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无数打拼的年轻人到最后都想回到自己的家乡发展,因为那是他的故乡,是他出发的地方。那么,十年后,县城房子会空心城吗?会不会迁移大城市?那些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房价会有怎样的变化?今天,关于这些问题,幸福锦囊邀请了房产专家来帮你分析!
回答:
@重庆地产视野: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越来越不看好县城,尤其是觉得县城的房子可能会面临下跌的风险。
那么,10年后县城的房子会成为空心城吗?会不会迁移到大城市?
今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10年后的县城到底会不会沦为我们口中的空城?迁移到大城市也是必然的结果吗?
前段时间我们在网上看到了鹤岗的房价跌到了白菜价,让我们很多朋友联想到10年后的县城,它的房子会不会也出现这样的状况,导致县城成为空心城呢?
对县城的房价,我们一直以来都不是特别的看好。各种因素加在一起总会让我们觉得,县城的房价是没有未来的,存在下跌的风险。
房价最终由供需关系决定,长期来看还是人口因素最为关键。这让很多的朋友担心,10年后人口不断的流出,县城的房子会成为空心城。
其实,10年后变成了房子也不会成为空心城,原因如下:
第1个原因,低收入人群的归属。
我们都知道整个社会存在二八定律,这也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并不是每个人都那么的会赚钱,不同的人群赚钱的速度和积累的财富不尽相同,而且差别特别的大。
即便是未来县城的房价存在下跌的风险,很多年轻的主力人群会往大城市涌入。它始终还是会剩下一部分低收入者在这里安家乐业。
第2个原因,资源没有办法转移。
这些年大城市的转型是无处不在,但是正是因为这样的转型,把很多的重工业都转移到了县城里面。而且县城也有自己的资源,比如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等,这样的一些资源没有办法全部转移到大城市。
毕竟教育的不均衡,教育的不平衡,是始终存在的,不是10年的时间都能够解决的。有对应资源的存在,就有对应收入和对应享受这些资源的人群。
第3个原因,互联网改变了县城的状况。
互联网在每年不断的增长,而且在不断的升级,我们身边所有的人群的购买习惯也开始有了变化。甚至我们已经养成了在互联网上消费的习惯。
在淘宝上可以购买自己的日常用品,柴米油盐酱醋,衣服,鞋子,包包等等。在京东,在苏宁可以买大型的家具家电。上班吃个午饭还可以点外卖。
所以,互联网不断升级,也许会改变现成的商业环境,也有那么一部分人抓住小县城的商业空间比如拼多多主力购买力就是十八九线小县城的人群,因为这样的群体是非常庞大的。
……
的确如此10年,虽然说是一个很漫长的时间,可能会改变特别的大,但是它并不能让县城的房子真正的有价无市,毕竟不是每一个县城都是像鹤岗那样的资源型城市,资源会不断的枯竭。
10年的时间也不会让县城变成空心城,只能说它的房价或许没有上涨的动力,没有更多人群的支撑,人群也会向大城市转移一部分,但是空心城倒不至于。
在第一大点我们已经简单的罗列了几个主要的原因,可以说非常确定10年后县城的房子即便没有上涨的空间,但是变成空心城也是不至于的。
那么问题来了,很多朋友又问:10年后县城会不会迁移到大城市呢?
我非常明确的告诉大家,城市没有办法迁移,它是地理结构固定在那儿不会变的。哪怕是鹤岗,它的房价如白菜价,也不会因此迁移,迁移的只会是人群,只会是一些可以流动的东西。
但是我们能够看到的往往是人口的迁移,县城的人口不断的向大城市涌入,但是并不会绝对完全的涌入。人口的迁移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第1个原因,子女的教育。
大城市相比,县城具备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硬件设施,软件设施,以及师资力量。
记得自己读书的时候,往往是城市里面的学校,率先利用计算机教学,隔了很多年才陆陆续续的传到小城市,传到乡镇。
孟母三迁影响甚远,每个父母都想自己的子女能够成龙成凤,为了子女他们愿意到大城市里去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
第2个原因,个人发展空间。
大城市往往比小县城具备更多的大企业,以及更成熟更浓厚的商业氛围。
换句话说,一个人的成长,一个人想要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一定是要到这样的大城市去寻找,才有更多的机会。
第3个原因,房子的增值潜力。
这一轮全国去库存,其实让很多朋友尝到了资产翻倍的喜悦。大城市在未来有越来越多的人口,也有更好的经济,它的房价会水涨船高,更具备上涨的潜力。
而大部分小县城的人群基本上都不是刚需,都有着自己的一套房子。大部分的朋友也愿意去大城市购房来抵御人民币的贬值,通货膨胀,顺便让自己的资产增值。
……
的确如此,10年之后,县城也不会完全的向大城市转移。城市是没有办法转移的,转移的往往是它的人口。
而且一定是一些拥有高认知,高视野,高格局的人口,一些想要获得更好教育资源,更好个人发展空间的人口。人口一旦转移,就伴随着经济,产业结构,商业多元化的转移。
三,小结
总的来说,10年后的县城房子的的确确有下跌的风险,但是也不至于成为空心城。
而县城向大城市转移,转移的是人口,伴随着的就是经济,商业模式,以及商业多元化的转移。
而伴随着一些高铁有效的把县城和大城市连接,很多经商的朋友往往常年穿梭在小县城和大城市之间。
存在即合理,大城市有大城市的经济发展,收入人群。小县城有小县城的发展,人群。
回答:
@CA红叶:房价受地域的影响非常强,而城市的划分并非以房价高低为主,在整体房价偏高的浙江省,其三四线城市的房价早已不会比很多二线城市逊色,而要和省内其他更高房价且实力较强的二线城市相比,在五年时间内取得突破发展是比较难的,在共同的发展框架中基本很难处于追上和长期持平的状态。
1、浙江三四线城市房价概况。
浙江是国内的经济强省,如果不看北京和上海这两个直辖市的房价,其在省级区域中整体房价可以说是首屈一指,而且整体相对均衡。2019年12月时新房整体均价没有低于1万的地级城市,据中房协的监测统计数据,12月份新房价格最低的衢州和丽水整体成交均价也达到了1.1万左右,房价高的杭州整体均价在2.9万左右。
而按照第一财经对全国地级城市的分类,浙江11个地级市中,划分在三四线城市分别是三线城市湖州、舟山、丽水以及四线城市衢州,其他全在二级以上。如果按这个分类,这四个三四线城市中房价最高的是舟山,去年12月的整体成交均价达1.5万左右,其次是湖州1.3万左右,再下来就是衢州和丽水,整体均价1.1万多。这是12月份的新房数据,二手房的房价均价普遍比新房更高,如衢州二手房的均价就接近1.5万。
以上还只是地级市被平均后的整体数据,而具体到市区里面房价就更高了。比如丽水市区内的新房均价1.5万以上,价格2-3万的新房也比较常见;舟山市区的新房也基本集中在1.4万-2万这个区间,所以房价相对来说还是很高的。
2、浙江三四线城市与不少二线城市相比房价并不逊色。
如果忽略地域的限制,在国内的二线城市中,有不少城市的房价与浙江三四线城市相差不远,甚至更低。比如江西的省会城市南昌,整体均价是1.3万左右,整体房价甚至还不如舟山;即使是在经济总量排行第一的广东,其二线城市惠州的均价也只有1.1万左右,另一个二线城市佛山全市的新房均价是1.3万左右,都不见得比浙江三四线城市强,更别说东北和中西部那些1万左右省会级的二线城市了。
而如果把目光移向浙江本省,与省内的温州、金华、嘉兴、绍兴、台州这五个二线城市中房价较高的城市相比,差距还是比较大的。目前温州新房的整体均价是1.9万左右,其中市区的均价已经是2.4万左右,从整体均价水平上看,三四线城市被拉开了不少的距离。
而像绍兴、嘉兴、金华这些二线城市,整体上与三线城市舟山相距不远,全市均价都是1.5万上下,湖州紧跟其后,而另一个二线城市台州的新房均价是1.3万左右,与三四线城市丽水与衢州的1.1万左右已经很接近,即使用市区的新房均价相比,差距也不大。
虽然从上面的分析来看浙江三四线城市的房价并不比国内其他省份的很多二线城市差,甚至与本省的一些二线城市相比,房价也倾向于重合的走势,但题目的意思应该是与更高房价的二线城市相比,所以本质上应该是问这些三四线城市的房价是否还有较大的上行空间。
1、楼市大环境对房价大幅上涨形成压力。
从有关部门对楼市的态度来看,目前的房价可以说正经历着从未有过的压力。从高层提出“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这个三稳方针以及提出“房住不炒”的调控措施以来,楼市调控已经经历了三年有余,并且提出不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经济刺激的措施,落实调控的长效机制,这些都透露出从国内最高层面来说对控房价的决心。
而从金融层面来看,房地产业的过热发展,会推高金融杠杆,特别是随着房价的快速发展,居民的金融杠杆将会一路走高。虽然现在的负债水平在可控的状态,但如果继续走高,无疑会累积风险。浙江虽然是经济大省,民间也比较富有,但从央行发布的《2019年金融稳定报告》中看来,浙江省住户部门的杠杆率达83.7%,负债率居于全国首位,远超全国60.4%的平均水平。如果在五年内房价再大幅上行,将大概率地带动杠杆水平再往上走。
在房地产的发展过程中,5年只能算是短期,以现在国内经济运行的背景,在这段时间内保持房价的基本稳定是比较好的结果,而要想追上杭州温州这样的水平,是需要很大涨幅的,当然也不是没有可能,只是在概率上会比较小。
2、浙江省内三四线城市的人口和经济不如当地二线城市。
以二线城市温州为例,来自统计部分2018年末的数据,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是6006亿,增速是7.8%,常住人口925万人,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920元。
而旁边的三线城市丽水的同期地区生产总值只有1394亿左右,与温州经济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同时常住人口只有219万人,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245元,数据与二线城市温州比起来各方面都差了很多,其它几个三四线城市二线城市温州比起来,同样存在着不少的差距。
所以如果拿这些三四线城市与温州相比,要5年内追平温州,即使温州原地踏步,也需要这些城市的房价有较大幅度的上行才有可能实现,所以如果按照以往房价的发展规律来看,这样的机率还是比较小的。
综上所述,如果不加上地域的限制,浙江三四线城市的房价已经不会比很多二线城市低,但如果要和同地区房价高且实力强的二线城市相比,在人口和经济上还存在着不少的差距,根据现在的经济形势和楼市调控背景来推测,按正常来说用5年的时间追上并持平发展的概率还是比较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