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APP
我要爆料
首页顶部广告

临沂市:实施“绣花工程” 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2019-11-12 09:02  来源: 魅力临沂 作者: 临沂在线


 

 
  临沂在线讯(姜曼 魏素贞 朱孔杰)11月11日,全省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现场会在临沂市召开。会议旨在总结全省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推广临沂、济南等市先进经验,部署安排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数字化城市管理和城管执法等工作,动员全省城市管理系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为开创山东改革开放新局面贡献城市管理力量。会上,临沂市播放了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专题片,并做典型发言。下午,与会人员现场观摩临沂市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  
  近年来,临沂市城市管理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为人民管理城市的工作理念,深入践行“721工作法”,推进重心下移,实施“绣花工程”,创新城市治理,持续提高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心城区环境卫生常态长效管理工作的意见》,推动各区(开发区)3年内达到省级定额标准、补建缺失环卫设施,实现保洁区域、时段、精细化“三个全覆盖”。开展“洗城行动”,加强城市道路洗扫除尘、洒水抑尘,城区主次干道每天“两冲两洗十二洒”,力求路见本色,并对双向两车道以上道路按照深度保洁标准进行考核。市区211台洒水车、105台洗扫车连续作业,每日洗扫作业总里程2.1万公里。同时,动员街道、社区力量购置小型洒水车辆,加强背街小巷冲洗降尘。开展建筑垃圾治理试点,按照每个区2座、每个开发区1座的标准建设消纳场,探索形成小区分类投放、车辆密闭运输、终端分拣处置的装饰装修垃圾分类处置模式,多部门联动推进资源化利用,提高了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水平。制订《全市城市管理执法专线系列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市、区、街三级联动,统筹推进户外广告、违法建设、餐饮油烟等十大专项整治活动,着力改善市容环境秩序。会同住建、交警部门,全面开展建筑工地周边环境整治,全力破解乱设出入口、施工围挡周边人行道污染、流动摊点、乱停乱放等突出问题。发扬斗争精神,在全市范围内持续开展大型户外广告整治提升活动,上半年全面拆除大型楼顶式、立柱管塔式、跨路龙门架式广告,下半年重点清理未经审批擅自设置的非交通标识、附着式、电子屏广告和牌匾标识,并打造户外广告管理精品街区。今年以来,全市共拆除各类大型户外广告9043处、面积52.2万平方米,实现全市范围内道路两侧、高速公路沿线、国省道沿线违法大型楼顶式、立柱管塔式、跨路龙门架式广告清零。

 
  加强全市26座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管,分期推进道路、排水、照明设施改造提升,城市道路完好率达97%以上,照明设施完好率达99%以上。建设城市防汛应急救援站,开发智慧城市防汛系统,投入1700余万元增配7台远距离应急强排车辆,建立网格化防汛应急抢险机制,积极应对台风、强降雨等突发汛情,实现城区安全度汛。修编、扩编中心城区景观亮化专项规划,建立景观亮化设计、建设、使用“三同步”机制,市场化推进新建楼宇亮化,重点提升沂河、祊河沿岸楼宇景观亮化,着力打造大场景动态联动效果。连续4年打造春节节日亮化景观,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牵头建立中心城区便民服务设施管理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便民服务设施设置申请条件和审批流程,组织清理违规占道“亭棚屋厦”2800余处,优化了公共空间秩序。疏堵结合治理流动摊点和马路市场,利用边角、闲置地块设置便民市场、早夜市和摊点群,推动打造“15分钟活动圈”。黄白河路庙东早市、人民广场美食街等便民市场不仅满足市民生活需求,更成为休闲娱乐“打卡地”。狠抓广场、公园管理,实施绿地、管线、便民设施和亮化美化改造,推出智慧导游服务,打造整洁优美的城市“会客厅”和“后花园”。设立市停车设施管理办公室,建立停车设施规划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编制停车设施专项规划,搭建智慧停车管理平台,推出“乐泊临沂”APP,初步实现市区停车资源“一张网、一平台、一体化”管理。投资1000余万元,分两批启动1100余个路内停车泊位收费试点,泊位平均周转次数提高5倍以上,有效缓解了停车难压力。牵头开展市区餐饮油烟污染防治,组织餐饮服务单位安装高效油烟净化设施,规模以上(灶头数≥6)单位安装在线监控设施,持续清理取缔燃煤大灶、露天烧烤。对达不到要求的,依法落实断电措施,实施停业整治。累计排查餐饮服务单位1.3万余家,完成油烟净化设施安装1.2万余家,安装率100%,在线监控规模以上餐饮服务单位626家;取缔燃煤大灶196处、露天烧烤102处。坚持全国最严标准,狠抓渣土运输扬尘污染防治,淘汰国Ⅴ以下排放标准车辆,现有国Ⅴ排放车辆3年内逐步更新为国Ⅵ车辆。建设中心城区建筑垃圾扬尘治理监管系统平台,组织建设(拆迁)工地、渣土车停车场、渣土消纳场和商砼站安装前端信息化监管设备,建立“四点一线”全过程智能化监管体系,实现建筑工地视频监管和渣土车在线监管“两网一图”融合运行。累计淘汰国Ⅲ排放车辆530台,登记备案整改达标渣土车1100台,智能监管建筑工地、消纳场和商砼站398个。
  此外,针对兰山老城区基础设施陈旧、车流物流密集、流动人口众多、城乡结合部市民城市意识淡薄的实际,倡导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理念,指导兰山街道发动市民、商户、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管理,探索形成了城市治理“兰山样本”。坚持“共建共享共用”理念和“中心+平台”思路,实施“互联网+城市管理”行动,着力构建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程可控的智慧城市管理新体系。实行中心城区信息采集市场化、一体化,覆盖面达265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