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教育这十年”系列发布活动持续进行中,今天,让我们聚焦山东教育品牌项目“沂蒙精神润校园”,跟小编一起来看我市如何积极推进沂蒙精神教育进校园、进课程、进头脑~
作为沂蒙精神主要发源地,临沂市自觉扛起弘扬沂蒙精神的使命担当,借助“全国基础教育课程综合改革示范实验区”这一高端平台,以项目为抓手,以课程为重点,以活动为载体,积极推进沂蒙精神教育进校园、进课程、进头脑,有效引导了广大青少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顶层设计:政策引领,部门联动
临沂市成立了由市委主要领导任组长、26个市直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沂蒙精神弘扬工程领导小组,设立正县级沂蒙精神研究中心,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承办“三山一坡革命精神研讨会”,深入挖掘沂蒙精神内涵,实现沂蒙精神迭代升级。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等多部门联合印发《“沂蒙精神”发扬光大工作方案》《“红色基因代代传”主题教育活动方案》等政策文件,全面推进沂蒙精神弘扬工程。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国内首部聚焦红色资源保护与传承的地方性法规《临沂市红色文化保护与传承条例》,用法规制度的形式推动沂蒙精神在新时代发扬光大,实现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精准发力:课程主导,活动推进
构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研学课程“四位一体”的沂蒙精神教育课程体系。一是将沂蒙精神教育与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等学科有机融合,实现“3+1+N”全科覆盖。二是按照“小学讲故事、初中讲历史、高中讲精神”的设计思路编写《沂蒙精神教育系列读本》,形成了本土化、序列化的沂蒙精神教育地方课程。三是结合德育工作实际,因地制宜开发以“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校本课程,构建实践体系,提升育人效益。四是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特点,开发沂蒙精神研学旅行系列课程。五是开展“红领巾讲红色故事”主题活动,引领60余万名少先队员重温红色历史,寻访英雄人物,讲述红色故事,创编小品、舞蹈、戏曲、情景剧等红色剧目2000余个,在潜移默化中将沂蒙精神融入青少年血脉。
特色创新:资源活化,评价赋能
深入挖掘沂蒙精神教育价值,创新转化为适合不同学段学生的教育资源。一是出台《“红色文化教育示范校”建设标准》,通过复原历史场景、建设专题展馆、规划校园文化等方式,将红色资源搬进校园。二是借助互联网,将分散的红色资源串联起来,通过云端浏览、活动上线、资源上网等方式,实现馆藏资源共享。三是开展“一看、二演、三写、四做”系列活动,通过开发情景剧、排演校园红色文艺作品、拍摄微电影等方式,将原本固化的静态资源多样化呈现,满足青少年红色教育体验多元化、互动性需求。四是构建对项目、县区、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五级评价体系,通过设立项目成果奖和质量奖,对县区开展督导,评选领衔校、示范校,组织示范课、案例评比,评选践行沂蒙精神好少年等等,激发基层学校创造创新活力,提升了立德树人实效。
经过多年探索,临沂市初步构建了“政府统筹、学校推进、社会支持、家长参与、学生喜爱”的沂蒙精神教育格局,形成“校校有项目、班班有特色、师生齐参与”的生动局面。2019年,临沂市被山东省教育厅授予“中小学传承红色基因示范市”;2020年,《山东省临沂市中小学红色教育课程与教学情况报告》获教育部副部长郑富芝同志批示;《山东临沂:以区域课程综合改革探索红色基因传承模式》入选2021中国基础教育年度报告典型案例;《标准引领·整体推进·资源活化:区域推进中小学沂蒙精神教育30年实践》等6项成果获2022年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