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顶部广告

“职得去干”以“三股力” 构建数智就业全链路生态

2025-10-09 15:44  来源: 临沂在线

临沂在线讯(王金川 郭长香当第十届人力资源服务创新创业大赛的聚光灯落在颁奖台,主持人清晰念出“值得去干(山东)创业就业服务有限公司”的名字时,台下响起一阵略带惊讶的掌声--这家2024年才破土而出的企业,竟从全国154个参赛项目中突出重围,将综合赛道优胜奖收入囊中,而与它同台竞技的,不乏深耕行业十余年的老牌劲旅。

成立仅两年,“职得去干”的足迹已遍布20余个省市区,织就一张覆盖500余家线上线下服务网点的就业网络;累计为超7600名劳动者牵线搭桥,让他们找到心仪岗位;中国重汽、奇瑞汽车、中核二三、上海消安等知名企业纷纷抛来橄榄枝,将其列为核心人力资源合作伙伴;更获得山东省临沂市人社局重点推荐,成为当地数智化招聘就业服务领域的“新星”。

一家新生企业,为何能在短短两年间爆发出如此强劲的生命力与创新力?当我们拨开行业喧嚣,答案清晰地藏在它精心打磨的“三件法宝”里--一支有信念的队伍、一个破痛点的产品、一种有温度的服务。

图片1.png

一支队伍,从“4人陋室创业”到“3000人服务军团”

2024年初春的临沂,寒风还未褪去,一间不足5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公司创始团队刘涛、任政、王奥林、陈飞围坐在简易会议桌前,为“职得去干”数智就业平台的初代设计争得面红耳赤。“蓝领兄弟找活最怕薪资‘画大饼’,首先必须把实发工资、福利保障明明白白列出来!”任政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这位当年全国奥林匹克竞赛物理冠军毕业南开大学且深耕人力资源行业16年的经历,让他对求职者的痛点刻骨铭心。

彼时,谁也不会想到,这支“4人初创组”,会在两年后成长为拥有1000余名认证劳务顾问的“服务军团”。这支队伍的凝聚力,究竟藏在何处?

“不是靠高薪诱惑,而是靠‘靠服务挣尊严,凭努力创未来’的念想。”入职仅3个月便实现月收入突破4万元的临沂河东旗舰店李仁萍,说出了许多人的心声。在“职得去干”的队伍里,这样的“草根逆袭”故事每天都在发生:山东蒙阴县一店的张德蒙,凭借对中核二三管工岗位的精准匹配,单岗位年收入达16.92万元;临沂市罗庄区三店的周自刚,从教培行业转型而来,带着十年积累的服务经验,短时间内就帮50余名失业者重新站上工作岗位;河南漯河店的杜乐,每天穿梭于当地中专与技能学校,3个月就敲开10多所学校的合作大门,为蓝领学子铺就就业路。

支撑这些奇迹的,是“职得去干”独创的“商学院赋能体系”。每周雷打不动的晚8点,全国各服务网点的劳务顾问就已准时等候在腾讯会议室,参加“职得去干商学院”的线上培训--从岗位需求分析、沟通技巧拆解,到劳动法常识普及、应急问题处理,课程细致到每一个服务细节。“以前帮人找活全靠‘碰运气’,现在跟着商学院学,推荐岗位的成功率从30% 涨到了80%,客户信任度也高了!”周自刚的话语里满是自豪。

更让人热血沸腾的,是公司“平台+合伙人”的共赢模式。加盟合伙人不仅能靠推荐就业赚佣金,还能通过培育团队获得长期收益,真正实现“自己当老板,带动别人就业”。截至2025年9月底,全国已有100余家实体门店的合伙人月收入超万元,这支从“要我干”变成“我要干”的队伍,成了“职得去干”快速成长的“引擎”。

图片2.png

一个产品,从“单一招聘工具”到“数智就业生态”

“传统招聘就像在茫茫大海里捞针--企业急着找人却找不到合适的,求职者揣着技能却碰不到靠谱的岗。”营销经理王奥林回忆,初创时他们走访了上百家劳务公司和上千名蓝领工人,发现一个扎心的事实:全国300多个零工小程序里,许多都因为功能单一、运营乏力成了“僵尸平台”,而蓝领群体对“高效、透明、靠谱”的就业服务需求,早已像春天的嫩芽般迫切。

如何打破这一僵局?“职得去干”交出的答卷,是一套自主研发的数智就业平台。这套融合了SaaS云计算技术的系统,不仅拿下国家软件著作权,还通过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认证,从最初的“单一招聘工具”,一步步升级为覆盖“招聘-管理-结算-培训”的全链路就业生态。

在上海消安山东基地的办公室里,负责人李县伟点开“职得去干”企业端后台,屏幕上跳动的数字格外亮眼:“以前发薪要3个人手动算3天,还总怕出错;现在点一下‘智能发薪’,钱秒级到员工账户,电子回单、税务报表自动生成,省了太多事!”数据不会说谎--通过平台的智能发薪与区块链电子合同功能,企业运营成本降低50%,招聘周期缩短40%,这也是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奇瑞商用车等大企业愿意与这家“年轻公司”深度合作的原因。

对求职者来说,平台的“AI智能匹配”更是解决了“求职难”的大问题。在烟台海阳中核二三项目的工地上,焊工王涛掏出手机,点开“职得去干”小程序:“我刚注册时,平台劳务顾问就问了我的技能、想找的薪资和工作地点,没几分钟就推荐了这个岗位。现在去掉五险一金,每月能拿9000元,比以前到处打零工稳多了!”据统计,平台的人岗匹配精度高达95%,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而区块链电子合同的应用,让劳资纠纷率下降60%,真正实现了“靠谱招聘,值得去干”的承诺。

 图片3.png

更具巧思的是,平台打造的“劳务经纪人分销裂变体系”。劳务顾问只需生成专属二维码,将岗位分享到朋友圈、微信群,一旦有人通过链接成功入职,佣金就会自动结算。这种模式不仅让岗位信息像蒲公英一样飞向千万求职者,还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灵活就业机会,仅2025年上半年,就有500余人通过成为劳务顾问实现增收。

一种服务,从“一签了之”到“全程守护”

“就业不是‘签完合同就完事’,而是要让每个劳动者都能在岗位上站稳脚跟、挣到体面收入。”总经理任政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这也是“职得去干”服务的核心逻辑。在传统人力资源服务里,“重招聘、轻售后”是普遍痛点,而“职得去干”却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路--打造“从求职到稳岗”的全程服务体系,让就业满是温度。

 图片4.png

在临沂市罗庄区的“职得去干”就业驿站,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服务台上,求职者张明霞正拿着身份证,在工作人员的耐心指导下填写信息。“这里不光能找工作,累了能歇脚、渴了能喝水,遇到老板欠薪的事,还有法律援助帮忙。” 张明霞笑着说,她通过驿站找到了物流分拣的工作,入职后还有专属顾问跟进,“刚开始跟不上分拣节奏,顾问特意跑到厂里跟我聊,帮我跟领导申请调整排班,现在干得特别顺心!”

 图片5.png

这样的就业驿站,“职得去干”已在全国建起100余家。每个驿站都配了数字就业一体机,还有专职人员提供岗位推荐、技能培训、权益维护等“一站式”服务,让求职者提前了解应聘公司的具体情况。根据不同需求,劳务顾问会耐心的推荐多个适合的岗位,直到求职者满意为止。针对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公司还推出“培训+就业+派遣”的一体化服务--先根据残障人士的身体状况定制技能培训,再对接合适的岗位,入职后还持续跟进,截至2025年8月底,已帮70余名残障人士找到稳定工作,让他们靠自己的双手实现价值。

对企业而言,“职得去干”的服务同样“超出预期”。在奇瑞汽车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徐先生坦言:“以前新员工流失率较高,跟‘职得去干’合作后,他们会提前给员工做入职培训,还定期回访,现在流失率降到了10%以下!” 就像入职芜湖奇瑞的李鹏江、荆慧齐,公司不仅包吃住,顾问还常跟他们沟通工作情况,两人扣除五险一金后,每月到手 7000-8000元,工作干劲十足。

更让人敬佩的是,“职得去干”还主动扛起社会责任,参与政府“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通过开放数据接口,平台为政府提供就业趋势看板,帮助政策精准落地;针对失业人群,公司免费开展技能培训,2025年就帮500余人重新走上工作岗位。“我们不仅要做‘就业的桥梁’,更要做‘稳岗的守护者’。”公司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刘涛的这句话,道出了这份服务的初心与担当。

图片6.png

从4人陋室创业到3000人服务军团,从单一平台到全链路数智生态,从服务临沂到布局全国,“职得去干”的两年,是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生动缩影。当被问及“快速成长的秘诀”时,王奥林的回答朴实却有力:“靠的是‘一支队伍’的向心力、‘一个产品’的破局力、‘一种服务’的温暖力。”站在新的起点,这家年轻的企业正用行动证明:在数智化浪潮席卷的今天,只要紧扣“人”的需求,以创新为笔、以服务为墨,就能在人力资源服务的蓝海中,书写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