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APP
我要爆料
首页顶部广告

今年,临沂要做好20项重点民生实事!

2021-03-06 15:53  来源: 临报融媒

3月5日,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临沂市2021年度20项重点民生实事工作方案》,就我市2021年度20项重点民生实事进行了部署安排。

图片


01
加强特殊困难群体关爱服务保障


1.提高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水平


具体措施:根据省统一部署,将城乡低保、城乡特困、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重点困境儿童、困难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等困难群体救助保障标准再提高10%,确保救助保障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


2.提高工伤保险3项待遇水平


具体措施: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和生活费用变化情况,参考基本养老金调整幅度,提高1-4级工伤职工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和工亡职工供养亲属抚恤金标准。


3.免费康复救助2000名残疾儿童


具体措施:为在定点康复机构接受康复的视力、智力、肢体、听力言语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训练补助,指导监督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扎实有效实施康复救助项目。


4.建设残疾人综合服务平台“如康家园”


具体措施:依托乡镇(街道)、城乡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每个县区建设2-3个残疾人综合服务平台“如康家园”,为残疾人提供日间照料、辅助性就业、社区康复、技能培训等就近就便服务。


5.提高退役军人优抚对象待遇


具体措施:根据国家、省统一部署,及时调整提高享受国家抚恤补助优抚对象的待遇标准,将抚恤金、生活补助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


6.开展贫困“两癌”妇女救助


具体措施:继续开展贫困“两癌”妇女救助,拓宽救助渠道,严格申报、审批,救助贫困“两癌”妇女500人。


02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7.健全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


具体措施:对脱贫享受政策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进一步加强动态监测,根据致贫返贫风险给予即时帮扶,坚决防止出现返贫和新致贫。


8.实施扶贫特惠保险


具体措施:为脱贫享受政策人口和即时帮扶人口购买医疗商业补充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报销后,医疗商业补充保险再给予一定赔付;对遭受意外伤害导致身故、残疾和意外伤害医疗等给予理赔。


9.因地制宜发展扶贫产业


具体措施:整合各类资金优先用于产业扶贫,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带动能力强、稳定性高的产业项目,建立产业扶贫项目长效运营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积极推动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切实抓好资产衔接,持续发挥扶贫项目和资产效益。


03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10.保障重点群体就业


具体措施:强化就业优先政策落实,积极开展专项公共就业服务活动,大力开展创业带动就业行动,扩大公益性岗位困难群体就业安置,年内城镇新增就业9万人,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90%以上,开展职业技能补贴性培训10万人次以上,确保完成省下达的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目标任务,城镇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


04
扩增基础教育学位资源


11.扩增普通中小学学位资源


具体措施:健全完善中小学大班额长效防控机制,新建改扩建中小学48所,确保大班额动态清零、不再反弹。


12.扩增学前教育学位资源


具体措施:启动实施第四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2所,增加公办幼儿园数量。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幼儿园或捐助学前教育。


13.提高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水平


具体措施:启动实施第三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加强特殊教育学校(班)建设,争取创建1个随班就读示范区、5个随班就读示范校。


05
加强教育服务保障


14.补充中小学、幼儿园师资


具体措施:强化师资均衡配置,加大教师公开招聘力度,补充中小学、幼儿园教师6000名,选优配强教师队伍。


15.推动义务教育招生入学网上办理


具体措施:坚持市级统筹,以县为主,加快推进义务教育网上招生入学平台建设和程序升级开发,协调共享入学户籍、住房、就业等基础数据,压减个人提交证明材料数量,年内所有县区实现报名入学网上办理。


16.推动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


具体措施:加大项目储备力度,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加强工作督导,强化资源要素保障,新建改扩建乡村教师周转宿舍1000套。


06
促进职业教育提质升级


17.加快高水平中职学校和专业群建设


具体措施:加强职业学校内涵建设,推进精细化管理,打造5处样板中职学校;深化“三教”改革,推进立体化教材研发使用,打造20个市级高水平中职专业群。积极申报立项省级高水平中职学校和高水平中职专业群。


07
提升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


18.提升县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具体措施:推进县区加快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癌症等中心建设,补齐县级综合医院发热门诊、感染性疾病科、精神(心理)科和病原微生物检测、急诊急救、创伤救治等服务短板。


19.提升县级中医医疗服务能力


具体措施:完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推动县级中医医院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突出中医药特色发挥,强化人才梯队建设和专科能力提升,符合国家医疗服务能力推荐标准的县级中医医院比例达到30%以上。


20.提升乡镇村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具体措施: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年内新增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的基层卫生服务机构5个,累计建设省级示范标准村卫生室24个、市级示范标准村卫生室240个。


21.加强精神卫生机构能力建设


具体措施:加强全市精神卫生机构建设,促进精神科医师、床位等资源的均等化配置,推进精神卫生服务向基层延伸,满足精神障碍患者就医需求。每个县至少有1所精神卫生专业诊疗机构。


22.提升市级传染病防治基础设施建设


具体措施:加快建设市人民医院东医疗区感染性疾病综合楼、综合保障楼等设施,年内完成主体建设。


08
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23.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保障水平


具体措施:根据省统一部署,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经费标准提高到79元,免费提供国家规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年底前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0%,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70%,高血压患者管理率达到43%,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率达到41%。


24.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


具体措施:为全市40万名35-64岁适龄妇女进行第三轮“两癌”免费筛查,以县区为单位,筛查覆盖率不低于90%。


09
完善医疗保障体系


25.提高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水平


具体措施:按照国家和省部署,统筹各级资金,将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580元。


26.完善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具体措施:继续开展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国家试点,进一步完善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政策和规范,实现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全覆盖。


27.积极开展职工互助保障


具体措施:在全市积极开展职工互助保障工作,吸引更多的单位参保入会,实现职工普惠服务广覆盖,进一步减轻患病职工经济负担。


28.扩大医保门诊慢特病保障范围


具体措施:统一规范医保门诊慢特病保障政策,将涉及更多群众、门诊花费较大的慢特病病种纳入医保支付,减轻患者门诊费用负担。


10
提升医保服务水平


29.推进五项医保经办服务事项“跨省通办”


具体措施:根据省统一部署,创新医保服务方式,推进医保参保信息变更、城乡居民参保登记、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异地就医结算备案、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基础信息变更等五项医保经办服务“跨省通办”。同时保留传统经办方式,最大程度便利群众办事。


30.市内定点医院开展普通门诊省内及跨省联网直接结算


具体措施:探索基本医疗保险门诊费用省内和跨省直接结算模式和实现路径,对接省内和跨省普通门诊联网接口改造,年底前10家以上市内定点医院实现普通门诊费用省内及跨省联网直接结算,方便群众就医。


31.推进医保个人账户“一卡(码)通行”


具体措施:6月底前接入“一卡(码)通行”省级管理平台,升级更新定点医药机构刷卡(码)终端设备,完善医保服务协议,将“一卡(码)通行”纳入定点协议管理,实现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省内定点医药机构“一卡(码)通行”。


11
提高养老待遇水平


32.提高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具体措施:按照上级统一部署,适时进一步提高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补助标准。


33.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具体措施:按照上级统一部署,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


12
完善养老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