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APP
我要爆料
首页顶部广告

平邑建国前老党员管友奎:南征北战不放弃红色信念

2017-07-19 09:23  来源: 魅力临沂 作者: 临沂在线


平邑县仲村老革命军人管友奎老人近照。
   

管友奎的功劳证记录了他年轻时的辉煌历史。

站在政府为其新盖的宅子前,老革命有太多想要感谢的话语。


复员军人证书。

管友奎年轻的时候也是个玉树临风的美男子。

年近90岁高龄的管友奎老革命身体健康,笑口常开。

    管友奎,1929年10月1日出生,平邑县仲村镇兴合村人。17岁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因战事需要,23岁转隶海军,曾参加过济南战役,莱芜战役,渡江战役。

    临沂在线讯(姜曼 刘敦涛)“当时部队在仲村要征3个人,结果报名的多, 去了6个人。”想起当年参军的往事,年近90岁的管友奎老人还记忆犹新。他小的时候家里非常穷,常常食不果腹,管友奎就约了伙伴一起要过饭,后来跟着当地手艺人做学徒。1946年,部队在平邑县招兵。年轻的小伙子们一听保家卫国,还能吃上饱饭,相约纷纷报名,当时部队给了3个名额,没办法,看到大家伙热情高涨,不忍打击大家,带兵的部队首长选来选去破格带走了6人。解放战争结束后,管友奎回到了一别9载的家乡。只是当时一起入伍的6人,只剩下他一个人活着回来了,聊及此处,老人言语哽咽。

    当问起当兵的时候怕不怕死时,老人说刚当兵时,因为年龄小,心里也害怕。“枪声整天这里响,那里响的,能不怕吗?”但是怕也没用,战场上刀枪不长眼,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光怕没用,得冲锋在前。“那时候想着死了以后,家里面有政府照顾,不会难为着我们,那还有什么不放心的。”经过历练,管友奎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管友奎还真的有惊心动魄地和死神擦肩而过的经历。在一次战斗中,炮弹皮迸伤了管友奎的前胸,到现在还有一个褐色的疤印。他命大,躲过了一劫,但其他的战友们没有他这么幸运。“在战场上没个人(伤亡)不成问题。”在老人平淡的语气中,依稀能感受到当年战争的残酷无情。


一枚小小的个人印章被带到过大江南北。

过去的结婚证书。

    在部队驻扎山东时期,部队的生活,管友奎说多亏了咱们沂蒙人的支援,能在那样条件艰苦的年代吃上好伙食。而所谓的好伙食,无非就是清炒水萝卜,或者是胡萝卜,那时候菜里带点荤油就算是至上的美味,能吃上瓜干面的煎饼,那真算一种幸福。虽然好些的伙食是给伤员准备的,但普通的战士们也能从中沾点油水,在那个年代能吃上饭也很知足了。“没办法,那个时候和现在没法比。”

    1948年解放济南战役打响了。管友奎和几名战友没有挤上火车,就徒步到了济南城,提前为解放济南做一些准备,取得胜利后。部队又马不停蹄从济南一路向南去了徐州。渡江战役时,江苏当地的农民兄弟都很支持抗战,主动贡献自家的小船,送战士们过江。“淮海战役前前后后打了60多天,解放上海时也奋战了8天8夜。战斗一打响,就牺牲了太多人,想都不敢想。”关于一些战斗细节,已时隔近70年,尽管管友奎已经思维不清晰,表达不连贯,但他内心还是记住了战争残酷和无情,那是一种刻骨铭心的悲壮。

    解放上海时,管友奎作为三排七班机枪班班长参加战斗,虽然缴获了敌人一支“歪把子”机关枪,但他的心里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当年仲村和他一起参军的老乡,也就是在这次战斗中牺牲的。同来的战友们走了,管友奎心里有说不出来的痛苦和无奈。因为表现突出,管友奎于1948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材料证明。

曾经住院的疗养证明也被老人细心收藏。

老人站在巷口处依依送别。

    1951年看到个头足有一米八的管友奎身体素质好,上级领导找他谈话,把他指派到海军六舰队广州军舰,转为了一名海军。那时,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管友奎和其他战友们都满怀激情和希望,期待驻守美丽的宝岛台湾,但是后来朝鲜战争爆发,很多战友又赶赴朝鲜,抗美援朝。管友奎便在外海大连、烟台、威海、连云港一带的海域巡逻护航。在1951年9月20日举行的华东海军首届运动大会大炮演习中,管友奎获得二等奖,被荣记三等功一次。

    1952年7月管友奎在苏北第三康复医院进行疗养,两个月以后,管友奎结束了8年的部队生活,转业回到老家平邑县,被分配到汽配站当了站长,当时的兵役局(武装部)还落实了老复员军人的生活待遇问题,一个月40块钱,这让他们一家六口人的生活有了保障。
    聊起现在的生活,管友奎连连竖大拇指。“吃穿不愁,政策好,生活好,是共产党给老百姓带来了光明和好光景”。各级党委政府没忘记他这个老兵。市县和镇村都关心、惦念他的生活起居。现任仲村镇党委书记季君、兴合村支部书记管国全逢年过节都到老人家走访慰问,啦啦家常,还把管友奎的家作为“党员固定课堂”,不定期组织新调入党员、新加入党员来老人的家里上党课,聆听老人教诲。2015年,市住建局选派到仲村镇兴合村第一书记工作组还为他申请了农村危房改造资金近3万元,与镇村一起为管友奎盖了崭新的大瓦房。
    采访结束时,老人陷入深深沉思。他说,他忘不了过去的那些经历和往事,特别是忘不了那些亲如弟兄、在战场上牺牲了的战友们。老人说,“要是老战友们能活着,亲眼看看现在的生活该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