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诊科护士正在抢救患者。

王自然主任正观察患者带来的CT。

能让患者早日康复出院回家过年是医生们的共同心声。
临沂在线讯(姜曼 王小彤)“地球不重启,医生不休息。宇宙不爆炸,医生不放假”。看似一句玩笑,但说出了很多劳动者心声。春节期间,临沂市人民医院医务人员持续为市民健康保驾护航。
急诊科:过年是很忙的时候
王自然是临沂市人民医院南医疗区脑科急诊科的主任。据他介绍,现在急诊的出诊率较高。这里面的原因一方面因为冬季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期,大脑的血管热胀冷缩,易受刺激;另一方面,也来自节假日期间,亲朋好友聚会,人的作息、饮食等不规律,尤其是饮酒后容易兴奋,也容易出现脑血管的疾病。
“时间就是生命”,王自然主任说,对于大脑的抢救时间更是要争分夺秒。“有种说法叫一小时就是大脑。当病人出现脑出血、脑梗死、偏瘫等情况的时候,一定不要说在家等等,缓缓再来医院。这样就错过了很宝贵的黄金救援3小时。”除了病人及其家属要注意利用时间,来到医院里,急诊科的办理手续都走绿色通道。所有挂号、检查、化验等都不需要排队,在很短的时间,让病人的病情得到很快的治疗。
过节往往是急诊科很忙碌的时候,我们会遇到很多的患者。”王主任说,有一年大年三十晚上他们急诊科医生们。晚上接到急救任务,一直忙到夜里十点多,可以说一刻也没休息,所以当年春节也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王主任从医26年来,很少有春节能在家完整的度过。说到这里,他觉得应该更多的感谢科室同事们的陪伴,还有家人的理解。虽然很累,每天的工作很紧张,但是救死扶伤带来的成就感让这种付出变得不那么辛苦,一切都是值得的。
急诊科,恰恰关键点就在一个“急”。当天记者正采访的时候,恰好遇见三位急诊的患者。其中一位是由于过量饮酒引起的脑梗,病人家属非常着急和担忧,医生和护士都在尽量安抚病人。这或许就是他们的日常工作。
重症监护室内,护士正在护理病人。
忙碌的工作氛围丝毫没有被春节所替代。
每天为患者配药是他们做的事情。
神经内科NICU:全程陪护 全年无休
作为全市很重要急性脑出血救治的专业、特色病区。神经内一科的NICU,神秘、专业的面纱让人生畏。人们想象中的医务人员应该都是戴着口罩冷冰冰的表情。其实不然,这里的医生和护士更有亲和力。
护士长徐长云正在办公桌前整理资料。尽管临近春节,她笑道自己一点都还没有进入过年的状态,家里也什么都没有准备。“习惯了”是记者采访时听到的很多的词。相比起别人对过年的热情高涨,女护士们常常依靠强大的家庭支撑和理解,为病人服务。“家里的事我很少过问,都是老人们帮着照料。”提起假期,徐护士长说:“排班还是和往常以前,毕竟这里住的病人都比较特殊,情况都是不稳定且复杂的。(想到他们)我们在家过年,其实也过不安稳。” 住在重症监护室的患者病情不稳定,这促使医生护士不得不在面对紧急状况时,迅速做出应急反应,以挽救患者生命安全。同时这些不确定因素也使他们不得不把更多无法确定的私人时间用于工作,因为这里生命高于一切。
临沂市人民医院南医疗区的护士们正利用下午休息的时间开会学习。
李冰主任到病房内看望患者。
邵梅护士长利用简短的交流让医生更了解患者情况,使得忙碌的工作变得轻松愉快。
科室里,怀孕的护士也在积极忙碌。
神经外科:下乡义诊 假期也有大手术
腊月二十六正好是夏蔚镇上位村的年集。临沂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专家们这天来到了这座小村里进行义诊。尽管年前科室的事情比较多,但是科室专家李冰主任仍然来到活动现场,为基层的百姓测量血糖血压,回答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知识。他说院里会不定期的组织这样的义诊,进行健康宣传教育的普及,提高预防疾病的意识。
把城里好专家请到村里、请到基层,是一项惠民利民的好事。医生有大爱、有责任心,李主任说是从几任老专家、老大夫身上,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很多同事早上来的都比较早,下班晚。没有说是正常点上下班,大家都很自觉去维护这样的氛围。”李主任说,对于假期,他们干这一行的没大有什么概念。记得有年国庆假期,他连轴做了七台大手术,没有睡过一个好觉,更不用提放假休息了。“病人能康复出院就是对他们很大的回报。”这是他的心里话。
作为脑血管疾病治疗的专家,李主任建议大家春节期间饮食规律,喝酒适量,不要熬夜,坚持锻炼,用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和家人一起欢度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