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在线讯 6月24日,沂蒙红哥尹志林千场沂蒙精神宣讲活动第174场,再次来到兰陵县向城镇鄫城前村。“支前模范”郑大娘盛清才故居修缮工作已初步完成,“八路军一一师老五团团部旧址”“抗战时期誉为鲁南四大娘之一民兵队长盛清才故居”“兰陵县鄫城前村革命前辈英烈事迹展”三块牌匾分挂两边,标志着故居开始进入布展阶段。英烈后人代表彭加云、郑祥利向山东省志愿服务联合会理事、山东省职工达人、沂蒙精神传承人、故居发起推动资助人、修缮布展指导顾问、沂蒙红哥尹志林颁发了聘书。这是尹志林第五次探访鄫城前村。
鄫城前村红色底蕴丰厚,革命前辈众多。不仅有9位革命烈士,还有红嫂刘玉英、曹帮英等革命前辈。
红嫂曹帮英是烈士彭海恩的妻子,1921年7月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1943年冬季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妇救会工作。1945年12月,丈夫彭海恩随部队在藤县战斗中牺牲,撇下了父亲、年仅24岁的妻子及只有三岁和八个月大的儿子。
上有老、下有小,曹帮英面对突如其来的遭遇,用柔弱的双肩毅然扛起了家庭的重担。并明确表示绝不再嫁,再苦再难也要把两个烈士后代抚养成人。
曹帮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以共产党员坚强的斗志和顽强的毅力,用青春、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奉献之歌。
鄫城前村还有一位革命前辈,他是当年震惊鲁南的“银厂惨案”的幸存者,是鲁南区党委书记兼鲁南军区政委赵镈同志身边的一名通信员。他经常给儿女们讲述赵镈同志的英雄事迹,先后动员三个儿子参军入伍,为保卫祖国贡献力量。
解放后,经过县政府对赵镈烈士墓的多次修缮和扩建,陵园已经成为当地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他如愿成为烈士陵园的一名管理者,忠心耿耿地守护在烈士墓边,用亲身经历,讲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几十年如一日,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天。他就是六级伤残军人潘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