逯自甫正在接受记者采访。
逯自甫的父亲与母亲当年的合影照。
逯发本受衔时的戎军装。
逯发本,男,(1920——1986),沂南县岸堤镇塘子村人,1938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组织成立沂蒙地区第一支公开的抗日武装——“抗日沂蒙支队”,跟随部队参加莱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两次赴朝,参加抗美援朝战役,多次负伤。荣立“一级战斗勋章”“解放勋章”“渡江勋章”“和平勋章”等荣誉。
抗美援朝胜利后,1955年,在济南军区授正团级。1956年转临沂军分区任作训处处长,1959年任费县武装部部长。1975年离休,1986年4月逝世。
(逯自甫口述 刘莲 翟纪菲 摄影整理)
临沂作为山东解放区的,有"华东小延安"之称,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都是的革命根据地之一,被誉为两战、红色沂蒙。
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在这里撒播革命火种,领导创建了沂蒙革命根据地。千千万万的沂蒙人民,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重大历史时期,奉献了自己生命和鲜血,共同创造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
记者在建军90周年的前夕,拜访了沂南老革命后裔逯自甫,从他的讲述中了解到了他的父亲——参与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首批入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老英雄的故事,他呕心沥血多年,收集、整理的大量革命文物中,见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沂蒙人民,抵御外侮、威武不屈,热爱祖国的伟大精神。
放羊娃被地主殴打 躲进山洞
1938年,沂南县岸堤镇塘子村年仅十几岁的逯发本,在家排行老六,由于兄弟众多,家中贫困,父母便把它送到岸堤镇李家宅子一个姓李的地主家,当长工,放猪、放牛、砍柴、割草……小小的他,在地主家吃尽了苦,从来没吃饱过饭。
有,逯发本很早就起来,在山上放羊、砍柴,不一会就又累又饿。正在长身体的他,地主家只给一个窝头,根本不起作用。实在饿得不行了,看见山上的野桃,就像看见了救星,赶忙爬到树上,摘了几颗吃。
疏忽间,逯发本所放的羊,偷偷溜进了路边的田地,对着田地里的地瓜秧大快朵颐起来。也是巧,地主家的管家正带着家丁在“巡青”,也就是巡查地主家的田地,发现逯发本放的羊正在吃庄稼,这还了得!不由分说,上去几个家丁拿着棍子,噼里啪啦朝逯发本身上打。
逯发本开始求饶,但是没有起到作用,棍子还是不断往身上落。实在被打的无法忍受了,逯法本奋起反抗,用手中砍柴的刀,进行反击。由于平日里拳师在训练家丁时,躲在牛棚里的逯发本,也跟着学了不少拳脚功夫,所以,他的反抗很有力,家丁们都不敢上前,逯发本手中的刀,砍伤了管家。
这一下,他惹了大祸。管家嚎叫着回到地主家,大喊着“六(逯发本当时的小名)砍死我了,要造反了,快给我抓回来!谁抓回来有赏!”更多的家丁打手,开始追逯发本,家肯定是不能回了,他跌跌撞撞,逃到艾山山洞里,在里面不敢做声,靠着自己在地里顺手挖的几个生地瓜,熬了一夜。
巧遇“难友” 携手踏上革命征程
逯发本在黑漆漆的山洞里,待了一夜。第二天,他听到山洞口有动静,机警地在地上摸了一块转头,放在身后,小声问道:“谁!你是哪路的?”对方说:别动手,我是岸堤镇徐明山!这个名字逯发本知道,他是镇上帮人贩卖私盐的。徐明山进到洞里来,逯发本简单介绍了自己为啥躲到这里,徐敏山说,咱俩的情况差不多。因为生活所迫,家中父母挨饿受冻,徐明山于是偷偷地从主家私盐里,挖出一点来卖,所得的钱,捎给父母。不料被发现,于是逃进山里。
两个人有着同样的经历,又面临同样的困境,有家归不得,山洞里不是久留之地,他们能到哪里去?稍长两岁的徐明山说,听说沂水成立有农会,那是队伍上的人领着干的,专门为受苦的人做主的,要不,咱们去那里吧。
于是,逯发本跟着徐敏山,投奔了沂水刘明栾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在那里,他们俩组建了沂蒙地区第一支公开抗日的队伍——“抗日沂蒙支队”。徐敏山任大队长,逯发本任教导员。在八路军的领导下,他们活跃于沂水、蒙阴、平邑、费县、临沂、莒南、莒县等地方,偷袭鬼子据点、打伏击、捉汉奸、逮土匪,受到穷苦人民的爱戴和欢迎。
短短的时间,队伍扩大到了100多人,随着队伍的不断壮大,1938年12月,“沂蒙支队”在沂水接受了八路军的整编,改番号为“沂南县大队”,同年,由于表现突出,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0年4月至5月,逯发本任山东纵队特务连连长,同115师师直机关等,在抱犊崮山区,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中,为转移中央机关和后勤,与敌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粉碎了敌人要消灭山东纵队机关的阴谋。
1941年12月,敌人对沂蒙山区进行“铁壁合围”,逯发本带领战士们,反扫荡,打游击,在罗荣桓司令的指挥下,与敌人打了52天的持久战,保卫了沂蒙山根据地,鼓舞了抗日斗志。
逯自甫的父亲逯发本当年骑摩托车时的工作照。
宁死不屈,跃下悬崖九死一生
革命战争,枪林弹雨。逯发本在大大小小的战斗中九死一生,屡建奇功。
《徂徕山上红旗飘》记录着这样一段悲壮的故事:1940年,逯发本所在部队的根据地遭到敌人的围攻。时任特务连长的逯发本,执行保护组织撤退的阻击战任务。当时,组织下了命令:无论如何,都要坚持两天!这样上级机关和学生、人民群众等才能安全撤退。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为了给组织争取突围时间,逯发本率领战士们进行浴血奋战。一个连,打成一个班,一个班, ,只剩下七人......逯发本和其他六名战士一起,将敌人引到悬崖边上,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前面是步步紧逼,高喊着“活捉共党”的敌人,后面是高高的悬崖,逯发本与同志们,宁死不屈,纵身跳下悬崖!敌人看了看高高的悬崖,觉得只要跳下去,便无生还希望,便放弃了追击。
由于在跳崖时被树枝挡了一下,逯发本在一夜的昏迷后,在凌晨渐渐被疼醒。奄奄一息的他全身多处受伤,腿部骨折,头部受创,血流不止,动弹不得。革命尚未成功,逯发本有着强烈的求生欲望。他忍着巨大的伤痛,爬行数公里,找到了一户人家。好心的刁大哥,给他找来吃的喝的,在山上采了草药,给逯发本医治伤口。在这户人家的帮助下,渐渐恢复身体,重新踏上革命征程。
这段与狼牙山五壮士相似的壮举,被永远载入史册。
两次赴朝 两次负伤
从十几岁开始参加革命,逯发本老人经历了莱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台儿庄战役……在解放战争中,跟随罗瑞卿将军,追击国民党反动派,一路追击到福建、海南。由于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国家一声号令,又义无反顾北上,奔赴朝鲜,跨过鸭绿江。从南国到北国,逯发本老人和无数革命先驱们一起,首批赴朝。
与美军的战斗是严酷的。在上甘岭战役上,美式的飞机大炮猛烈袭来,逯发本率部英勇抗击,被美军战机扔下的炮弹击中,身负重伤,昏迷不醒,整个队伍只剩下三个人。先在朝鲜疗伤,由于伤势太重,跟随祖国慰问团回国养伤,伤势好转后,二次赴朝,直到抗美援助战争胜利结束。
逯发本跟随部队参加莱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两次赴朝,参加抗美援朝战役,多次负伤。荣立“一级战斗勋章”“解放勋章”“渡江勋章”“和平勋章”等荣誉。
抗美援朝胜利后,1955年,逯发本在济南军区被授正团级;1956年转临沂军分区任训处处长,1959年任费县武装部部长;1975年离休,1986年4月逝世。
在逯发本老人去世的时候,身上仍有十几块弹片没有取出来,永远跟随老人英魂而去。
逯自甫向记者展示革命文物。
沂蒙精神 薪火相传
逯发本老人的后裔逯自甫,从小受父亲的熏陶,对沂蒙精神有着深厚的感情。多年来,他呕心沥血,搜集整理革命文物,自筹资金进行展览,组织并参与沂蒙精神红色文化联合会、沂蒙山老革命后裔联合会、沂蒙革命文物博物馆等团体,在建党、建军等重要节日,都会进行实物展览,为沂蒙精神的传承和发扬做出了突出贡献。
逯自甫致力于红色文物收藏三十多年,收藏的文物很多捐赠给临沂市博物馆、山东省博物馆、淮海纪念馆。
在逯自甫的“革命文物展览馆”里,他如数家珍地给记者介绍每一件藏品。这些藏品,都历经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拿在手里,就像与历史之手相握。革命文物是中华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很富感染力和说服力的爱国主义教材。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铭记历史,铭记先辈们的牺牲,铭记今天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铭记历史,恰恰是为了不让过去的屈辱与悲痛重复上演,铭记历史,是我们前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