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APP
我要爆料
首页顶部广告

王兆军文学艺术作品展:笔墨精神见风骨 中西涵养寄乡愁

2018-09-30 10:53  来源: 魅力临沂 作者: 临沂在线

  临沂在线讯(姜曼)如果说4年前,临沂籍作家王兆军先生携三本新书(《把兄弟》、《书圣之道——王羲之传》和《问故乡》)临沂书城签售,是那年临沂文学领域很大的盛事。那么说,10月8日在临沂美术馆即将举办的王兆军文学艺术作品展必定是一场文艺的盛会,是一场不可错过的中西方文化交融与碰撞的盛宴。

  
临沂籍作家王兆军新书签售中。(资料图)

签售会现场场面火爆。(资料图)


读者排队等待作家签名。(资料图)

  作为深受读者熟悉和喜爱的作家,王兆军是从临沂走出去的拥有多方面成就的优秀人才。1977年恢复高考,王兆军以优异成绩进入复旦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在过去的数十年里,王兆军笔耕不辍,发表了大量优秀文学作品,多次获大奖。其《拂晓前的葬礼》和《原野在呼唤》曾获中国作家协会优秀中篇小说和报告文学奖,长篇小说《把兄弟》获亚洲优秀华文长篇小说奖,多部作品被译成外文。近年主要从事传记和村史写作,已出版的著作有:《黑墩屯——一个中国村庄的历史素描》,《朱陈村史》,《书圣之道——王羲之传》及长篇纪实文学《问故乡》。2016年,出版《春秋故城祝丘》和《乱世之花-文姜传》等,为开掘临沂地区的文化资源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几十年来,王兆军除文学创作外,兼修书法、国画和油画,近年涉及文艺评论,著有《王沂东的风格》、《胡石画评》、《论花鸟精神》、《陈玉圃诗画论》及《植根本义面向经典——论中国写实主义油画》等。王兆军还为培养青年书画艺术家不辞辛苦,撰写了临沂书画家刘明杰、西奇、虞燕的书画评论。


王兆军为东夷书院学生授课。

  2014年,王先生在山东临沂市河东区凤凰岭创办东夷书院。该书院深居基层,虽然规模不大,但因其公益性、学术性和风格不同的教学方式,引起国内外的注意。《新华每日电讯报》刊载《回乡办书院——一位作家的支农心得》,书院部分教材曾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品味古籍”专栏刊登。书院经常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前来讲学。近年,王兆军主要从事民间教育和书画创作。所有这些,为作家的内心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养料,在王兆军心里积淀出一种情愫。

  约460件艺术家藏品面向观众集中展出
  本次文学艺术作品展共分为七个部分,展出的王兆军的书画作品共300余件,其中中国画260多件,书法作品30多件,油画7幅。同时还将展出王兆军多年来的文学作品约100件,其中包括个人专著以及在刊物、报纸、画册上发表的作品,翻译为外文的小说散文等,有些是作者本人收藏,难得一遇的机会。
临沂美术馆馆长胡后彬先生介绍,这是一次内容丰富、水平很高、具有鲜明艺术风格的个人书画及文学成就的综合展,约460件艺术家藏品面向观众集中展出,是临沂美术馆目前承接的体量很大的一次个人综合性展览,美术馆为这次活动做了充分而细致的准备工作,想凭借此次展览为契机,为以后地方文化的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届时,美术馆的一楼将主要展出王兆军的书画作品,二楼是王兆军的文学成就展。


 书画作品欣赏。

书画作品欣赏。

 
  焦墨画上的“我写我心”
  学画焦墨,展出王兆军的焦墨作品50多件,有些作品明确记载了王兆军对焦墨画创作的体会。王兆军的焦墨画师承黄宾虹和张仃,并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变化。本次展出的焦墨画以强烈的对比,微妙的平衡和独具匠心的笔法,给人耳目一新的艺术印象。
寄情山水,主要是取材于沂蒙风光和田园风貌。摹写传统,以作品的形式记述了王兆军的书画经历,即从《芥子园画谱》开端,如何吸收古今大师的艺术精华,很终建立起自己的风格。这一组作品虽然是旧作,但可以看出画家当年曾何等谦恭地学习传统笔墨,从而形成了比较扎实的绘画功底。此后,王兆军逐渐摆脱了亦步亦趋临摹名作的方式,积极探讨更适合自己秉性的方法,努力寻找即“宁做我见、我写我心”的路径。
王兆军绘画“意在自然”,则以陶渊明的田园诗为题材,热情讴歌了当代田园生活的美感,寄托了画家对故乡的热烈情感。同时,画展还展示了王兆军如何从李商隐的无题诗中启发想象力,以草莽风格的笔墨表达文人风骨和对人生的慰藉态度,逐步形成了其独特的书画风格。


书画作品欣赏。

  王兆军上小学时就刻苦练习书法,除了写仿描红,还在《玄秘塔》等书帖上下过不少功夫。1963年,他就以小字楷书获得临沂地区青少年书法比赛优秀奖。在临沂一中读书期间,受赵明远校长、刘茂辰老师的影响,一直保持着对书法的兴趣。从这次展出的30多件书法作品中,观众可以领略到王兆军追求畅怀达意,先散怀抱的半藏锋书法特点。
由于撰写绘画艺术评论的机缘,王兆军有机会接触一些当代油画大家,耳濡目染,偶尔也涉足油画创作。从本次展出的几件油画作品可以看出王兆军的油画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油画大家王沂东先生说:“对于非油画科班出身的人来说,王兆军的油画能达到这样的水平,算是相当好了。”


书画作品欣赏。 
  “襟怀宽广,构图大气,别有一种气度和温情”
  王兆军的书画,忠实继承了中国文化艺术的传统,即讲究丘壑、注重气韵、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格言,极力追求简素质朴的风格。上海《朵云》主编,艺术评论家舒士俊先生认为,王兆军的绘画之很重要的特点是襟怀宽广,构图大气,别有一种气度和温情。
从题材上说,王兆军的山水画对故乡给予深沉的眷恋之情。临沂是山水佳地,人民生活安逸,为王兆军的绘画提供了具体而切实的素材。经过艺术思维的过滤,这些山水风景拥有了更加鲜明的美感;从内容上,焦墨画是王兆军的主攻方向。在借鉴既往焦墨画大家(如八大、黄宾虹、黄秋园等)的基础上,王兆军努力克服焦墨所固有的单调感和沉重感,探讨更多的焦墨表达方法,在充分利用黑白对比的张力中努力寻求平衡,在获取强烈视觉效果的同时兼得疏朗、轻松和温暖。为此,王兆军做了多方面的探索。其对于焦墨笔法的体会和探索,在其很近出版的画册《园柳变鸣禽》中有系统的阐述;从表现形式上,王兆军适度吸收了其他画种的元素:适当吸收了西画的透视法。这和他多年研究油画密切相关。适度运用透视法,画面看起来更接近人的视觉习惯,因此看上去比较舒服。其次,鉴于国画的讲究布局和西画的大色块铺陈,王兆军将二者结合起来,在墨色、留白和背景几方面大胆取舍,不仅重视线条,也重视墨色的板块效用,这种结构方式对达至简素质朴的艺术效果有帮助。第三,王兆军致力于将现实的山水呈现给读者,不是照搬古代山水,因此,他的山水画给人一种鲜活而又温馨的亲切感。
为了准确描述王兆军的艺术观念,王兆军先生特别撰写了数篇文章,刊登在本次展览的画册《园柳变鸣禽》中。


书画作品欣赏。 
书画作品欣赏。
 

 相关链接:
1
《王兆军:我与焦墨》
2
《王兆军:我的焦墨画》
《书法家、收藏家、诗人杜振北先生为王兆军文学艺术作品展作序》
4 《王兆军文学艺术作品展10月8日席卷临沂
5《文沂阁大学士苗延年:我对王兆军老师文学作品的理解》
6《理钊:吾将上下而求索——读王兆军先生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