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后的祊河支流临西九路段,水质清澈,两岸绿化较好。

祊河支流临西九路段改造时,施工人员正在挖除黑臭淤泥。(资料图)
临沂在线讯(姜曼 胡雪)记者从市住建局获悉,目前,全市24段黑臭水体已全部开工整治,其中22段完成截污、清淤等主要工程内容,消除了黑臭现象。另外,李公河西支、南涑河等2段黑臭水体计划年底前完成截污、清淤等主要工程内容,消除黑臭现象。今年年底,临沂市可按计划基本完成黑臭水体整治任务。
2015年底,市住建局牵头组织市直有关部门和各区委托具有资质的专业机构对临沂市城区相关水体展开逐一排查,采样检测水质165处,发放调查问卷700余份,根据各水体黑臭程度,很终确定了16条河道,17处共计24段城市黑臭水体,通过报纸、网站等媒体向社会公布排查结果,接受公众评议后,录入国家黑臭水体整治信息平台。随后,2017年8月,经过规划编制,祊河支流黑臭水体改造工程被提上了日程。
住房城乡建设部规定城市黑臭水体将于2020年整治完成,同时住建部将会同环保部等部门建立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定期发布有关信息,接受公众举报,开展黑臭水体整治监督检查,并向社会公布监督检查结果,对整治不力、未按期完成整治目标要求的,责令限期整改,并约谈相关责任人。
今年7月5日,国家住建部、财政部组织召开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座谈会,邀请全国黑臭水体整治有代表性的10个城市举行座谈,研究当前城市黑臭水体工作中的困难和下一步的工作推进措施。临沂市作为山东省代表参会,市住建局就临沂市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进展、主要建设任务内容、投资需求、进度安排、存在困难和工作建议等内容作交流发言。
城市黑臭水体成因复杂,临沂市在黑臭水体治理方面,遵循“适用性、综合性、经济性、长效性和安全性”等原则,根据临沂市地域特征及水体的环境条件,制定符合水体特点的治理方案。24段黑臭水体分别由市住建局、市环保局和市内五区政府为责任主体实施整治。按照一河一策的整治原则,市住建局、市环保局和各区分别委托专业机构逐一编制整治方案。2016年中心城区16条(24段)黑臭水体全部完成整治方案编制,2017年3月份组织国内知名专家评审了整治方案。
在治理涑河、青龙河的黑臭水体时,临沂市主要采用截污纳管的形式,即从源头上控制污水流向城市水体。这类方法,主要用于沿城市水体存在污水排放口的区域,截污纳管是黑臭水体整治很直接有效的工程措施之一。
改造后的小埠东东干渠,告别了黑臭。

据介绍,对于水体中有垃圾的区域,临沂市集中清理垃圾堆放点,并且对于各种落叶、塑料袋、其他生活垃圾等水面漂浮物过多的区域长期清捞维护。另外,为了保持治理后的水体,通过生态系统的恢复与系统构建,持续去除水体污染物。治理后的水体将主要采用人工湿地、生态浮岛、水生植物种植等技术方法,利用土壤—微生物—植物生态系统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采用净化效果好的本地物种。
目前,全市24段黑臭水体已全部开工整治,其中22段完成截污、清淤等主要工程内容,消除了黑臭现象。李公河西支、南涑河等2段黑臭水体也已经进入整治阶段,其中南涑河黑臭水体计划年底前完成截污、清淤等主要工程内容,基本消除黑臭现象。
市住建局市政建设处排水科科长张高民介绍,依据住建部和省住建厅要求,结合《山东省城市雨源型季节性黑臭水体整治技术导则》,我市确定了黑臭水体检测评估方案,通过招标确定了第三方中介评估机构。自6月份开始,评估机构分批次对已完成整治的黑臭水体开展包括沿岸群众满意度调查、水质检测等在内的初见成效评估考核。计划明年初完成初见成效评估考核,报省有关部门验收通过后,转入长治久清评估考核,力争在2019年,提前一年完成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