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APP
我要爆料
首页顶部广告

我的入党故事:我与医院共成长,党员老刘平凡岗位上的不凡坚守

2021-04-28 13:52  来源: 魅力临沂

      临沂在线讯(薛中豪、马青山)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我院建院130周年。130载风雨兼程,130载晖光日新,一代代临医人踔厉奋发、行稳致远,推动医院昂首阔步,不断超越。习近平同志在2021年的新年贺词中说: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个人都了不起!正如总书记所言,临沂市人民医院今日之伟大华章同样也是一代代平凡的临医人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干出来的。工作是平凡的,但是依然有人在平凡的工作中坚守平凡,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不平凡的价值。今天我们讲讲平凡党员老刘的入党故事。

    “90年代初,我在放射科老领导高士伟、孙家勇同志的领导下工作。亲眼目睹了老领导们给病人服务过程中不怕脏、不怕累、不怕吃射线,为了看清病人胃部小溃疡经常徒手按压检查部位,这种牺牲自我、无私奉献的精神使我深受感动,也立志要成为他们那样的共产党人。1992年我主动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申请,经过组织的培养、关怀、教导,1993年7月15日,这是我终身难忘的日子,我在原门诊支部实现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梦想,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图片1.png

     这是肿瘤放疗技术科主任刘庆战回忆的自己的入党故事。刘庆战就是今天故事的主人公老刘,今年58岁,是一位有着28年党龄的老党员。刘庆战是科室主任,但是在科里大家都喜欢喊他老刘,他也非常乐于接受这个亲切的称号。老刘个头不高,不胖不瘦,戴着一副眼镜,鬓角白发开始爬向头顶,走路时总是挪着小碎步,速度超快。他话不多,还略带腼腆,有着我们印象里老实人的典型特点,但是对工作,对专业,却是一丝不苟,极端的认真。

     一、刻苦钻研精益求精,我把青春献给你

     打从年轻那会老刘就爱钻研,做事精益求精,用现在的话说叫“匠人精神”。1984年,年轻的老刘从济南卫校毕业,带着青春和梦想,来到当时的临沂地区人民医院放射科工作。当时医院影像设备落后,科室专业人员少,他克服重重困难,改造维修现有设备,边探索边总结,拍出了时相准确的脑血管造影正侧位片;对快速换片机潜心进行研究,拍出了清晰的心脏血管造影片;将胃肠机改成隔室点片,极大减少了操作人员的辐射剂量;当时临沂唯一的一台CT机,在刘主任手下正常运转5年,检查患者11000余例。在当时而言,这件件都是了不起的大事。 

     1999年,根据肿瘤科专业发展需要,医院决定组建肿瘤放射治疗科。因为是全新专业,还是特殊辐射设备,时间紧,任务重,没有经验,怎么办?医院最终把这副担子交给了工作踏实,善于钻研的老刘。老刘回忆,那时孩子刚上小学,他和同事外出进修三个月,回来后顾不上家里,马上投入到放疗加速器安装调试上。一连半年加班加点,孩子放学,他都不能亲自去接。“儿子随我,老实,对我也没有啥抱怨,但越是这样,我心里越是惭愧!”,老刘说着,眼圈有些发红,声音开始哽咽。从此在这个全新的岗位上,风雨耕耘几春秋,任凭鬓发染白头,一干就是二十年。

       二、以院为家,守护好科室就是守护生命

      在老院区的时候,直线加速器长期超负荷使用,过了保修期总是出故障,每次通知厂家维修,耗时太久,费力费钱,甚至交钱也不愿再给维修。老刘就亲自上马,不懂就问,不会就学。老刘那个时代没有在学校学习过英语,仅有的底子是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英语广播打下的。直线加速器的说明书A4纸大小,纯英文,足足有两个文件盒那么厚。为了维护好这台加速器,老刘左手英语词典,右手厚厚的说明书,硬是把这本厚厚的大部头啃了下来。我问老刘,这是不是太痛苦了,我不敢想象。老刘说,我喜欢看,有的章节我都看五六遍,看完以后心里舒服,因为看明白了,问题解决了,成就感非常强烈。从2000年到2018年,这台直线加速器前前后后大小累计维修280多次,全都是老刘亲自亲为,为医院节省了至少几百万的费用,更是极大节省了维修时间,最大程度保障了肿瘤患者的治疗。老刘常说,我们等得起,患者等不起,生命等不起! 

        赵汝彬主任回忆,有一次,维修脉冲变压器的时候,滑溜溜的机油喷了刘主任一身,刘主任简单一擦,晚上处理漏气,白天接着治疗,试验了几种材料都达不到密封效果。老刘的犟脾气上来了,不信那个邪了!那是2000年初,那会互联网刚刚方兴未艾,刘主任非常有先见之明的把目光投向了互联网,从零开始学习上网,还真让他查到上海一家维修潜艇的军工厂有一种绝缘密封橡胶可以代替。他马上安排科里的同事,以最快速度赶往上海,蹲守在人家工厂门口,几经周折终于买到,给医院节省了大笔费用,确保了机器的正常运行,之后未再发生相同故障! 

      有一次周末下暴雨,老刘得知负一楼进水,心急如焚。他放下家里的活,第一个赶到机房,把一袋袋沙码放在机房门口,防止进一步事故。将进入电缆沟的水,一盆一盆的端出来,忙活到了大半夜。等到最后确认安全不会有继发灾害的时候,已经到了凌晨一点。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一年365天,他就像一个天使,守护着机房,最大程度保障患者的治疗质量与安全。老加速器安全运行19年,接受放疗的患者达到几万人,无一例医疗辐射事故。

      三、待病人如亲人,身先士卒带出一个好团队

     来放疗科的病人都非常特殊,也造成了放疗科工作的特殊性。有的病人因为病情的原因,烦躁、偏激、不好沟通,老刘就像一个老大哥一样不耐其烦的一遍一遍的和病人和家属沟通,直至他们理解,满意。病人做治疗的时候,老刘会亲自帮腿脚不方便的病人脱衣、穿衣,小心翼翼的帮忙给扶着搀着,有的病人因为病情的原因,体味特别重,老刘也不以为意,让科里的年轻人靠后,自己亲力亲为。护士长徐松侠说,有的患者放疗的过程中大小便失禁,刘主任总是把大家推的远远的,自己去处理干净。 

      每年更换枪灯丝时,需要对加速管进行24小时抽真空,动态检测设备状况。老刘总是把年轻同事撵回家,自己一个人留在阴冷封闭还有蚊子的的机房里,一待就是一夜。同事上早班,打开厚重地机房门时,看见老刘竟然蜷缩在担架车上,睡着了。

     用一个同事的原话说,老刘就像自己的老爹一样,工作上谆谆教诲,生活上极尽关心。大家不仅是看着,也是学着。在老刘的带领下,放疗科形成了良好的科室氛围和团队文化,大家都争先恐后的去工作,都像老刘一样一心想着患者。去年有一次,科室因为电工维修误触了火警,患者都十分惊慌,放疗科的同志们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病人,大家非常自觉有序的护送病人先离开,技师高慨慨甚至用身体顶起卷帘门让患者先撤离,那一刻真的让人动容。 

      二十年,老刘看着放疗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他老了,也欣慰地笑了。北城新区医院新机房建设期间,他经常拿着一沓机房图纸反复琢磨,仔细掂量,详细备注,几易其稿。从房间大小,功能布局,到辐射防护数据的具体要求,老刘处处紧盯,反复核实,保证万无一失。建成后多部门现场验收,均一次性通过。2018年10月,崭新的肿瘤放射治疗中心在新区医院8号楼的负一楼正式投入使用。建筑面积是老机房的十倍之多,可以容纳四台直线加速器,一台后装机,以及大型CT模拟定位机和普通模拟定位机。肿瘤患者有了更好的就诊环境和治疗条件。两台国内最先进的瓦里安加速器,日治疗患者近200人,精准定位,精细计划,精确治疗,新的放疗技术逐步开展。我院肿瘤放射治疗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一日入党简单,难的是坚守初心,一生入党。有的人守着平凡的工作岗位,认认真真做着不起眼的工作,专注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坚持,有一天我们突然发现他已经成就了我们无法企及的高度。党员老刘就是这样的人,他坚守入党誓言,怀揣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数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坚守一线默默付出、无私奉献,脑子里装的是工作,心里想的永远是病人。

     在五一劳动节到来之际,我们向所有像老刘一样坚守初心、无私奉献的党员们致敬,有你们为榜样我们的党一定能永远和群众血脉相连永葆生机欣欣向荣,我们的事业一定会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