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过一个小视频,相当有冲击力。当一家人冒着风雪长途驱车600多公里赶回老家过年时,年迈的父母也都迎着风雪站在家门口等候,见到孩子们时竟然高兴地手舞足蹈,像两个“老小孩”,场面感人,我和评论区里的许多人一样直掉眼泪……
其实,这就是千百年来中国人过年的意义!盼年,迎年,过年,团圆欢乐的一个个故事,成为中国年永恒的主题。
中国的年文化,汩汩流淌在一代代华夏儿女的血脉之中。我们必须带着责任、担当和情怀,不仅要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更要在心里传承好!
中国的年文化
我国春节申遗成功,联合国把中国的春节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春节的伟大之处,在于一个国家能不分天寒地冻与春暖花开的地域,居然这么自然、情愿、真心实意地加入如此重大的一次盛典,还是每年一次,从不间断,它的凝聚力到底在哪里呢?
关于中国年文化的内涵、习俗和些许禁忌,是刻骨铭心的,也是需要一辈辈人传承的。
中国的年文化历史悠久。周代开始称之为“年”,是谷物收成的意思,人们过年,就是聚在一起庆祝丰收,展望新的一年国昌家安。汉代称为“正日”,魏晋时期称“元正” “元辰”;1912年辛亥革命后,叫做“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大年三十,贴春联、放鞭炮,都来自过年的传说,有驱邪避灾的寓意。
小时候,村里家家张贴的都是毛笔手写的春联。村里难得的几位教师或有私塾功底的文化人就成了香饽饽。每年腊月初十之后,大人们早早买了红纸送去排队,文化人也是乐此不疲,有的写的春联都贴半个村,内容记忆犹深,大多是“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改革春风吹满地,新的一岁更争气”等等。
由于不识字或粗心大意的原因,每年贴春联都会闹出不少笑话。有的家庭就把本来贴在床头的“身体健康”,却贴在了猪圈里,而把“六畜兴旺”却贴在了自己的床头,还有的家庭“出门见喜”换成了“身体健康”。如此笑话,至今谈起来还是令人忍俊不禁。
相守的年夜饭最为难忘,也成为一种典型的历史文化现象。
《清嘉录》卷十二中记载:“除夕夜,家庭举宴,长幼咸集,多作吉祥语,名曰‘年夜饭’。”分散至五湖四海的家人,在春节前都纷纷赶回家中,为的就是吃一桌全家人一起相守的年夜饭。
记得小时候的年夜饭,母亲还创新性地在几个水饺里包上5分的硬币和糖块,寓意谁吃着了它,来年谁就能挣得更多和过得更甜蜜开心,奇怪每年都是父亲的碗里水饺才有包钱的,我们姐弟的碗里只有包着糖的,以后才明白,这都是母亲的精心安排而已。
年夜饭之后就是守岁,和过去的一年告别,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小时候,除夕之夜,父亲带着我们兄弟两个到“请家堂”同祖同宗的“不出五服”的“一家子”里磕头。每家的正面桌子上供奉着祖宗的牌位,家人讲着先辈们的曾经考过举人秀才或是带兵打仗的文武方面的故事,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沂蒙这片厚土上,家族的祖先们敬乡重土、耕读传家、忠厚勤劳、敢于创新的文化理念,孝德文化的传承真是受益匪浅。
每当此时,人们谈论较多的还有相帮相衬的友好细节,平日里族人间有点不愉快的“疙瘩”事,也在这种氛围中化为玉帛,增强的是家族之间的友爱团结。现在看来,这依然是亘古流传下来的家族文化之魅力。
苏轼在《守岁》中说“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给人们传递的是热爱生命、珍惜光阴的人生哲学。
年除夕凌晨十二点之后,就开始燃放鞭炮庆祝过年。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正月初一,人们穿着五颜六色的新衣服出门拜年。这时要说一些吉祥的话,比如“过年好”,送上自己最真挚的祝福。有些地方还保留着给长辈磕头的习俗,有的地方则用鞠躬来代替,不管哪种形式,都是体现了晚辈对长辈的敬重。这时候,长辈们都会笑呵呵地给孩子们压岁钱,在古代的官宦家庭,压岁钱讲究要包在红纸包中,很郑重,非常有仪式感。在沂蒙乡村,长辈则直接交到孩子手里,小时候,从大人手里挣个几毛钱,那是十分开心的事。
过年是非常神圣的日子,也是小时候最期盼的日子,但是过年的些许禁忌必须得讲究。记得小时候父母多次的嘱咐,过年的时候不能随便哭闹、不能乱讲话,要不然会被爷爷奶奶批评,说“这样不吉利”,如果要想说话,舌头要在嘴里绕三圈,想好再说,不要说错话,带来晦气。
从除夕开始,一直到初一,说话都要谨小慎微。一些表示“没有、完了”之类的词不能说,要换一种说法。比如,打破了碗要说“岁岁平安”。印象深刻的是,过年期间,如果下水饺的时候由于火候把握不好煮得过了,母亲就嘱咐说是“挣了”,千万不能说不吉利的“破了”。
如今过年时候,我有模有样的传给妻儿,想来这就是传承了。
正月初一这天不扫地、不倒垃圾,人们认为垃圾会把运气和财气带走。记得小时候,院子里放了鞭炮,一地碎屑,也没人打扫。母亲还特别讲究初一这天不动刀切菜做饭,预示着一年不用干活就能光吃水饺,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当然,如今很多地方已经不太讲究这一些了,不过习俗总是要让孩子知道的。
过年的新变化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其实,在过去,中国人过年的传统时间是从腊八到元宵节。虽然如今过年的节奏变快了,但主题没变,永远都是讲究合家团圆和对未来的美好展望。
时下,对于贴春联,很多家庭过年简约化,只注重贴福字。“福”字左边是“衣”服,右边是“一口田”,象征着衣食充足,贴福字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
除夕之夜,家人聚在一起看央视春晚或刷手机,有时候都感叹小孩子们玩手机的上瘾和无师自通。伴随着阵阵欢声笑语,每年春晚过后,主持人的各色风格、节目的丰富多彩、明星的各类风采、晚会产生的新人新节目,甚至是演员的穿着打扮,都能被津津乐道一段时间,或产生一股被模仿的“潮流”,冲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如今的网络时代,随着传播方式的便捷和变化,人们审美需求的多元化,大家对各类春晚的议论虽然没有那么强烈了,但在每个中国人心中总觉得“春晚”永远少不了和不能少。
拜年的时候,一段时间以来开始流行电子红包或微信红包,仪式感就不那么强烈了,这几年又重新流行给孩子使用纸质的红包。从初一到元宵节,一支支庄户秧歌队活跃在城乡。今年临沂市文化旅游方面400余项各类活动更吸引了人们的目光!歌舞、美食、民俗表演等好戏连台,沸腾的场面一定会让群众大喊过瘾!
其实,过年的仪式感永远体现在三个方面:时代特征、传统伦理和乡土文明。
“好好的过个年”和“来年过上更好的日子”更一直是人们朴素而执著的追求。
线上热热闹闹,线下年味浓浓。随着“红色沂蒙、时尚临沂”的品牌越叫越响,新时代的老区过年模式和人们的理念发生了深刻变化,需求消费更是多元化。
随着广大城乡物质极大的丰富,人们追求精神层面享受和品质生活的提高,成为广大城乡新气象。在广大农村,乡村全面振兴成为人们的口头禅,“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成为主题,在外闯荡的各类人才不断返乡,网络直播成为平常事,销售着各类土特产品,“乐购临沂”消费季活动还拉动了家电、服装等消费,群众不仅带着各色走亲访友的礼品,“买盆鲜花走亲戚”成为新的流行;在繁华城市,花灯上线,气势非凡,一家人则聚在饭店吃年夜饭、过年看电影和旅游等都成为新时尚。
城乡之间的联动更成为人们过年的仪式感。当从天涯海角赶回老家过年时,有朴实的乡亲,有熟悉的乡音,有满满的回忆,心中充满的更是浓浓的乡愁乡情和乡恋。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人们对亘古不变的浓浓的年味依然更加追求!别开生面的“村晚”热闹上演,“大红灯笼一挂、年味就来了,赶年集品年味,年味藏在烟火气里”一度被网友热议。在规定时间和范围燃放鞭炮,仍然成为人们渲染释放欢乐过大年的一种方式,更是浓浓的年味!
“百节年为首,人神共襄;百物人为本,本固邦安。”国泰民安,民安才能国泰。人生真正的幸福,不过是灯火可亲的温暖,柴米油盐的充实,多讲亲情,去除浮躁。一份传承,历久弥新。我一直在心底认为,优秀的传统文化永远是所所有中国人的根。
春节,是我们对文化的认同、是对文化的自信,是文化自觉汇聚成的民俗、民心、民意。我们的春节,是全世界华人热爱生活、看重亲情的最好体现!过年的一个个平凡而又温暖的故事里,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它也必将昭示激励着人们不断实践着向上向善的核心价值观,满怀憧憬,砺行致远……
作者: 薛杰
摄影:杜昱宝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