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超\文
儿时与伙伴们,下湖剜草,胳膊里㧟着提篮,手里攥着一把剜草铲子,上身光溜溜,下身穿一条小裤衩,光着脚丫子,转悠转悠就转悠到管仲河边,逍遥在管仲河里,同唱一首古老的歌揺:管子河,管仲开,洪水来,没有灾。
一、管子河,管仲开。
长大后,知道了管仲河古老的历史。
古时候,管仲、鲍叔牙驻留祝丘邑,看到祝丘邑周方数十里,沟壑渠道不能相通。遇小雨,低洼成泊;遇大雨,洪水泛滥。庄稼受淹,老百姓年年辛苦几乎白费。在祝丘邑宰支持下,管仲带领百姓,开挖疏浚出一条具有灌溉防洪功能的河流,后人为纪念管仲,名此河为管子河。
管仲河河道基本正南直北向,红岭埠北大闸以北为上游,上游河道窄如沟,有明显的挖掘痕迹;大闸以下为下游,与上游相比,地势断崖式落差数米,河道宽阔上百米,河两岸筑坝垒堰,有明显的疏浚痕迹。
管仲河自北大闸以下南北向过境红岭埠村东五里多。
二、管仲河里有狼。
北大闸以下西堰堤路上,有一石桥,桥面有两叶水泥筑桥板,桥板上有好玩者在筑板时就刻画大六、五条、四蹦、三斜等棋盘。伙伴们来到小桥上,树叶、小石头蛋当棋子来它几盘,大六、五条那是大人们玩的,我们伙伴们只能玩四蹦、憋死猫、三斜。一天中午,伙伴们正玩的起劲,堤堰下传来吆喝声:“有毛猴子(狼)”,我们循声望去,看到王为三大爷,放两头大黄牛,正用手朝我们比划着什么,接着一条垂着尾巴的毛猴子,慢悠悠的钻入芦氹深处。好长一段时间,伙伴们只敢在管仲河堤岸上结伴走走,河道里边是不敢下去玩的。
这是我至今惟一次,看到野生狼!
三、管仲河大闸。
红岭埠北大闸,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大闸有防洪灌溉交通方面作用,大闸有十三孔桥洞,提门机离桥面有三米多高。
大闸上面水深,暑热夏天,伙伴们只能在闸东崖输水干渠里洗洗澡,有一伙伴郑佐培胆大,他敢爬上提门机,从上面跳下来,虽然有伙伴们怂恿学他,但终究都不敢。
寒冬腊月,大闸提门机全开,闸上水放没,存水都结了冰,冰水流处,有很多大鱼蹿上蹿下,我见过一次张文全脱裤子赤脚下水里逮鱼;一次伙伴王士练卷裤子赤脚下水里逮鱼。
四、咣咣崖。
小滥沟入管仲河处,形成一大片开阔水域,西崖多芦苇荡、浮萍、苲菜、水草之类;东崖是河水主流处,崖壁冲刷的很陡,相当然认为,河水冲刺河崖多咣咣声响,故名咣咣崖。
一年夏天,大雨后,河水半槽,有很多人站在咣咣崖东岸,看踏着秫秸筏子,在河中打鱼的人,我看到靠近水边的崖壁上,有许多铜钱大小的小鳖爬上爬下,突然我懵生出下水看看,旁边王士营他二姐,一把撮住我,说:不能下去。过后,看到汹涌翻滚的波涛,我心蹦蹦乱跳。多年后,每每想起那次不寻常的经历,都心有余悸,我非常感恩二姐。
五、苏子渊。
苏子渊之名不可考。
西北沟从红岭埠村北汇入管仲河,入口处西北角有沙石岩土高岗,高岗上是红岭埠村老郑家祖林地,习惯称郑家林。管仲河从北向南流经郑家林处,向东南拐小弯,形成了苏子渊。河水干涸时,苏子渊水仍清澈不能见底。
关于苏子渊传说,伙伴们都耳熟能详。传说苏子渊对过久沂庄村的人,有一年春节前,准备攉干苏子渊,逮鱼过年,攉呀攉呀,怎么也攉不干,实在没辙拿浑鱼,鱼是逮了不少,村里人分着吃了,结果死了很多人。后来有明白人说,苏子渊里有鳖精、鱼精啥的作怪,你不惹它,它就不会伤害你的,久沂庄村的人惹它了,所以就吃了大亏。
苏子渊的传说,伙伴们都信,只要玩到这个地方都凛然对它产生敬畏,更不要说下水捉鱼、洗澡之类的了。
六、管仲河,孩提时代的儿童乐园。
春天,提着小席笼子,到芦苇荡里摸大芦咋鸟,小鸟刚扎钢针翎,就逮出来喂养,先是喂小鱼,后来也喂过小虫,很上心喂养,慢慢的喂大了,能让它飞来飞去不离小席笼子,后来有一天它飞走了,再也没飞回来。
春天,到芦苇荡里挖芦根嚼着吃,甜甜的,带有青香味。
春天,在管仲河崖上,拔茅草吊,拔一把,嫩嫩的还没开苞,那种甜绵香味,回味无穷。挖茅草根,嚼着吃,甜甜的味道,也不错。
夏天,㧟着提篮到河崖上剜草,渴了,到河中沙渚上,挖一小坑,有讲究的把小坑从底用小石蛋子一圈一圈垒上来,那清清泉水,很快泉满小坑,用手捧起来喝,那种恬美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其实最让人惬意的是,把两条腿泡在水里,躺在沙滩上,调皮的小鱼儿在脚丫里、小腿上咬来咬去,那种麻痒痒的感觉让人舒服极了。
夏天,拿着扒虾网、铁锨、水桶,到事先看好的急流水沟里,先开好泄水沟,再叠好堑,开始攉水,攉着攉着,叠水堑开始漏水,堵又堵不住,伙伴赶紧的躺下来用身体堵住漏水堑,我就忙用扒虾网在水里捞鱼,从一窝水草里,捞出两个大鲫鱼,一个鲶鱼,总供有二斤多鱼。虽然伙伴舍身堵水,堵了那么一霎霎,但没有白堵,看看结果,我们俩都是很高兴的,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们还不忘炫耀一下今天的成果。
秋天,采了许多芦花,带回家,娘用她那纤巧的双手,给我编织了一双芦花鞋,暖暖的,很舒服,那一年冬天极冷,但我的双脚没冻着。
冬天,河里结满了冰,极目远眺,一片冰封世界,北国风光。
在管仲河里,铲芦茬、溜冰、铲冰捉鱼,这是常玩的活儿。
最冒险最刺激的是“赶冰花”。“赶冰花”,前提是冰要厚,冰面要宽阔,人要多,得七八个大人以上。这次“赶冰花”是五个大人有了兴致,让我们三个十二三岁的伙伴们凑数,当然我们是很高兴的。我们八个人手拉手,在冰面上一个步子,一个方向,一个口号“一二一”,几个来回,“冰花”被赶出来了,冰面随着“赶冰花”的步子,发出啪啪声响,冰面也波浪般起伏,“冰花”处伴有渗水,我们伙伴们正在兴致上,但大人们说,赶到时候了,见好就收吧。这次“赶冰花”冒险刺激的快感,想之不忘。
有一天上午,天上下着雪花,我和叔家大哥,结伴来到管仲河,我远远看到河中冰上有一只鸟,和大哥走近,发现一只野鸭子冻住双腿,冻死了,拿回家一分两半,炒吃了,野味真美啊!
七、管仲河芦苇,功莫大焉。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红岭埠村集体开始统一规划新农村住房建设。
四柱青,红岭埠大队,在红岭的东南边建一座烧青砖土窑,一般家庭建房是三间屋四个青砖柱,再加屋檐三层砖,石茬以上三层砖,这些青砖都免费供应。这样的标准房,人们习惯称四柱青。
地基,都是三层石茬,生产队派工到李官土鳖山推石头,免费供应。
土墙,都是生产队派工到红岭或北岭推土,免费供应。
屋笆,管仲河五里多的芦苇荡,秋季忙完后,大队按十三个生产队人口数,分配到各生产队,由各生产队统一割掉,再分配到建房的社员家。
建设,从砸石茬,到打墙,再到上梁苫屋结工,整一套建房流程,全部由生产队集体派工。
建一座房子,社员家庭需要操心的是棒、梁、门窗,另外加一顿房子竣工时的结工酒。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短短五年左右时间,红岭埠村庄四柱青住房整体规划建设,没要上级一分钱资助,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全部高标准高规格建设完成。
红岭埠新农村住房建设完成后,管仲河的芦苇,每年仍平均分配到十三个生产队,每个生产队把收割的芦苇卖掉,成为生产队集体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
八、红岭埠,管仲河,打死敌人多又多。
1、汪大章营长壮烈牺牲。
红岭沟,红岭埠人称她北大沟,她发源于太平镇铜佛官庄,是管仲河上游最大支流,她与管仲河相汇处建红岭埠大闸。
1938年3月7日,临沂保卫战期间,庞炳勋命驻相公庄115旅229团,沿汤河、管仲河北上,抄袭敌人左侧背。229团汪大章营长,率部队从管仲河北上,沿红岭沟向西北到达铜佛官庄时,与敌遭遇,展开激战,汪大章营长身先士卒,壮烈殉国,其他官兵伤亡80余人。 此役双方各伤亡数百人。日本鬼子退却到汤头。
2、管仲河苏子渊追歼战。
1938年3月16日下午,庞军一部下午进占相公庄东北十五里之平墩湖村。红岭埠村西,平墩湖庄南有岭,名平墩岭,日军据守,庞军追击到此,打了一场短兵相接的肉搏战,击毙日军数十人,庞军也牺牲十几人。
1938年3月17日,日军继续朝东北方向退却,庞军追击到管仲河苏子渊附近,日军占据管仲河岸堤,负隅顽抗。
小时候,听郑云响老人说,当时红岭埠村里家家闭门锁户,他与几个胆大的年轻人从管仲河西岸三队场地土坑里,现场直观了这次战斗,日本鬼子都穿着黄皮大衣,是敢死队,掩护大部队朝东北方向逃跑,这几十个日本鬼子,都战死在管仲河苏子渊附近。国民党军也死了好多人。
战后,他们几个人大着胆子过去,光子母弹壳就装了好几提篮。
时人当时就编唱一首歌谣:红岭埠,管仲河,打死敌人多又多,…。
这铁血铸就的光荣,时至今日,依然在民间流传。
九、美丽的家乡,美丽的管仲河。
管仲河满河芦苇荡,数里长,极目望不到头,再加铺满堤岸的青草、垂柳青杨,远看整片河道绿意盎然,像一条翡翠色的绿丝绸带潇洒的随风荡漾飘舞。
管仲河里,有许多许多叫不上名的各种鸟儿、蝴蝶儿、蜜蜂儿、青蛙、小虫儿的歌声,再加淙淙的流水声,凑响动物界美妙的交响乐!
管仲河的水清澈,管仲河的芦苇小草碧绿,管仲河的自然环境无论春夏秋冬都自然恬静,都让人心神向往之。
管仲河,家乡的母亲河,在她的怀抱里成长,在她的怀抱里,体享了无比幸福美丽的欢乐!
管仲河,家乡的母亲河,对管仲河,总有数不尽的情怀!
古老的管仲河蜿蜒流淌,滋润着这片沃野田畴,稻菽花香;在这方古老的热土上,千百年来,更承载着家乡一代一代人民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
2018年3月,我荣幸聘为管仲河民间河长,在市区政协提案中,我多次提案管仲河大闸的恢复建设、管仲河湿地公园建设等,这些提案都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答复,并纳入政府实施规划建设范围。2018年10月,临沂市评选十位优秀民间河长,本人作为管仲河民间河长有幸入选。
未来的管仲河,将更加美丽,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