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APP
我要爆料
首页顶部广告

大潮涌动看沂河

2023-08-19 14:39  来源: 临沂在线

“一条大河波浪宽,我家就在岸上住……”这首经典歌曲每当响起或唱起时,充满自豪和爱意的情感就会在我的胸中激荡。著名词作家乔羽先生曾深情地说,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河!

而生我养我的是沂河,我深深地爱着她。

沂河穿临沂城而过,除了冬季,沂河岸边杨柳依依,路旁花团锦簇,风光旖旎。而每每到夜幕降临的时候,临沂水城的生动迷离令人沉醉,更令人不由地联想起朱自清先生的名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之美景,而沂河宛如一块巨大的发光的美玉,天上的繁星、两岸高楼的灯光与五彩斑斓的倒影交相辉映,可谓美轮美奂,充满诗情画意……

奔腾不息的沂河流声如歌。徜徉在风景秀美的沂河岸畔,“好山好水好地方,条条大路都宽敞……”的优美旋律,随着涌动的沂河大潮,时不时在胸中激荡开来,一种特有的情愫,冲击着我的心房……

新时代,新临沂。在这里,不仅有着传统文化的厚重之美、红色文化的震撼之美,更彰显着绿水青山及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实力活力潜力之美——

一条大河波浪宽

百度“临沂”词条,鲜明的注脚为:“古称琅琊、沂州,取临近沂河之意而得名”。

沂河,又称沂水,是山东省第一大河,源自山东省沂源县徐家庄子乡龙子峪村西南小黑山北麓的徐家庄河。据《水经注》记载:“沂水出泰山盖县艾山”,被记载的艾山西有一条东北向的河,经考察就是今天的徐家庄河。经北流过沂源县城后折向南,流经沂水、沂南、临沂市区、郯城等,向南流入江苏省境内后注入黄海,全长574公里,河面最宽1540米,集水面积4892平方公里,流域面积17325平方公里,被临沂人亲切地称为“母亲河”。

相传在远古时代,沂蒙地区是一片茫茫大海。海中住着鱼精、蛟精、虾精三个妖怪,常常兴风作浪,危害人间,搅得龙宫也不得安宁。东海龙王恳求玉帝降妖,玉帝便传旨二郎神下界助东海龙王降妖。二郎神降服三妖之后,这里的海水就哗哗地往后退,让山脉一挡,留下了一片片的“海子”,二郎神拿着两截断了的顶天杠子,顺着鲁山和沂山一划拉,划成了两条河,把水弯弯曲曲地引进了大海,其中一条就是沂河。

临沂有着秀美的山水,八百里沂蒙山清水秀。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中的“东山”就是蒙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地质公园”,“岱崮地貌”被命名为中国第五大岩石造型地貌。近年来,这里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创造了“四雁工程”“百千工程”等典型经验,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供了更多“沂蒙好例”。

山水相依,地灵人杰。临沂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光荣的革命传统。

临沂文化底蕴丰厚。这里有著名的“猿人”化石遗址,西顾庄,曹家庄等一批龙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遗存,东安古郡治所和齐长城遗址、唐代摩崖石刻等,拥有精美汉画像石刻的沂南北寨汉墓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2年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竹简,解开了历史上孙子和孙膑为两人且各有兵书传世的千古之谜。汉简出土名扬四海、震惊中外,与“马王堆”和“兵马俑”齐名,被誉为“新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有水的地方就有灵气。临沂培育出很多历史名人,智圣诸葛亮、书圣王羲之、宗圣曾子、孝圣王祥、算圣刘洪,以及大书法家颜真卿、匡衡等,孔子72贤徒有13人生长在临沂,历史上24孝有7孝在这里,他们成为历史天空中闪烁的星辰,以各自的睿智和品格赢得生前身后名。东汉至魏晋时期,是琅琊最为辉煌的历史时期,诸葛家族几代耕读传家,孕育了旷世奇才诸葛亮,王羲之在这里临池学书,打下了行书天下第一的底子;而琅琊王氏一直是中国历史上的名门望族,司马睿在王导、王敦兄弟辅佐下建立起东晋王朝,形成的“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局面,将临沂的地脉灵气演绎到高致;魏晋时期的“王谢”家族,还在历史上留下了“旧时王谢堂前燕”的千古佳句;兰陵萧氏南渡江左,称帝于齐梁二朝,播文明至东南,萧衍、萧统父子皆为中华文化绕不开的文化巨子。

临沂五贤,孝感天地,忠冠古今,被誉为中华文明历史上华夏子孙的优秀代表。据记载,五贤祠,旧在临沂老城南关外,名景贤祠,明嘉靖年间沂州知州何格所建,祭祀诸葛亮、王祥、王览、颜真卿、颜杲卿五人,清乾隆16年(1751年)移址洗砚池东重建,并更名“五贤祠”,几经战乱和“文革”时期,早已不存。2003年,王羲之故居整修扩建时据原貌重建,旨在弘扬“临沂五贤”勤政创新、忧国忧民的精神。主体建筑为硬山式大殿3间,大殿前是御笔亭,亭内有乾隆皇帝御赐题诗碑。短短28个字的七绝诗,饱含五位贤人的名字和主要生平事迹,堪称天下一绝,其诗为:“孝能竭力王祥览,忠以捐躯颜杲真;所遇由来殊出处,端推诸葛是全人。”

临沂的红色文化更令人荡气回肠。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临沂市是著名的革命根据地,这里曾是中共中央华东局、山东分局、山东军区、山东省政府、八路军115师、新四军军部、抗日军政大学一分校等党政军机关驻地,刘少奇、徐向前、罗荣桓、陈毅、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生活过,留下了大量的革命遗迹。“沂蒙母亲”“沂蒙红嫂”“沂蒙六姐妹”的事迹感天动地;闻名中外的孟良崮战役采取“猛虎掏心”战法,一举扭转华东战局;歌曲《沂蒙山小调》和《跟着共产党走》从这里唱响全国;弥足珍贵的“沂蒙精神”影响深远。在这片英模辈出的红色热土上,人民群众用生命和热血爱党拥军的情怀,宛如清清的沂河水坚定执着奔流不息……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曾看过央视大型专题片,对人类靠水而居创造文明,进行过精彩的解读。从人类直立行走开始,就紧紧依靠江河中的鱼类等生物而活着,这些区域灌溉水源充足,土地相对肥沃,人类以后才逐渐过上耕种生活,进而创造了最初的农业文明。在中华文明史上,黄河、长江和大运河文化,丰富了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中国的文人钟情于水也是不吝笔墨的。《诗经·蒹葭》中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表达了人们逆流而上不断追求的理想,“上善若水”“高山流水觅知音”“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等成语、典故或诗词,都为人们所喜爱和传颂。

看沂河文明发展史,亦然。

从远古走来,沂河浩浩荡荡,穿山绕崮,奔涌不息。沂河物产丰富,主要鱼类有草鱼、青鱼、鲫鱼、马口鱼、鲶鱼、大银鱼等20多个品种,为一代代临沂人呈现了一道道鱼肉美食。沂河流域因水源充足而形成的千里沃野,无私地养育着沿途的儿女。早在四五十万年之前,临沂人的祖先就在这块物华天宝的土地上繁衍生息、辛勤劳作,孕育和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这里成为东夷文化的核心发祥地。“托蓝曳练漾微波,但见渔舟随处落”的“沂水拖蓝”成为著名的“琅琊八景”之一……

水文明的发展必定带来城市的崛起。据史载,公元前492年,临沂城最早的溯源之一的“启阳”城始建,西汉时期避汉景帝刘启名讳改为“开阳”,东汉时期琅琊王刘京为光武帝刘秀之子,他将琅琊国建都于此,自此称琅琊,隋唐以后沿称沂州。至明朝洪武年间,临沂城建格局初步形成“神龟”模样,就有了“龟驮凤凰城”的美丽传说,当时的建造者还巧妙地设计了“灵龟饮水”之势,龟首就是对着沂河,寄托着稳固平安的美好愿望。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这里的人们不拘泥于四平八稳,以独有的“创新包容”的特质,打破计划经济的藩篱,让临沂商城走出了一条特色崛起之路,发端于“小地摊”,历经40年,打造出了“中国市场名城”“中国物流之都”,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大集”。2022年,临沂商城实现市场交易额5700亿元、物流总额8500亿元,成为国家首批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临沂商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创业和就业机会,解决了这里100多万人的就业问题,促进了产业、人口和资源要素的集聚。

如今,立足服务和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临沂又大力实施商贸物流“首善战略”,加快“商仓流”一体化步伐,积极推进数字、国际、绿色和链式商城“四个商城”建设,今年又提出了“一年成形成势成城”的思路,决定到今年底,老城区32家传统物流园区、1888家物流公司全部“退城入园”,搬迁至国际陆港公路物流枢纽片区。这一举措不仅意义重大,发挥市场和资源的优势,一定会擦亮临沂商城这张靓丽的名片。

临沂商城建设已成为临沂人民最伟大的创举。

为有源头活水来

与秀丽山水、丰厚人文相得益彰的,是勤劳质朴的临沂人民创造的现代文明。穿越历史的隧道,我们会发现,奔腾不息的沂河也是一条祸福相依的大河,沂河不仅孕育了灿烂的文明,有的年份也给两岸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而“做活水文章”的实践脉络,一直贯穿于临沂发展的全过程……

其实,临沂人开发利用沂河的脚步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据史载,明万历三十二年,沂河被运河所截,因此而改道向南流,最终汇入骆马湖(湖泊)。明崇祯年间,为保护运河河道,引骆马湖水东入黄海。清康熙二十四年,挖六塘河,使沂河水向东流从灌河口入海,最终保持现在的河道路线。

在炮火连天的革命战争年代,汩汩流淌的沂河像母亲一样哺育着共产党人,留下了“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长,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的千古绝唱。对敌人而言,沂河及其支流则直接成为革命战争中的天然屏障,在蒙山沂水间曾发生过大大小小的战斗4000余次,有120余万人拥军支前,10多万人血洒疆场。

在激情燃烧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面对沂河带来的洪涝灾害问题,沂蒙人民战天斗地,整山治水,以“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的豪迈气概,创造了“千库万塘锁蛟龙”“沂河两岸变江南”等一个个人间奇迹,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毛主席的关于“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等“三次批示”,沂蒙人民被誉为“社会主义时代的新愚公”。其中上世纪50年代实施的“导沭整沂”水利工程,先后动员100多万人上阵,开挖土石方若按1立方米的空间横摆,可绕地球一周,彻底解决了鲁南苏北1400多万亩土地的洪涝灾害问题。1960年5 月,近6万民工历经接近两年的奋战,位列山东省第三大水库的跋山水库胜利竣工,整个工程量达420余万方,下游6个县区从此摆脱了沂河洪患。著名作家刘知侠到工地慰问民工时备受感动,曾写下如下诗句:“劳动大军千千万,安营扎寨在跋山。英雄立下钢铁志,誓把沂河拦腰斩。不怕天寒地又冻,人人干劲冲破天。”二十世纪60年代,在沂、沭河下游,临沂实施大面积“稻改”成功,百余万亩的水稻出现在沂、沭河两岸,沂蒙大地成为稻谷飘香的“山东江南”,当时临沂地区被国务院命名为“大寨式专区”,闻名全国。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沂河上下从来不甘落后,在这里又打响打赢了脱贫攻坚新时期的“孟良崮战役”。2021年11月16日,在临沂市召开的“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仅2019年开展农村饮水安全两年攻坚行动以来,完成投资2.55亿元,彻底解决了最后一批645个村的饮水问题。窥一斑而见全豹,这里的45万贫困人口全部如期脱贫,绝对贫困在沂蒙大地彻底成为历史。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治水史,对临沂来说更是如此。

如今,沂河流域现已建有的多座水库,如田庄水库、跋山水库等不仅发挥了防洪减灾等作用,而且为广大临沂人奉献甘甜水源,同时开发各水库旅游资源,更为人们提供了优美秀丽的休闲场所。沿沂河现建有多个休闲公园和旅游景点。1997年建成的沂河小埠东橡胶坝,全长1135米,回水长度10.8公里,在发挥水利工程作用的同时,拦蓄出1.6万亩景观水面“沂蒙湖”,约是杭州西湖湖面的1.7倍,被评为首批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之一,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全球最长的橡胶坝;沿途还建成沂南北寨汉墓博物馆、诸葛亮故里纪念馆、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沂州古城、郯国古城等旅游景点。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临沂视察时,曾称赞临沂“看着像南方城市”,这是赞许,更是期许。

河水泱泱,蔚为大观。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临沂水城建设与旅游资源开发共同提升、交相辉映。

临沂坚持“以红带绿、以绿映红、红绿接蓝、古今辉映”发展思路,一幅文旅发展的壮丽蓝图渐次铺展。围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自2003年以来,临沂连续举办了9届诸葛亮文化旅游节、18届书圣文化节,形成了“春有诸葛亮、秋有王羲之”的节会格局。2003年也就是王羲之诞辰1700周年,经文化部批准临沂市举办了首届书圣文化节,向全国乃至世界推出了“书圣故里、中国临沂”的文化品牌;2005年,又推出了“诸葛亮文化旅游节”,今年6月1日,第十届临沂诸葛亮文化旅游节盛大开幕,本届节会以“相约智圣故里,遇见时尚临沂”为主题,分三个阶段,压茬开展几十场特色活动。行走在诸葛亮诞生地,更是被这里深入挖掘的诸葛亮文化与新时代相结合的现代发展之美所折服!有的网友大呼“临沂文旅支棱起来了,欢迎大家来感受!”目前,临沂市A级旅游景区达到150家,其中5A级2家、4A级26家。临沂市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助力作用,强化对非遗、文创等产业的扶持引导,为文化企业发展搭台筑巢,文化创意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临沂市连续三届被山东省委、省政府授予“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市”称号,2021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193.33亿元,居全省第五位;旅游产业增加值283.2亿元,居全省第五位;共有规上文化企业235家,增长18.09%,实现营业收入228.23亿元,增长13.38%。

与此同时,临沂文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特色产业优势日益凸显,文创、影视、出版印刷、非遗工艺品等产业已具有较大市场规模,并开始形成品牌。以数字文化产业为发力点,临沂不断拓展文化旅游、印刷出版等传统优势产业新产能,聚焦打造“山东好品”,运用创意设计等表现手段将文化资源深度融入其他相关产业。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成为每名临沂人的骄傲!城市建设现已成为临沂的一张闪亮名片。在临沂城市建设过程中,历届市委、市政府一张蓝图绘到底,久久为功,一座区域中心城市傲然矗立在世人面前。人们记忆犹新的是二十一世纪初以来市里确立“以河为轴,北上东进”发展战略之后,沿河两岸被迅速开发,一座座沂河桥拔地而起,一幢幢高楼鳞次栉比,映衬着宽阔的水面,昔日的荒河滩变为“金沙滩”。特别是近几年来,临沂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敢于争先、勇于担当,实现了新的跨越,2022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5900亿元,稳居山东省第一方阵;主城建成区面积达3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400万人。如今,临沂中心城市辐射带动的功能“喷薄而出”而日益彰显。

“河在城中走,城在河边长”。临沂这座北方都市在大气豪迈中又平添了一份别样的温润和灵秀。沂河见证着这里的变化,涌动着生态和谐的勃勃生机,美誉度不断攀升。2017年12月,沂河成功入选“全国首届最美家乡河”榜单。随着临沂城市建设内涵的深层次拓展、充盈活力的多方位展现、突破性实力的日益凸显,面对梦幻般的蝶变,作为每名临沂本地人,心中充满的是无比的自豪;凡是来临沂的外地人,都对这里的发展惊叹和称赞。然而,人们最中意和钟情的还是临沂的“一城六河、八水绕城”带来的魅力。

如今,临沂跑出自己的“加速度”,阔步建设“沂河新区”,高标准建设“两河新城”。又赋予城市建设新的精髓:“大格局、大水面、大空间、大绿化”,随着城市交通、绿化、城管的优化布局,一个富有特色、功能完备的“精致”城市又款款向我们走来……

直挂云帆济沧海

有一种美,叫水城的夜晚。放下白天的喧嚣和匆忙,随着闪烁的街灯、流动的星斗,人们一直在追寻着沂河的静谧而斑斓、美丽而迷人……

2022年2月,临沂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和市两会擘画了做强全市文旅的壮丽蓝图:要坚持以红带绿、以绿映红、红绿接蓝、古今辉映,进一步提升文旅大市发展水平,启动水上旅游“蓝线”,用好“一城六河、八水绕城”资源,丰富水上观光、运动、演艺新业态,开发“夜游沂河”,打造“水韵琅琊”,催生蓝色经济。

这是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文旅经济、提升水文化品位的创新思路和重大决策!令人为之鼓舞和振奋,又令人不由得心潮澎湃!开发“夜游沂河”,打造“水韵琅琊”,其丰富的内涵就是要求加大开发水上旅游力度,利用水的亲和力,吸引游客坐上船或其他水上游乐设施,与水进行较为亲近的接触,慢游、休闲和现代消费是其鲜明的特色。开发“夜游沂河”,打造“水韵琅琊”,在临沂市是非常可行的。从加快旅游经济发展方式的华丽转变角度看,随着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日益提高的需求,全市开发观光、运动、休闲度假等多层次多品种水上旅游休闲项目,其时已至。

“月华连昼色,灯影杂星光”。其实,唐代著名诗人沈佺期早就为人们描述了“夜游”的意境,如诗如画,如梦如幻,如痴如醉……

今年以来,围绕催生“蓝色经济”,开发“夜游沂河”项目,打造“水韵琅琊”品牌,取得了积极成效。临沂市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激发了打造“水韵琅琊”的活力。他们以“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理念,坚持科学规划先行,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做法,破除按部就班的传统思维,加快水上旅游发展规划和特色项目的深度实施,然后着重发散思维,结合临沂现代发展之工农业特色和物流天下的优势,设计现代化沂河系列的观光、休闲等水上旅游休闲项目,建造了“凤凰码头”等基础设施,打造了“灯火兰山·新琅琊”“点靓沂河”和“魏晋风华”等3个片区,推出“全国首部东夷和魏晋文化主题行进式夜游实景演出”。其中“夜画琅琊”行进式游船演艺,以涑河水岸夜景为画布,演绎临沂的文化,采用最新尖端光电技术,与河畔实景完美融合,精彩震撼呈现,真可谓“人在船中座,船在画中游”,岸上和船上的互动亲切,让人大呼“过瘾”。

就在今年五一小长假之前,市委、市政府更是采取多种方式,科学论证该项目试运行的细节,力求形成轰动效应,打造城市新的“名片”,取得“一鸣惊人”的效果,进一步叫响“红色沂蒙、时尚临沂”品牌!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推出为期3个月的游船演艺免费抢票预约体验活动,随后“灯火兰山·新琅琊”不夜街区火热开启,人流如织,流光溢彩的新画卷让人们惊呼“家门口的大唐不夜城来了!”;同时,我们设计打造一批文旅产品,推介当地特色产品并将其纳入“山东好品”中。这种“烟火气”的项目火爆出圈,迅速形成夜游临沂热门“网红打卡地”效应,据项目运营方统计,7月份日均客流量超过2万人次,有力拉动了全市“夜经济”的繁荣。

经济的背后是文化,文化的核心是精神。沂蒙精神已成为临沂最突出的政治优势。2021年9月29日,沂蒙精神被纳入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之际予以发布。2022年3月,经党中央批准,沂蒙精神基本内涵正式表述为“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前来临沂视察时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沂蒙儿女牢牢把握和履行“沂蒙精神贵在践行”的要义,沂蒙精神绽放出了更加璀璨的光芒!目前,沂蒙精神在这里得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政治和理论层次进一步提升。这里涌现出“全国劳模刘嘉坤”“时代楷模赵志全”“时代楷模王传喜”“全国人大代表王士岭”“沂蒙新红嫂”朱呈镕“沂蒙精神传承者”于爱梅、“沂蒙红商”林凡儒等一大批先模人物,他们都有着共同的体会,“红色土地和红色基因带给自己强大力量!”。红色文化汇入时代浪潮,滋养着一代代沂蒙儿女的心灵,必将焕发新的光芒!

“新时代的革命老区,不仅是红色的,更是多姿多彩的;不仅是传统的,更是时尚繁荣的;不仅仅是致敬历史的,更是意气风发、走向未来的。”市委书记任刚的话语铿锵有力。

如今,临沂作为一座实力之城,发展活力倍增。特别是今年以来,临沂大力实施“八个聚力突破”战略,奋力谱写新时代现代化强市新篇章。坚持以新旧动能转换为抓手,提出“量质提升、两年万亿”的工业经济发展目标,引入变量、做大增量、提升质量,锚定高质量发展、聚焦共同富裕目标,敢于争先、勇于担当,实施“富民、壮镇、强企”工程,实现了新的跨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培育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绿色木业、健康食品等八大支柱产业,生物医药入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激光、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成为工业强市的新质力量,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700多家,“精品钢”基地获批运营,位列“全国制造业百强市”第55位,荣登中国城市GDP百强榜第44位。

临沂是山东省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市,历史文脉与山水生态交相辉映,红色基因与时尚潮流交汇融合,经济实力与发展活力交互共进。

放眼今年以来临沂经济社会发展,无论是“量质提升、两年万亿”的工业经济发展速度、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还是“新琅琊不夜街区”的系列文旅项目、成功举办临沂第十届诸葛亮文化旅游节、央视倾力报道的“临沂首发·12345”好例、“免费公交”的惠民举措等等,都是可圈可点,令人倍加振奋。这一切都源于市委、市政府的新理念新举措: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深入践行沂蒙精神,从思想感情、政策立场、谦虚程度入手,以“为群众办实事”的角度树立问题导向,以统筹的理念来“定目标和强能力”,“专业精深时尚”的理念深入到全市各级干部的心中;同时深刻反思自身问题,严格执行营商环境28条措施,转变干部作风、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安心、舒心、顺心;严格考核奖惩,倒逼效能提升,助推了全市高质量发展。

在临沂迈向第一方阵、奔向共同富裕的奋进之时,新一届市委、市政府的决策者们,以宏阔的视野放眼远望,胸怀浓浓的为民情怀,谋划了“在全国革命老区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前、综合实力在全国地级市中进位次、人均占有率在全省提水平”的奋斗目标,2022年以来,山东省委要求临沂“在鲁南经济圈发展中当引领、作示范”,老区发展又迎来新的历史机遇。

“走在前、进位次、提水平”的豪迈,在蒙山沂水间引起强烈的反响,人们自豪地热议着,自信地实践着。“我们要以八百里沂蒙秀美山水为依托,以城文旅融合为牵引,加强全域规划建设,全力打造鲁南苏北地区中心城市、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重要旅游目的地城市。”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临沂实践”中,临沂一定能够谱写出“走在前、进位次、提水平”的崭新篇章!

“一条大河波浪宽,我家就在岸上住……”乔羽说过,对于心中的大河,想起它来一切都如在眼前。“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有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先生的这句名言也常常为我们所传颂。这种家国情怀的情感表达如出一辙、异曲同工。

如今,徜徉在风景秀丽的沂河岸畔,透过人们与沂河生死相依的发展史,我理解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和文化内涵;放眼不断涌动的大潮,更看到了沂河的光明图景和壮阔未来!一种特有的情愫,时不时冲击着我的心房……

沂河,我深深地爱着你!我们一起向未来!

(作者:中共临沂市委网信办 薛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