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聚焦旧石器时代重要考古发现和研究,通报四川稻城皮洛遗址、山东沂水跋山遗址、河南鲁山仙人洞遗址等3项重要考古发现成果。
山东沂水跋山遗址
山东沂水跋山遗址
包含多个连续的文化层位,出土丰富的古人类遗物遗迹
山东沂水跋山遗址位于山东省沂水县沂城街道河奎村,是一处旧石器时代中期旷野遗址。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0年至2021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大学、吉林大学组建多学科联合考古队,共同开展跋山遗址考古发掘与研究项目。
“跋山遗址地层堆积厚度近8米,目前已揭露8个文化层,发掘出石制品、骨牙角制品及动物化石5000余件,揭露出1处人类活动面、3处用火遗迹。石制品类型丰富,主要以石英为原料,包括锤击、砸击石核,盘状石核及各类石片,工具可见石球、石锤、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石钻及锯齿形器等,这些石制品具有中国北方小石片技术体系的鲜明特点。”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李罡介绍。
骨牙角制品包括用动物肢骨、象牙和鹿角磨制的锥形器、铲形器,这是目前中国发现最早的磨制骨器,其中一件用象门齿制成的大型铲形器规整、罕见。
动物化石种类包括象、原始牛、赤鹿等,出现大象等动物化石集中埋藏的现象。光释光测年数据显示遗址中上部堆积年代为距今7万-5万年,下部堆积年代应该会更早,有待进一步工作确认。
跋山遗址出土象牙铲
“跋山遗址包含多个连续的文化层位,出土丰富的古人类遗物遗迹,对于建立我国东部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序列,论证中国-东亚人类的连续演化,研究当时人类的技术特点、生产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背景,具有重大价值与意义。”专家认为。
“跋山遗址已从抢救性发掘转变为主动性发掘,持续开展系统全面地发掘和研究工作,目前正在筹建工作站及遗址的保护棚。”李罡介绍,围绕特定学术问题制定了五年工作计划,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未来将在遗址年代、埋藏环境、石制品技术、动物群(反映的生态环境)和骨器等几个方面展开工作。
新闻多一点>>>
3月29日上午,
沂水县召开了
跋山水库旧石器遗址考古发掘协调会。
经初步认定,跋山水库旧石器遗址是一处由大量动物化石及燧石、石英制品叠加堆积的旧石器遗址,在山东乃至全国较为罕见。做好该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对进一步提升沂水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擦亮沂水千年古县金字招牌,具有深远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考古发掘工作
是对文明文化最大程度的
解读、还原和传承,
也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实践认知,
很有意义。
2020年8月中旬
跋山水库下游发现旧石器遗址
经专家确认
该遗址为一处旧石器时期遗址
年代或在旧石器时代中期或晚期
(大约3-5万年前)
跋山水库下游旧石器遗址发现于2020年8月中旬,位于跋山水库溢洪闸下游约300米处,沂河西岸。
经专家确认,该遗址为一处旧石器时期遗址,结合采集的化石及石制品标本,大致推断为中晚更新世时代文化堆积,年代或在旧石器时代中期或晚期(大约3-5万年前)。
从保存地层看含大量动物化石及燧石、石英制品,化石多系大型古脊椎动、鹿角、牛牙等三种动物,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及刮削器。石器修理方法可见锤击法,打片方式除锤击法外,包括砸击法。由此可以判断此遗址不是简单的古生动物化石遗存,而是早期人类生活、居住、打制石器遗存。
遗址发现地点位置特殊,既有地层又有石器分布,实属少见,沂河上游距离沂源猿人发现地较近,周围更是山东发现古人类活动密集区域,如此重要发现非常重要。
据悉,跋山水库下游旧石器时期遗址发掘工作已通过国家文物局审批,由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沂水县文化和旅游局组成联合考古队开展科学发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