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房地产税相关政策的出台 有了新消息!
7月16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表示,从房地产下一步发展情况来看,中央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同时,从供给侧进一步发力,包括加快推进房地产税相关政策举措,实现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加快推进租售同权等一系列配套政策的落实,更好地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促进长效机制建设,更好地实现“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这样一个基本定位。
从房地产下一步发展情况来看,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同时供给侧要进一步发力,包括加快推进房地产税这种相关的政策举措的推进,加快推进租售同权等一些政策的落实,更好地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促进长效机制的建设,更好地实现“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这个定位。
在统计部门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及房地产税,足以说明房地产税出台已是大势所趋,不确定的只是落地时间。
国地税合并,为征收房地产税扫清障碍
房地产税想要全面推行,必须满足一系列的技术条件。如今,这些技术障碍都已不复存在。
3月份,今年通过的根本大法,明确赋予所有“设区的市”以地方立法权。
这为房地产税分城市分区域征收提供了可能。毕竟,地方发展不同,楼市发展程度不同,居民承受程度不同,房地产税只可能“因城施策”。
6月15日,全国省级国税地税合并挂牌完成,这标志着国地税合并迈出关键实质性步伐。
国地税合并的很大意义,还不是减少交易成本和信息壁垒、降低人员冗余,而是统一税收监管,为个税、房地产税的征收铺路。
地方立法权、国地税合并,这意味着征收房地产税在技术上也不再存在什么障碍。
国务院大督查
在7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开展2018年国务院大督查的通知》中指出:今年将继续选取包括“房产交易登记”、“获得信贷”等7项指标,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调查评价。
有业内人士指出:“针对房产交易登记的督查并非,但将其列入国务院大督查,则进一步表明了政府对于房地产市场的重视程度。”
事实上,从去年以来,关于房地产税的表态就日益密集,透露的细节越来越多,涉及的层级越来越高,同时也不乏具体配套政策的落地。
那么,房价究竟会涨还是跌?
正方:住房供应量会增加,供求关系变化将带来价格的变化,对于房价理论上有利空效应。
反方:很终还是要取决于当时的市场处于买方还是卖方市场,而且房地产税可能降房价,但未必降置业总成本。
如果房地产税来了,谁很害怕?
①在中心城市囤积了大量住宅的人
伤害指数★★★
从目前民意来看,在中心城市实施“累进制、惩罚性”的房产税,是很有可能的。对于拥有100套住宅的人来说,即便第一套免征、从第五套开始累进税率,他的压力也会非常大。到时候会出现集中抛盘,对中心城市短期房价构成影响。这可能意味着,囤积大量房子的人财富将显著缩水。
②盲目购买了旅游物业、养老地产的人
伤害指数★★★★
如果不是旅游区,不是配套好、位置佳的房子,旅游地产只能等着免征房地产税。如果不能免征,则其持有成本大增,加上利用率不高,这类房子将成为鸡肋。
③盲目购买了三四线城市郊区、新区住宅的人
伤害指数★★★★
绝大多数三四五线城市人口增长乏力,各地围绕着高铁站建设的“高铁新城”很多都非常荒凉。如果盲目在这些地区购买了住宅,未来开征房地产税后也会非常惨。
④加杠杆、超承受能力买多套房的白领
伤害指数★★★★
如果房地产税的开征,会让房价进入一个平稳期,房子很难套现。这些人“死扛现金流压力”的期限就会加长,生活会变得比较痛苦。
⑤在三四线城市囤积了大量住宅的人
伤害指数★★★★★★
相对而言,这种人更惨。即便在三四线城市不实施累进制、惩罚性的房地产税,他们持有房产的成本将大增。但由于多数中西部三四线城市人口增长乏力,很多家庭都拥有多套房,所以很难通过出租转嫁房地产税,而卖房子很有可能出现无人买的情况。
⑥手中有多套房、负债率非常高的炒房者
伤害指数★★★★★★
房地产税如果出台这个消息,就足以对这类人产生巨大的压力。因为消息公布后,会加剧市场的僵持,目前仍然拿了很多房子、承担巨大债务的炒房者,将会非常困难。他们只能选择斩仓,否则房子可能断供被银行申请查封、拍卖,到那时套现价格会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