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在线讯(陆飞霏)2000万的电子银行承兑汇票刚刚背书转让完,对方就关了机,这让临沂某公司老板慌了神,公司的经营面临重大困难。临沂河东警方历经近半年的艰苦侦查,成功摧毁该特大电信诈骗团伙。
案发——2000万电子承兑汇票遭遇诈骗
2016年12月15日晚20时许,临沂市某公司负责人员匆匆来到河东公安分局经侦大队报案,声称“当日14时许,其公司通过电脑操作,背书转让了2000万元的电子银行承兑汇票至宁波某贸易有限公司,然而该公司签收承兑汇票后未回款,也联系不上了,请求立案侦查。”
接到报案后,河东经侦大队民警立即赶赴宁波某贸易有限公司开展侦查工作。通过初步工作得知,该公司账户在当日15时许就收到常州某公司打过来的约966万元,随后立即分两笔转出,其中一笔17万元转至林某的账户,另有949万元转至珠海某科技公司。随后,办案民警立即联系相关部门对该两个账户进行了紧急止付和冻结,但此时,转至珠海某科技公司的949万元早于2016年12月15日下午16时左右转至陈某的两个账户,随后分别打入十四个人的账户,分流全国各地。
鉴于案情重大,河东公安分局立即抽调精干人员成立专案组开展侦破工作。经调查,宁波某贸易公司的法人代表是陈某,但当民警于2017年1月5日将他与蒋某在珠海出入境抓到的时候,他却称自己对此一无所知,是一名叫蒋某的人让他当这个公司的代表的,并允诺诈骗后会给他大笔的好处费。警方判断,这是一起有预谋的诈骗案。
侦破——奋战四余月案情浮出水面
经过近四个多月的侦查,案情终于浮出了水面。早在2016年六、七月份,陈某、蒋某、吴某(在逃)、马某等人密谋利用电子银行承兑汇票进行诈骗,并分工负责,蒋某寻找符合条件的无亲无靠的人开立公司、设立账户,并将相关公司账户的网银、密码交由吴某、马某等人,陈某就是符合他们条件的人,在蒋某的安排下,用陈某的身份证开立公司和设立账户,提供诈骗电话卡,为诈骗做好准备,吴某、马某等人则组织实施诈骗、洗钱一条龙作业。
2016年12月份,吴某、马某等人分工合作,开始实施诈骗的第一步。团伙成员周某某,用微信冒充票据贴现中介人员杨某的朋友胡某,通过朋友圈截屏胡某的照片发给杨某,骗取了杨某的信任,并利用杨某对外联系电子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后杨某通过朋友联系到临沂某公司,约定由临沂公司背书转让两张面额为1000万元的电子银行承兑汇票,贴现款为19320394元。
2016年12月15日,杨某根据周某某、吴某、马某等人的指示让临沂公司背书转让电子银行承兑汇票至宁波某贸易有限公司,同时吴某等人又利用微信发布电子银行承兑汇票转让信息,通过孙某、马某某等人将该票背书转让给常州某有限公司,该公司按照约定于当日15时34分将第一笔贴现款约966万元转至宁波某贸易有限公司的名下,但打款后,他们却发现流程中出现了一定问题,请对方视频,但对方却拒绝视频,遂立即终止了另一笔的转账,并向当地警方报警,但此时该笔款项早已通过层层转账,分流到十五个账户之中。
抓捕——八名主案犯抓捕归案
“案情明了之后,我们立即赶赴宁波对嫌疑人马某实施抓捕。5月25日,我与另外两名民警先赶到浙江宁波,经过三天的摸排走访,成功锁定犯罪嫌疑人马某。在向分局做了汇报后,专案组领导指示我们立即对马某实施抓捕,以免引起嫌犯警觉后逃窜。5月28日,马某到当地一温泉宾馆消费,我们趁机将其捕获。”经侦大队三中队指导员张洪彬介绍道。
马某,男,38岁,浙江宁波人,法律专业法学硕士,从事过金融方面的工作,但总觉得赚钱不够快,后做起了外贸生意,了解到电子银行承兑汇票的流程后,他觉得“有机可乘”,便结伙干起了犯罪的勾当。在民警锁定他的期间,他正打算实施另外一起诈骗案,金额达3000万元。
“为了不打草惊蛇,我们决定立即对其他几名犯罪嫌疑人实施抓捕。6月1日,专案组十三人驾车赶赴宁波,在锁定相关嫌疑人后,于6月3日将李七、周某某等六人成功抓捕归案。”经侦大队三中队中队长王兆文介绍道。
经审讯,相关犯罪嫌疑人诈骗临沂某公司的966万元刚到账,就被他们转至事前联系好的公司珠海某科技公司,后又按约定层层分流,转入事前约定好的十四个人账户,而这些人收款后通过资金对敲方式再打入澳门一地下钱庄,经该地下钱庄进行洗钱操作后,这些人员在境内的账户均收到经过换算后的人民币,然后再转给吴某、马某等人。
截止到目前,陈某、蒋某、周某某、马某、李七等10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已抓捕归案,至此,“2016.12.15”特大电信诈骗案成功告破,追回涉案赃款1017万元,查封涉案资金680余万元。
(文中出现人名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