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作为著名的革命老区,是沂蒙精神的主要发源地,红色文化资源富集,红色遗址遗迹众多。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我党、我军在此创建了沂蒙、滨海、鲁南革命根据地,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省级人民政府——山东省政府。山东党政军首脑机关、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司令部、八路军第一纵队、新四军、华东局机关、华东野战军曾长期驻扎在这里,刘少奇、徐向前、罗荣桓、陈毅、粟裕、谷牧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和工作。临沂是华东地区革命斗争的指挥枢纽和全国著名的革命根据地,被誉为华东“小延安”,著名的大青山突围战、渊子崖保卫战、孟良崮战役等都发生在这里,是沂蒙六姐妹、沂蒙母亲、沂蒙红嫂及《沂蒙山小调》《跟着共产党走》等红色经典歌曲的诞生地。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临沂视察时指出“沂蒙精神同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近年来,临沂人民牢记总书记嘱托,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有关部署要求,坚持以沂蒙精神为根,以红色文化为魂,把握机遇,大胆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沂蒙特色的红色旅游发展路子,有效带动了老区群众脱贫和乡村振兴。临沂已被评为全国红色旅游重点城市、中国红色研学旅行目的地城市。组织实施的“沂蒙红色基因传承‘1+1+N’项目创新实践”项目,荣获第四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沂南县红色旅游发展案例》2020年入选了国家发改委、文旅部红色旅游发展典型案例。沂南县《全域旅游助力革命老区扶贫亮丽开篇》、兰陵县压油沟《“企业+政府+合作社+农户”的组合模式》入选2020年“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100”。经初步统计,2021年上半年,借助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和庆祝建党100周年活动开展,全市红色旅游接待游客预计将突破2200万人次,基本恢复到新冠疫情之前的2019年水平。
一、主要成效
(一)通过发展红色旅游,推进了新型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引导红色资源富集镇发展红色旅游,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莒南县大店镇是传统农业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八路军115师司令部和山东省政府旧址曾在这里驻扎,拥有很多红色资源。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暨省政府旧址景区开发后,游客量猛增,当地群众纷纷围绕旅游上项目、找路子,镇驻地基础设施得到较大完善,该镇发展环境大大优化,前来考察投资的客商络绎不绝,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成为全市优先发展重点镇。目前,像大店镇这样的红色旅游特色镇有8个。红色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促进了农村环境大变样。沂蒙红色影视基地景区所在的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是沂蒙红嫂明德英、沂蒙母亲王换于的家乡,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山东党政军机关曾长期驻扎在这里,这个村庄是典型的沂蒙山村,非常贫困落后,村庄布局和建筑风貌几十年没有发生变化,全部都是低矮的茅草屋、石头房。近年来通过整体搬迁,旅游企业依托旧村进行旅游开发,建成一处影视拍摄基地,这里风貌古朴,特色浓郁,深受影视界欢迎,目前已成为全国著名的红色影视拍摄基地和美术院校写生基地。
(二)通过发展红色旅游,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红色旅游的发展,进一步改善了农村产业结构,使得红色旅游景区周围迅速聚集起一批餐饮、住宿、旅游商品、文化娱乐等第三产业,农民直接由一产转向三产,由传统农民就地转化为产业工人和新型“市民”,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脱胎换骨的转变。蒙阴、沂水、沂南、费县等县依托较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大力开发旅游纪念品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成为当地经济增长新亮点。依靠拥军鞋发展起来的沂水“布鞋”、郯城县的“中国结”、临沭县的“柳编”等项目都逐步发展成为当地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项目。
(三)通过发展红色旅游,带动了革命老区人民脱贫致富。旅游开发改变了群众的思想、观念和意识,拓宽了致富路子。蒙阴县岱崮镇大崮村把乡村旅游元素与当地产业相融合,积极搭建发展的载体和平台,先后成立了大崮民俗旅游、丰溢蓝莓、长兴果品三个专业合作社,投资2000万元规划建设了崮乡民俗馆、大崮保卫战纪念馆等旅游设施,以及农业主题公园和畜沼果一体化循环农业基础设施,由此,带动了该村群众思想解放和观念转变,唤起了群众经营的意识,纷纷搞起了农家乐和传统作坊,现已有12户开起了以大崮小院崮乡人家为主题的农家乐,有豆腐坊、锅饼坊、酿酒坊三家加工作坊营业,助推了农商文旅快速融合发展。沂水县桃棵子村是全国首批旅游扶贫试点村,该村引进山东恒源兵器公司,开发建设了红嫂故里民俗园景区,成立了红嫂故里旅游专业合作社,实现了扶贫与旅游共赢。平邑县九间棚村充分利用整山治水的成果,大力发展旅游业,全村老百姓实现了整体脱贫致富。百泉峪、百花峪,椿树沟等依托周边的孟良崮、蒙山等红色景区,积极发展乡村旅游,通过兴办农家乐、开办观光园、采摘园、开心农场等旅游项目,广大农民就近创业就业,户年均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红色旅游的发展,还带动一批红色旅游商品、纪念品的研发生产,先后打造“沂蒙六姐妹”“沂蒙红嫂”“孟良崮”“白石屋”等10多个品牌500余种旅游商品,深受游客喜爱。“生态沂蒙山、优质农产品”已成为全国著名品牌。
二、工作措施及创新做法
(一)完善红色文化旅游顶层设计
一是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红色文化旅游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解决红色文化旅游重大问题。先后印发《关于加快红色旅游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红色研学旅行工作的实施方案》《2021年度弘扬沂蒙精神工作方案》等文件,对红色文化旅游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二是推进地方立法。《临沂市红色文化保护与传承条例》于2020年7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这是国内首部以红色精神资源保护与传承为主题的地方性法规。三是编制相关规划。已编制完成《沂蒙红色精品线路建设规划》、《临沂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正在编制《临沂红色文化“十四五”规划》。
(二)加大红色文化资源挖掘力度
一是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纳入到“雪亮工程”视频监控网,实现了全天候监控。完善名录保护,建立健全了革命文物四级保护名录体系。公布了两批临沂市重点抗日战争遗址201处、两批红色堡垒村(镇)85处,分别树立了保护标志碑、标志牌。2020年7月,中宣部、财政部、文旅部、国家文物局等联合公布的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我市9县全部列入其中。2021年初山东省革命文物名录公布,我市129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入选,数量居全省第一。二是讲好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先后建设了沂蒙革命纪念馆、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沂蒙红嫂纪念馆、沂蒙山小调活态纪念馆等,组织举办临沂抗战纪念地展、“跟着共产党走”革命文物展等特色主题展览。开展了“十大红色研学基地”评选、“红动沂蒙”临沂市红色故事讲解大赛、红色讲解员培训班等活动。三是加强红色文艺作品创作。先后推出电视连续剧《沂蒙》、电影《沂蒙六姐妹》、《崮上情天》及《沂蒙山》《沂蒙情》《沂蒙红崖》《沂蒙组歌》《燕翼堂》等精品剧目,先后获国家、省级大奖。
(三)提高红色景区和产品竞争力
一是推进龙头项目。以孟良崮、红嫂家乡、大青山等为核心范围推进红色景区连片开发,积极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二是提升基础设施。指导各景区景点提升服务设施,丰富展示展览手段,增强趣味性、互动性、参与性、体验性。在高速出入口、机场、汽车站、火车站、交通干线等重要节点,逐步设计体现沂蒙山特色的统一标识,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三是编制精品线路。先后推出了“亲情沂蒙·红色之旅”“跟着歌声游沂蒙”“军事文化游”和“重走拥军路”“沂蒙红色自驾游”等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四是加大红色旅游合作和推介。成功举办了鲁南经济圈红色文旅大会、淮海经济区文旅联盟推介、淮河生态带文化旅游嘉年华等活动,组织开展了“高铁开进沂蒙山”“亲情沂蒙红色临沂”长三角系列推介、“百所高校大学生走进沂蒙山”、百万车友自驾游沂蒙等活动,扩大了临沂红色游影响。
(四)广泛组织开展庆祝建党一百周年系列活动
一是一批优秀项目得到重点推介。“跟着共产党走--庆祝建党100周年沂蒙精神革命文物展”和“初心.使命--莒南县庆祝建党100周年革命历史专题展”入选中宣部、国家文物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精品展览推介名单。在文旅部、中宣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的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中,山东省有3条入选,其中“弘扬沂蒙精神”精品线路、“齐风鲁韵.魅力田园”两条线路包含我市内容。我市有2人入选国家文物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央网信办100名革命文物优秀讲述人,有24处场所被省厅公布为依托革命文物资源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场所。二是创作推出一批优秀文艺作品。抓住建党百年有利时机,联合山东省京剧院创排京剧《燕翼堂.浮厝》、创作推出舞台剧《永远跟着共产党走》、红色题材的儿童舞台剧《沂蒙妈妈》等。组织“永远跟党走”--庆祝建党100周年文化党课工程,演出芭蕾舞剧《沂蒙》、民族歌剧《沂蒙山》(临沂版)、京剧《智取威虎山》等优秀红色文艺作品。三是群众性庆祝丰富多彩。承办了“永远跟党走--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山东)公益电影主题放映活动启动仪式。举办了六省十市群众艺术展演、“献礼百年.舞动沂蒙”广场舞演、“千秋伟业 百年风华”红色非遗作品展、红色题材全市剪纸作品展、临沂市庆祝建党100周年锣鼓展演等。组织拍摄了《沂蒙山唱响“跟着共产党走”》宣传片,与市交通旅游广播联合推出“讲述.沂蒙红嫂故事”。
三、下步工作思路
临沂市红色旅游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红色旅游核心吸引力不足,红色旅游基础设施不健全,红色文化的挖掘与旅游市场不对应等。下一步,临沂市将以打造沂蒙红色文化传承示范区为契机,
(一)提升临沂文旅形象品牌。一是在“亲情沂蒙、红色临沂”品牌宣传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提炼沂蒙精神和沂蒙红色文化内涵,聘请名家高手提升完善临沂旅游形象品牌。依托七一、国庆等重要节庆和红色文化月等为契机,策划举办中国红色经典影视周、红色舞台艺术精品展演、红色主题创作写生沂蒙行等加大宣传。二是积极整合农业、商城、外宣、旅游等宣传资源,在央视、山东卫视及新华网等各主流媒体上,集中优势对外宣传推介。三是创新宣传推介方式。充分利用好现代媒体、融媒体等,增强针对特定人群的个性化、小众化宣传,适时组织全市旅游宣传“抖音”、“快闪”微电影大赛。
(二)推进“红色文旅+”深度融合。一是整合各级各有关部门、各市场主体,如研究、宣传、教育、培训、开发、人才培养、产业培育、创意设计等,形成弘扬沂蒙精神、发展红色文化旅游的强大合力。二是进一步树立文旅融合发展理念,推动红色文化、红色旅游与党性教育、美丽乡村建设、小城镇建设、脱贫攻坚、民生工程等的有效衔接。把红色旅游与生态体验、历史文化、温泉养生、乡村旅游、购物旅游等深度融合,提升红色旅游的综合拉动、全面辐射功效。三是大力推进红色教育和红色研学旅行发展。深入挖掘我市红色文化资源对党员干部、青少年等不同群体的教育资源,依托沂蒙干部教育基地、各级党校、中小学校和各类红色旅游景区景点,分类组织好培训。不断提升沂蒙红色旅游研学内容和“产品”,大力开拓研学旅行市场,针对老年、中年、青少年开发适应不同群体的研学内容,打造沂蒙红色基因传承研学旅行品牌。
(三)提升红色旅游发展综合质量。一是实施红色旅游提档升级行动,引导全市红色景区对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服务规范》和国家A级旅游景区标准,打造精品项目,编制精品线路,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水平,全面提升红色景区发展质量。二是规范红色景区导游培训和上岗规范,坚守意识形态和政治底线。在全市开展优秀红色旅游讲解大赛,每年评选一批优秀红色旅游讲解员,解决红色旅游导游员缺乏的问题。三是加强旅游饭店、旅游商品、旅游车辆的监管。利用好我市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优质农产品等资源,开发沂蒙特色小吃、特色伴手礼、后备箱礼品等,突出沂蒙区域文化特色。
(四)积极争取各级扶持政策。一是积极争取各级出台支持沂蒙红色旅游发展的政策。在红色景区建设提升、红色研学旅游大团队奖励、红色景区运营企业投融资等方面争取各方面政策扶持,协助解决当前困绕我市红色旅游发展的问题。二是完善红色文化遗址的保护利用,对一些有革命历史记忆的“老村落、街巷、房子”,不能一拆了之,要留住红色文化旅游的“灵魂”承载。落实《临沂市红色文化保护与传承条例》,让这些浸透着历史和热血的革命文物,在红色文化旅游中讲好沂蒙红色故事。三是强化文旅发展智力支持。组建临沂市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智库,为临沂文旅发展出计献策。争取高校在临沂设立沂蒙红色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基地,加强对沂蒙红色文化、沂蒙旅游发展研究,为全市旅游业和红色旅游发展提供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创意产品在内的文化旅游智力支撑。利用临沂职业学院、临沂艺术学校等院校,加强对文旅实用人才的教育培养,解决旅游业一线工作专业人员缺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