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第十七届文华奖评选结果公布,民族歌剧《沂蒙山》荣获“第十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实现国家舞台大满贯!
民族歌剧《沂蒙山》由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共临沂市委、山东出版集团联合出品,山东歌舞剧院创作排演,以“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为创作主题,用浓郁的地方特色、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朴实生动的人物形象,以歌咏情,再现了波澜壮阔、感天动地的历史场景,被誉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舞台艺术的高峰之作。
文华奖是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设立于1991年。最初为每年评奖一届,1998年改为两年一届,2004年改为三年一届,今年是第十七届。
剧目荣誉
· 第十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
· 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 第四届中国歌剧节优秀剧目奖
· 2018年“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剧目
· 2019年“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滚动扶持剧目
· 2019年度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
· 2019年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暨优秀民族歌剧展演剧目
· 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作品
· 2020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展播
· 2020年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网络展演
· 2021年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网络演播
· 2021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
· 第三十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
· 第3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故事梗概
民族歌剧《沂蒙山》以沂蒙山根据地发展壮大的真实历史为背景,以抗日战争为主线,以大青山突围、渊子崖战役为创作素材,讲述了海棠、林生、夏荷、孙九龙等人在国家危亡与个人命运的紧密相连中,牺牲小我、军民一心、团结抗战的故事。该剧生动刻画出抗日战争时期山东军民舍生取义、为国为民的英雄形象,形象揭示了军民“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的深刻内涵。
创作背景
沂蒙地区是我国红色文化重要发祥地之一,沂蒙精神享誉全国。巍巍蒙山高、滔滔沂水长。八百里沂蒙,自古以来就是人杰地灵之地,名人辈出、群星璀璨。抗日战争时期,沂蒙山成为我国最重要的革命根据地之一,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和英雄传说,百万人民拥军支前,十万英烈血洒疆场,乡乡有红嫂,村村有烈士,沂蒙人民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做出了巨大牺牲和卓越贡献。
艺术特点
音乐特色:剧目分为六幕,共四十个唱段,演唱形式十分丰富,涵盖了男女独唱、对唱、二重唱、四重唱、混声合唱等。作曲在传承歌剧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运用板腔体的同时,加入具有时代感的元素,吸纳大量山东元素进行艺术再造。
舞台特色:《沂蒙山》剧目体量大、题材厚重、事件复杂,幕与幕之间、场与场之间的转换多、频率快,对技术要求较高,舞美设计中巨大的山体可以自由旋转,营造出不同的戏剧空间,让整剧呈现出多样的戏剧环境和紧凑的戏剧节奏,让剧情更加张弛有度、扣人心弦。
为更好地发挥《沂蒙山》剧目宣传弘扬沂蒙精神的重要作用,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整合专业力量,精心打磨排演了《沂蒙山》(临沂版),高水准呈现原版《沂蒙山》艺术品质,用沂蒙人演绎沂蒙情,情更真、意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