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APP
我要爆料
首页顶部广告

重磅!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将修改

2021-07-29 08:24  来源: 新华社、中国政府网、21财闻汇此前报道

7月27日,新华社记者从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十八次委员长会议获悉,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草案拟提请8月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


    今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1.jpg

李克强:

减轻群众生育、养育、教育负担

实施好三孩生育政策


全国优化生育政策电视电话会议7月27日在京召开。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人口问题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人口发展变化形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施好三孩生育政策。切实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加快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相关经济社会政策与生育政策配套衔接,减轻群众生育、养育、教育负担。要维护好计划生育家庭合法权益,建立健全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全方位帮扶保障制度。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配套政策措施,狠抓工作落实,把这项利国利民的好事办好!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出席会议并讲话。她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口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李克强总理批示要求,以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为重点,以完善生育服务体系为支撑,以降低婚嫁、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为保障,破除影响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思想观念、政策法规、体制机制,促进生育政策与相关经济社会政策同向发力,保障人口发展战略目标顺利实现。


孙春兰指出,要抓紧推进相关法律法规修订工作,清理废止社会抚养费等规定,加强政策调整衔接。加快推进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扩大妇幼健康资源供给,提升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救治能力,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完善托育服务体系,综合运用规划、土地、住房、财政等支持政策,发展普惠托育服务,鼓励用人单位等社会力量提供多种形式托育服务,2025年每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5个。研究推动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研究实施差异化租赁和购房优惠政策,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保障计划生育家庭合法权益,尊重妇女生育价值,严格落实产假、哺乳期假等制度,依法维护妇女劳动和社会权益。

三胎配套支持政策:

到2025年,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显著降低


今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


7月20日傍晚,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2021年6月26日)。决定提出:


  • 到2025年,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显著降低



到2025年,积极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基本建立,服务管理制度基本完备,优生优育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加快建设,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显著降低,生育水平适当提高,出生人口性别比趋于正常,人口结构逐步优化,人口素质进一步提升。

到2035年,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更加完善,服务管理机制运转高效,生育水平更加适度,人口结构进一步改善。


  • 消社会抚养费等制约措施

取消社会抚养费,清理和废止相关处罚规定。将入户、入学、入职等与个人生育情况全面脱钩。依法依规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对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矛盾较为突出的地区,加强宣传倡导,促进相关惠民政策与生育政策有效衔接,精准做好各项管理服务。


  • 依法实施三孩生育政策


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综合考虑本地区人口发展形势、工作基础和政策实施风险,做好政策衔接,依法组织实施。

2.jpg

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大事情,这一中央决定顺应群众期盼,提出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包括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力求缓解群众生育的后顾之忧,推动建设一批方便可及、价格可接受、质量有保障的托育服务机构,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开展父母育儿假试点,研究推动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等……


决定推出了一揽子措施,仅优生优育、普惠托育、降低“三育”成本方面就有40多项,同时要求做好新旧政策衔接,取消社会抚养费等制约措施,将入户、入学、入职等与个人生育情况全面脱钩,探索设立独生子女父母护理假制度,对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进行全方位帮扶。


系列政策措施以人民为中心,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努力满足群众多元化生育需求,促进家庭和谐幸福,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基础和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