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APP
我要爆料
首页顶部广告

逝有所安 沂水县“殡葬全免费”推进移风易俗惠及民心

2019-03-01 15:30  来源: 魅力临沂 作者: 临沂在线


东跋山公墓大门。

  临沂在线讯(姜曼 田宝宗)安葬逝者是中国孝道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使逝者有一个最终归宿,关系到生者的情感寄托,是故乡情愫的内容之一,也是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体现。近年来,沂水县围绕加快公墓建设,深化殡葬改革探索出了一条贴合本地实际的道路,惠及广大群众。
  在初春还带着寒气的微风中,墓地一片寂静肃穆,一棵棵柏松,安静地恭立在排列整齐的坟茔之间,忠诚于守墓人的职责。仔细观察,还是会看到,在有些墓碑南面下面,小草已冒出了嫩绿,在报告春天到来的信息,不久,长眠在这里的人,将为生生不息的草木和连绵成片的鲜花所拥抱。沂水县道托真龙山公墓,距离镇驻地10公里,位于道托镇胡家旺村大龙山西北,占地20亩,背靠龙山,怀抱慈湖,山水相依、刚柔相济、阴阳相合,被誉为风水宝地,周边五个村的逝者在这里长眠。而在县城西北方向规划建设50亩的跋山公墓,依山傍水,一排排整齐的墓穴背北朝南,墓碑上摆放的束束献花,表达着亲人的追思和悼念。
  从2017年5月10日开始,沂水县实施了以“殡葬全免费”为主题、以公益性公墓建设为突破口的殡葬改革:对具有沂水户籍、在沂水去世的居民,殡葬过程中涉及的遗体运输费、火化费、骨灰盒费和公益性公墓使用费全部免除,由县财政承担,让群众不花一分钱就能办好“身后事”。为了确保改革的正确方向,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三为主”“三不准”:即以正面引导为主、以说服教育为主、以攻心说理为主;不准强制、不准一刀切、不准搞平坟运动。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三严禁”:严禁制作和使用大棺材、严禁在基本农田修坟建墓、严禁个人和集体租售土地作为墓地,县里也停止审批经营性公墓。“三为主”“三不准”“三严禁”是沂水殡葬改革的总遵循和指导原则。
  在沂水这场公益性公墓建设过程中,在规划选址方面,本着“节地生态、就近就便、尊重群众意愿”的原则,按照乡镇大小,每乡镇建设3至5处的布局,确保每一处公墓的选址即符合土地利用规划,又符合林业用地标准,保证规划选址一步到位。道托镇社区两委干部召开党员、村民代表会议,引导居民开展鲜花祭奠故人的活动,积极宣传推广生态文明的祭扫方式,用文明的方式改变过去烟尘滚滚、纸灰飞扬的现象,同时又杜绝火灾隐患。在规划布局上,坚持按照“墓碑小型化、墓穴生态化、墓区园林化、服务人性化”的发展思路,公墓实行一墓一碑一树制,高起点、高定位、高标准建设,逐步建成了集安葬、祭扫、旅游于一体的园林式生态公墓。
  沂水殡葬改革的核心用三句话概括:全民惠葬、厚养俭葬、逝有所安。沂水县委书记薛峰在采访中介绍:改革是全民性的、普惠性的,也是彻底性的,惠及的是全体沂水公民,此谓之全民惠葬;改革中我们提倡孝悌文化,要把孝尽在老人生前,让每位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人去世后,丧礼要节俭、文明,不能铺张浪费,此谓之厚养俭葬;改革的目的是让每个人都能够体面、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让每个去世的人都能有个安身之处,此谓之逝有所安。