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APP
我要爆料
首页顶部广告

临沂职业学院:产教融合新标杆,为临沂建设注入“工匠动能”

2025-07-20 09:19  来源: 临沂在线

临沂在线讯(刘莲)临沂“万亿级”商贸物流产业,是城市的“经济动脉”,也是临沂职业学院专业建设的核心坐标。近日,记者走进临沂职业学院商贸物流学院的直播间,一张业绩榜吸引了眼球:3月校内直播总销售额突破60万元,一名学生主播单月创下18万元业绩。这里的学生上午学习供应链管理理论,下午化身电商主播,晚上分析物流数据——这正是学校“专业跟着产业跑”的缩影。

image.png

作为全国产教融合100强院校,临沂职业学院构建了“1+3+N”专业群格局,深度服务临沂市“十优”产业。商贸物流专业群整合现代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大数据与会计等6大专业,直指临沂商贸产业“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四大核心环节;低空经济专业群:2025年临沂市政府工作报告将低空经济列为重点赛道,学校4月揭牌临沂市低空经济学院,同步开设无人机运维、航线规划等课程,与康飞智能科技共建医疗物资“空中走廊”,急救药品运输效率提升60%。学院紧跟产业变化,建立动态调整机制,近三年撤销12个滞后专业,新增智慧康养、应急管理等7个专业,专业与临沂“十优产业”匹配度达93%。

image.png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架物流无人机从临沂职业学院低空经济学院的起降点升空,精准降落在学生宿舍区——这是全国首个从药房直达校园的医疗物资空中走廊。这个看似简单的场景背后,是临沂职业学院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服务地方产业升级的生动实践。学校与圆通物流联合完成无人机物流航线试飞,开创低空智慧物流新路径;与京东共建产业学院,打造国家级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在医养健康领域,联合临沂市民政局打造养老护理人才培训高地,年培训人员超4300人次。

“我们与350余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共建25个产业学院。”学校负责人介绍,这种“校中厂、厂中校”模式,使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95%以上,70%选择扎根临沂发展。

作为学校龙头学院,商贸物流学院建成国家级现代物流管理教学资源库,牵头全国智能物流产教融合共同体。其建设的“麒麟工坊”国家级实训基地,为临沂“四个商城”建设输送了大批高技能人才,学生获国家级技能竞赛奖项29项,成为支撑临沂商贸物流之都的重要智力引擎。

image.png

学院非常重视文化传承:设立非遗传承教育展览馆,此举,让非遗在校园“活起来”。在490平米的非遗传承教育展览馆内,2000余件展品静述沂蒙故事。自2015年起,学校连续11年举办非遗博览会,将剪纸、木旋玩具等11项非遗技艺纳入课程体系,设立10个非遗大师工作室。这种“活态传承”模式,让10万余人次在校园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脉动。在临沂非遗保护、传承、传播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image.png

在临沂职业学院舞蹈实训中心,同学们正在排练《沂蒙颂》。一直以来,学院立足沂蒙沃土,深耕文化传承与创新教学,交出一份亮眼答卷:打造《沂蒙红色舞蹈》等8门特色课程,原创作品《脊梁》斩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将鲁南花鼓灯、柳编技艺融入编创,沉浸式舞剧《琅琊绘影》获中国舞蹈“荷花奖”创作银奖;建成智能舞蹈实训中心,带领学生承接临沂“夜画沂河”实景演出,开发汉墓博物馆文旅舞蹈《简牍跃千年》,专业同步延伸社会服务触角——百余场红色演出浸润孟良崮纪念馆,社区公益课堂惠及3.7万长者。

面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医养健康学院创新构建“校企对接、学训并行”培养模式。学院斥资1500万元建成24个专业实训室,开发中医蜡疗技术平台,成为全国健康养老产教融合共同体核心力量。其“学践化三维贯通”育人体系,为银发经济培养兼具技能与人文关怀的复合型人才。

在红色·丝路众创空间,101个创业团队在此孕育成长。四年间孵化企业32家,获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奖项40余项。空间通过“创业导师+资源共享”模式,打造了从创意到市场的完整孵化链,成为区域创新活力源泉。 

从低空经济的破冰试飞到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从银发经济的创新应对到商贸物流的智力支撑,临沂职业学院以“接地气、有温度”的职教模式,书写了产教融合的新范式。这所扎根沂蒙老区的职业院校,正以技术创新为笔,以文化传承为墨,为临沂这座商贸名城绘制着高质量发展的职教蓝图。当教育真正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职业教育便不再是终点站,而成为区域经济腾飞的动力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