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在线讯 今年以来,河东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按照区委区政府“1358”工作部署,以人民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紧紧围绕打造最优营商环境这一目标,持续加力深化“七赛七比”,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改革,在全市率先实现了行政审批“一窗受理、分类审批、综合出证”服务模式。通过以比促学、以赛促干,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智能化、便民化水平,促进全区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流程再造,大力推进制度创新。一是重点实施“4×4”流程再造实现服务最优。突出“一门全办、一窗受理、一链办理、一网通办”四大环节,聚焦“营商环境、民生服务、监管效率、制度创新”四大领域,健全“容缺办理、你提我改、帮办代办、无权否决”四项机制,着力推进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减费用“四减”行动,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便捷度,全力营造现代化生态宜居中心区建设最优营商环境,打造“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改革河东样板。二是试点推进“告知承诺制”优化审批流程。对公共场所卫生许可、社会团体成立登记、食品经营许可、环评报告表批复等10项审批项目通过施行告知承诺制代替现场审核。自5月份该项制度实施以来,已办理各项告知承诺制业务共计1215件,极大提高了办件效率。三是推行“容缺办理”提升审批效率。制定印发《河东区政务服务事项容缺办目录》,集中推出首批83项政务服务事项可“容缺受理”,各类容缺材料117条,结合政务快递免费寄递,切实解决了办事企业、群众因申请材料不全“多次跑”的问题。
(二)全面发力,升级优化营商环境。一是优化整合,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设立行政审批“一窗受理”服务专区,设置“一窗受理”综合窗口17个,综合出证窗口2个,综合收费窗口1个。目前,全区146项综合审批事项全部实现了无差别“一窗受理”,不动产、人社、医保、税务、公积金实现分类“一窗受理”。二是全力打造红色沂蒙帮办代办。组建沂蒙红色志愿服务队伍,构建三级代办服务体系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示。编制《沂蒙红色帮办代办服务手册》,公示区级代办事项53项,帮办事项146项,镇街、村代办事项36项,帮办事项58项。今年以来,已开展便民服务事项代办帮办1000余件,为办事群众节省中介费用9万余元。三是强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支撑。大力推进“一网通办”,全面提升大厅信息化水平,目前,全区一网通办率达86.36%。在中心一楼设立300多平方米的24小时自助服务区,投放20余台自助服务终端设施,可在线办理自助打证制证、征信信息自助查询、不动产信息自助查档、涉税业务自助办理、社保医保自助查询、交警违章、燃气电费自助缴存等12项服务。
(三)严规矩强作风,全面提升服务质效。一是严抓管理转作风。开展“红旗窗口”和“服务标兵”评比,激发窗口文明、热情、主动服务意识。有效利用评价投诉系统、视频监察系统、行政审批系统和不定时巡查等监管措施,对办件服务和窗口工作纪律时时监管,通过日巡查、周通报、月评比、季表彰,保持严纪律强作风不放松,确保服务优质高效。截至目前,已开展现场巡查1900余次,印发周通报48期,月通报10期,通报提醒违反窗口纪律52人次,季表彰3期,评出红旗窗口30个,服务标兵45人次。二是你提我改提效率。在大厅设立“吐槽找茬”专窗,畅通企业和群众反映问题和表达诉求的通道。截至目前,你提我改“找茬”专窗共接到群众现场投诉13件次,所有投诉全部办结并进行二次回访,群众满意度100%,收集意见建议3件次,采纳1条。三是狠抓制度促落实。注重发挥制度管根本管长远的作用,研究印发了《行政审批服务局年度目标管理考核方案》《派驻部门窗口及工作人员考核办法》《辅助人员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并严格抓好制度的执行落实,保障各项制度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