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在线讯 12月7日上午,由临沂市网信办、郯城县委组织部、郯城县委宣传部主办,山东广播电视台临沂站承办的“乡村振兴看郯城 第一书记在行动”全国主流媒体走进郯城大型采访活动圆满结束。来自中国日报、科技日报、农民日报、人民网、大众日报、山东广播电视台、临沂日报等30余家中央、省、市媒体在两天的时间里,走进郯城深入了解市派第一书记的工作成就。满满的行程,当然也是满满的收获。
李庄镇株柏村

临沂市规划局第一书记工作组自入村以来坚持“五必访”“五必问”在深入街巷农家走访、调研、座谈,摸排村情民情,并广泛征求市局、镇党委、村两委和广大村民意见建议基础上,制定了两年任职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即以争创“省级美丽乡村”为工作抓手,坚持建强基层党建和发展集体经济两条主线,实施“四个一”工程,深入挖掘历史、文化等资源条件和传统柳编产业优势,壮大集体经济推进沂蒙美丽乡村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打造“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的省级美丽乡村。
胜利镇新三合庄村

郯城县胜利镇赵楼社区新三合庄村,是市国资委、市投资公司派驻第一书记任职村,位于胜利镇西南部,地处郯城、兰陵两县交界。西邻武河,紧靠京沪高速和省道352,交通便利。由贾湾村、三合庄村两个自然村组成。耕地面积1750亩,以银杏树种植为主。全村共480户,1863口人,党员43名。该村是2018年度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创建村、郯城县银杏田园综合体和全域旅游的重要节点。拥有胜利镇最优质的银杏林资源,生态旅游综合开发前景看好。
由于银杏树价格低迷,村民收入下降,村子发展动力不足,大批村民外出打工。经济发展动能转换需求新的发展思路。
重坊镇宋园村

宋园村隶属于重坊镇重北社区,是鲁南制药集团和临沂市侨联选派第一书记任职村,位于镇驻地以北1.9公里处,滨临沂河紧靠国家非级景区中华银杏园,土地面积2295,其中银杏种植面积1600亩,占到耕地面积的95%。银杏资源丰富,同时宋园村也是远近闻名的知青村。
第一书记到村以后依托快、准、效三大工作法宝,快速进入工作状态,找准工作切入点,确保抓出实效。牢牢“把第一书记干工作就要勇争第一的勇气和决心”作为工作准则。驻村以来宋园村的第一书记工作走在了全县乃至全市的前列。
在采访中,第一书记真抓实干,立足长远的工作作风,让采访团很感动。结束一上午的采访,简单吃过午饭,采访团又踏上了行程。
港上镇王桥村 王朗故里文化公园

王桥村是市贸促会和市委党史研究室派驻第一书记任职村。
驻村后,第一书记围绕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结合村情实际,盘活村集体资源优势,对村原龙凤滩公园进行重新设计规划和提升改造,着力打造王朗故里文化公园综合旅游项目。
目前正在进行一期工程建设,预计项目完成后通过场地、设施租赁等形式初步实现集体增收。同时大力支持鼓励有条件的群众流转土地,集约化经营,开展特色种植,实现群众个人增收。
红花镇院北村 中国结艺之乡

院北村为市公安局派驻第一书记工作组任职村,所属大院子社区是红花镇政府驻地社区。院北村有居民356户,1487人,村民人均收入9236元。
红花镇地处,鲁苏交界为山东南大门。优势产业有两个,大棚蔬菜和中国结编艺,被誉为“山东的南菜园”和“中国结艺之乡”。院北村中国结产业优势尤为明显,1/3的人口从事中国结编艺。为促进村集体增收,让村民致富,第一书记引进了临沂海工商贸有限公司,投资1060万元,把萎缩了7年之久的旧蔬菜市场复活起来,占地40亩。畅通销售渠道,规范市场行为,保护菜农利益。同时。依托中国结传统优势产业规划设计了中国结文化产业园,产业园占地50亩,包括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生产加工三大功能。
高峰头镇曹村 村集体增收15万元

郯城县高峰头曹村社区位于郯城县南五公里处,205国道贯穿南北,共有137户540人。村里现有耕地500亩,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为进城务工或在附近企业打工,村集体经济薄弱,无经营性收入。
市电信公司、市老龄办派驻第一书记工作组到任以来,以抓党建为引领,不断建强基层组织、助力强村富民、弘扬文明新风、服务保障民生,2018年预计实现村集体收入15万元。
庙山镇薛庄社区

庙山镇薛庄社区庙山镇薛西村是郯城县公安局选派第一书记任职村,是典型的集体经济薄弱村。驻村干部到任村支部书记后以杞柳产业为支柱,打造完整产业链条,把小小柳条变成金条银条,实现了村集体和村民共同发展致富。
媒体一行参观了薛庄社区的柳编博物馆,薛西村特色产业是草柳编加工,近年来,当地借助电商,柳编产业发展迅速,在这个村,电商有200多家,每年有300万件柳编制品通过电子商务走向全国。
庙山镇乐泉社区
庙山镇乐泉社区庙山镇乐泉社区位于郯城县城北15公里,西邻波光潋滟的沂河,东邻马陵山景区,是齐鲁石化公司和县人社局选派第一书记任职村。社区现有1279户,4749人,贫困户61户,148人,辖6个党支部,175名党员。第一书记驻村以来,坚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抓特色促产业发展”,走出了一条党建聚力引领的新型农村社区发展之路。
第一书记驻村以来,投资700万元,高标准建设4500平方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配备便民服务大厅、多功能演艺厅、党员活动室、法律服务室等,探索建立首问负责、限时办理、办结反馈等规章制度,规范了服务流程、改进干部作风,成为社区服务民生凝聚民心的坚强阵地。
为打造二胡特色,当地投资300余万元,配套建设了二胡喷泉广场、二胡博物馆、二胡展览馆、非遗工作室、多功能演艺厅、传承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二胡制作工艺,打造乐泉民俗乐器旅游村,打响北派二胡“乐泉”品牌。
李庄镇张蔡社区

李庄镇张蔡社区李庄镇张蔡社区位于李庄镇驻地东5公里处,毗邻205国道。现有3965户13362人,面积22278亩。辖8个支部,党员404名,社区“两委”成员17人。近年来,社区立足村情,坚持党建引领,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发展特色产业、建设美丽乡村,走出了一条现代化乡村振兴之路。
张蔡社区立足本地种植传统优势,积极擦亮香菇和冬桃两大产业名片,深挖“合作社+农户+市场”的生产经营模式,由过去单一的鲜菇种植向香菇深加工方向发展,注册“沂州府”等2个香菇品牌,带动周边2000多人就业,实现香菇产业年产值过亿元。
近年来,张蔡社区发挥丘陵地带区位优势,做大做强冬桃产业,成立了山泉冬桃合作社和冬桃产业协会,按照“产业+旅游”的发展思路,开展“农家乐+采摘+田园种植”多元发展模式,实现冬桃产业年产值1300余万元。目前,张蔡社区香菇和冬桃两大产业带动,猕猴桃种植、神泉饮用水加工等多种产业齐头并进的产业布局已初具雏形,村集体年增收近80万元。
两天的时间,30多家媒体采访了6个第一书记村和三个社区党建观摩点,众多媒体大咖直言,此次行程村村有特色,第一书记及社区党建工作亮点多多,收获满满。
通过这两天的采访,看得见的东西已经发生了变化,看不见东西他们做的也非常好,第一书记发扬沂蒙精神,不求回报,扑下身子,为村子带来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变化,很让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