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APP
我要爆料
首页顶部广告

解旱排涝映初心:从临沂一村民拨打12345的感谢和表扬说起

2025-08-06 15:25  来源: 临沂在线

临沂在线讯(观察员 刘莲)前段时间,临沂有较长时间无雨,用于浇灌的喷灌也无法正常使用,土地干裂望雨,农田里的果树、庄稼在炽热中奄奄一息,农民心急如焚。

得知情况,费县石井镇水利站开闸放水,多个村庄的2000多亩果园及1000多亩经济作物得到了两轮轮灌。当闸门洞开,库水沿着河道一路疾驰,义无反顾地奔赴干涸的田野。当得到“生命之水”的滋养,原本萎靡不振的庄稼,叶片渐渐舒展,焕发出勃勃生机的时候,农民的脸上绽开了笑容,他们拔打了12345电话:“我们要表扬,要感谢!”
无独有偶。兰陵县下村,一到下大雨,水便成了无处安放的小魔头:不是淹了下面的良田,就是进了村民的宅院。村干部和第一书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今年汛期之前,一定要解决!
克服了资金等重重困难,三百六七十米的水渠赶在汛期之前,完工!充盈着水的水渠,像金光闪闪的长龙,旱时,它引水进田,涝时,它揽水而去同时解决灌溉泄洪难题。“很好,很感谢!”“下雨不淹地,家里也不进水了!”
工作做到老百姓心坎里,幸福感就荡漾在群众的心坎里。
盛夏酷暑,旱涝不均。这是自然的无常,却考验着治理的恒常。合理调配资源,切实保障民生,在旱涝之间实现精妙平衡,是相关部门的责任与担当。

于石井镇,水利站那洞开的闸门,放下的不仅是浩荡库水,更是解民倒悬的“及时雨”。当“望雨”的焦灼化为“得水”的生机,当农田重焕的不仅是绿意,更是农民脸上舒展的笑容,这背后,是水利工作者对旱情的精准预判,是对水资源调度的高效把握,更是将百姓“心头焦”化为“掌中策”的主动作为。那沿着河道“义无反顾奔赴干涸”的库水,流淌的是对民生福祉最深沉的回响。而农民那一声发自肺腑的“表扬与感谢”,正是对基层干部“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最朴实的褒奖。12345热线的另一端,不仅传递着肯定,更印证了“民有所呼,政有所应”的深刻真谛。

于下村,那在汛期前抢建完成的数百米水渠,宛如一条盘卧的“智慧之龙”。它驯服了昔日横冲直撞的“小魔头”,化水患为水利。这条渠,既通“旱时引水”之脉,又畅“涝时泄洪”之道,一渠双效,彰显了未雨绸缪、标本兼治的治理智慧。从“淹田淹宅”的忧心忡忡,到“不淹地、不进水”的舒心安宁,改变的不仅是村庄的环境,更是群众的安全感与幸福感。村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那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的紧迫感,正是“人民至上”理念在基层最坚实的落地生根。一句“很好,很感谢!”,道出了群众对这份用心用情用力办实事的最高认可。

近期,临沂首发关于民生的新闻,看了都让人熨帖欢喜。本文所指这两个事例,生动诠释了何为“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在“旱”与“涝”的辩证转化中,在“忧”与“喜”的情感起伏里,我们看到的是基层治理体系效能的提升,是党员干部为民初心在平凡岗位上的熠熠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