升,物业费,支持小区党支部和物业服务企业工作。


     三、“居民自治”模式


    适用类型:“单位弃管型”小区,单位老旧家属院,面积小,住户少,人员构成以单位退休人员为主。

    治理模式:“居民自治”模式,引导小区党员亮身份、当表率,发挥党员带头作用,依托属地社区党组织,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成立小区自治管理委员会,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伍,建立“自治自管、共建共享”机制,实现小区自我管理。

    推广案例:丽景花园小区为市直单位家属院,有居民60户168余人,党员11人,于2006年建成,长期处于无人管理状态,垃圾乱堆乱放,车辆随便停放,经常引发邻里纠纷。2016年起,属地社区党组织积极引导小区党员亮身份,发挥带头作用,小区退休老党员刘宗民、王怀建等牵头组成小区党员志愿服务队,带头整治小区环境、改造自来水、安装照明和监控设施。在刘宗民、王怀建等老党员号召下,广泛征求小区群众的意见,成立了丽景花园小区自治管理委员会,制定了《丽景花园居民行为规范》,定期召开居民代表会议,形成小区自治管理合力,将小区物业管理起来,小区面貌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