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在线讯(岳希利)沂蒙金秋,硕果累累,葡萄飘香。9月28日,山东沂蒙文化研究院阳都乡土文化研究分院(以下简称“阳都分院”)组织作家、诗人、书画家及自媒体工作者等20余名会员,前往沂南县沙岭家庭农场,开展了一场富有成效的调研采风活动,旨在宣传沂蒙优质农产品,为乡村振兴贡献文化力量。
沂南县沙岭家庭农场坐落于蒲汪镇马家拐头村的长虹岭上。十年前,退役军人孟令波审时度势,流转承包了村里百余亩沙岭地,建起30余个高标准塑料大棚,栽植高品质的“阳光玫瑰”葡萄。如今,经过他与妻子刘纪霞的科学精心管护,葡萄园已进入盛果期。他们坚持科学管理,严控挂果量,将亩产稳定在三四千斤,从而极大地提升了葡萄品质。
高品质的产品带来了强劲的市场竞争力,其葡萄价格始终保持在每斤20元以上,最高时可达50元。沙岭葡萄以其甜度远高于普通品种、成熟期早、采摘期长(可从7月持续至11月)、保存期可达两个月等特点而著称。其果粒饱满、口感绝佳,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调研采风期间,会员们看到,一排排塑料大棚在秋日阳光下熠熠生辉。棚内,串串葡萄如珠如玉,晶莹剔透,挂满枝头,浸润在温暖的阳光中。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丝丝的甜香,令人心旷神怡,陶醉不已。
农场主孟令波向大家介绍,园内栽植的“阳光玫瑰”属于高端品种,苗木根部采用木本植物嫁接而成,寿命可近百年。在管理上,始终坚持使用牛羊粪等有机农家肥,完全杜绝化肥和农药。经过多年枝叶堆积腐烂发酵,这里的土地已变得异常肥沃,为葡萄的健康成长提供了绝佳环境。目前,该产品已注册“阳都沙岭葡萄”商标,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荣获山东省第二届葡萄大赛金奖,农场命名为山东省省级生态农场,成为沂南县第一家被县政府授权使用“沂南县国家质量安全县”称号的农产品。
通过此次深入的调研采访,会员们深受触动和鼓舞。他们纷纷即兴创作,挥毫泼墨,吟诗赋词,表达内心的赞叹之情,盛赞这片绿色田园所带来的丰收喜悦与奋斗精神。沂蒙文化研究院副秘书长、阳都分院院长刘唐山在活动中表示:“我们将充分发挥分院会员的人才与智慧优势,不遗余力地宣传好沂蒙优质农产品,让‘阳都沙岭葡萄’这个知名品牌走出沂蒙山,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为沂蒙老区的乡村振兴事业贡献我们的文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